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27日 星期日

    家在远方 年货在身边

    作者:本报通讯员 马晨琛 本报记者 李睿宸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27日 03版)

        【行囊里的春运】

      戊戌年的腊月,大寒已过,冬季最后的寒意抵不住新年到来的暖意。

      北京北海公园东门外的陟山门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络绎不绝,出街时,人人都拎着鼓鼓囊囊的大口袋,脸上带着笑意。陟山门街两旁的胡同里,有几家经营多年的糕点干果专卖店。过年时,糕点、干果是家家户户待客茶几上必然出现的身影。亲戚朋友闲话家常时,抓起一把花生腰果就着热腾腾的茶水,再配上一小碟老北京排叉,气氛便热闹起来。

      采购满满两大袋糕点干果,再去女儿家过年,成为周萍兰每年春节的惯例。她的手提袋里装满了馓子、麻花、糖耳朵。“这都是我女儿和外孙爱吃的,年年都得买够了。”和其他人相比,没有长途跋涉,坐上3小时大巴从西城区到密云区,就是周萍兰的“春运路”。

      “我到女儿那里去就好。吃上她做的饭,我好像也成了回家过年的外地人。”周萍兰并不介意这条“春运路”由自己来走,路程虽短,但因为渴望见到亲人,脚步也变得格外迫切。

      老北京人过年要热热闹闹置办年货,而“新北京人”的春节则有不一样的过法。宋欣然是一位正在上大学的北京姑娘,每年她都要和爸妈先后到爸妈的老家江苏、上海过年。

      “去年我们家新添了一位小妹妹,要给她带的礼物,五月份去旅游时我就买好了。”谈到给弟弟妹妹们的礼物,宋欣然十分兴奋,“我还给他们准备了100元的小红包,用的是我第一年实习赚的钱。”

      春运的行囊里,也许是心意满满的各色年货,也许是带着祝福的大小红包。还有这样一群人,见证了其他人的春运行囊。

      北京南站二层的候车室里,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夹杂着托运工“小红帽”们繁忙的身影,小李就是其中一个。他的托运车上总是满载着旅客的行李,从早上五点到晚上八点,除了喝水、吃饭,几乎一刻不停。小李是河北人,爱人也在北京打工。当记者问他什么时候回家过年,他说:“最近几天是最忙的时候,我准备腊月二十九回家。”

      见证了别人的年货,当被问到自己准备了什么年货,小李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我给两个小孩买了不少新衣服,他们都盼着呢。”一双刚上小学的儿女成了他最大的期盼,说完,他又赶紧放下手中的杯子,小心帮旅客搬运着行李。“大包小包可都是年货,不能碰坏了。”小李说。

      离家时,带走的是思念与不舍;归来时,同行的是期盼与祝福。行囊里装了多少年货并不重要,归家的身影,就是这腊月里最好的年货。

      (本报通讯员 马晨琛 本报记者 李睿宸)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