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02日 星期六

    鼓鼓的行囊 满满的牵挂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02日 06版)

        【行囊里的春运】

        小年一过,越来越多的人踏上了归家的旅途,家的模样也越来越清晰。在车站内、在列车上,每一件行囊,每一个包裹,仿佛都在诉说着回家的故事。

        41岁的卢安林因三峡水库建设的需要,1998年便孤身一人从老家重庆市忠县迁移到了济南市商河县,虽然离家20多年,并已经在商河娶妻生子,但每年春节都会赶回老家和家人过个团圆年。

        今年回家的他带了满满的四个大包袱,“红枣是给‘老汉儿’(父亲)的,煎饼是带给孃孃(母亲)的,大明湖绿茶是带给姑父的,海鲜是带给姐姐的,让他们也尝尝地地道道的山东味儿!除了这些老家没有的特产外,今年我还给‘老汉儿’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让他在家里可以和我视频说话。”卢安林说。

        在泰山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来自黑龙江的王阁显然还是个赶春运的“新人”,他的手里拿着的全是各种各样礼品盒包装的特产,有泰安煎饼、泰山神鸡、泰山女儿茶,还有各类的干果。“我去年是第一年上班,以前过年都是家里准备各种吃的喝的,今年我开始挣钱了,也想给家里买些东西,尽尽心意。”

        对于第一次离开家这么远的王阁来说,带回去的不只有泰安的特产,还有泰山的美景和泰安人的热情。“在来泰安之前,家里人就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一定要去爬泰山。于是我来泰安的第三天,就和朋友们一起去了泰山,从红门沿着中天门、南天门、十八盘、再到玉皇顶,泰山一路的风景都被我拍下来了,等我回去要好好给他们讲一讲泰山的故事呢!”

        宋现会老人身边一桶套着编织袋的花生油成为泰山站候车室里别样的风景。老人走到哪里都会提上这个编织袋,放在自己视线能看到的地方,生怕弄丢了这桶花生油。记者上前询问,才知道这桶花生油是老人用自家种的花生榨的,要带给在西安的儿子。

        “以前过年都是儿子儿媳一起回老家来,去年他们刚有了孩子,所以今年我们就在西安过年了。在大城市里,各种吃喝都不缺,唯独缺一些家的味道。所以我想来想去,就把自家种的花生榨成的花生油带上了一小桶,也够他们吃一段时间了。”宋现会说。

        春运载乡愁,薄礼寄挂牵。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回家的路途也逐渐拥挤,虽然旅途辛苦,但一想到家就在不远的地方,似乎行囊也没有那么沉重了,因为行囊里装的不仅是礼物,而是每一位游子对家的牵挂。

        (本报记者 赵秋丽 冯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