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17日 星期四

    黑科技能让美术馆网红多久

    作者:本报记者 张云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17日 07版)

        北京“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大展上,梵高的作品以3000多幅高清画面的方式呈现。陶淘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TeamLab团队在北京举办的“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展览,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去“打卡”。李三弦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北京今日美术馆“.zip未来的狂想”展览通过实验音乐、声音影像、空间交互等形式,与观者建立互动。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千里江山图》在北京故宫展出时,每天都会有大量观众前来观看。刘宏声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在甘肃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丝路美地·敦煌”展,通过3D打印彩塑、复制洞窟展示,让民众零距离体验敦煌艺术之美。杨艳敏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北京红砖美术馆去年推出的年度大展“奥拉维尔·埃利亚松:道隐无名”,通过声、光、电、水等多种黑科技,还原出太阳、水滴、彩虹、银河等大自然的现象,绚烂纷呈。大量观众从全国各地赶来“打卡”,一时间刷爆朋友圈。

        与传统美术展览用图片和文字布展的形式相比,黑科技包装下的“网红”展览往往更具观赏性、互动性和便捷性。一方面,实体展览中采用的巨型投影、数字交互、全息影像、AR、VR等技术,结合声光电水等控制系统,能让观众感受到声音与视觉的盛宴;另一方面,高科技让一部分展览从现实转入虚拟,各种基于数字和网络技术的线上展格外受年轻人和亲子家庭的青睐。

        然而,有了高科技,变身“网红”展,美术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在海量的数字信息冲击下,美术馆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面对未来,美术馆又该如何应对数字化的机遇与挑战?近日,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召开的“国际美术教育大会美术馆论坛”上,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

    1.“进去就不想出来”:高科技让艺术触手可及

        从“印象梵高”到“印象莫奈”,再到最近的“克里姆特映像艺术展”,在唯美绚丽的巨型屏幕投影前,观众可以充分与LED屏上的大师作品进行互动,穿越时空享受经典之美。

        今日美术馆的展览“.zip未来的狂想”设置在14米高的巨型空旷大厅内,流动的画面和声音布满整个空间,为观众带来宇宙黑洞似的沉浸式体验,不少观众惊叹“走进去就不想出来了”。

        日本新媒体艺术团体Teamlab的“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个展在798佩斯北京展出期间,观众有时需要在炎炎烈日下排队两三个小时才能进场,为的就是在1500平方米数字花海中尽情拍照留念。

        …………

        在高科技的助力下,艺术化身为一种感官体验,一场互动游戏,一个人人可以欣赏和讨论的“网红景点”,观众与艺术之间越来越亲近。

        “过去美术馆是神圣的殿堂,观众对艺术的眼光是仰视的,美术馆围绕艺术品说什么,观众就听什么。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美术馆已经成为交流的课堂。美术馆与公众充分交流,提供他们需要的服务,并逐渐取得公众的喜爱。”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说。

        “新思想、新发明、新技术的大量涌现,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与交往方式,更推动着我们形成新的认知和观念。”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由衷感叹,“科学技术的创新发明,让数字世界与我们身处的物理世界更加深刻地交融起来,让我们获得一次又一次身临其境的全新体验。”

    2.资源高度整合:线上展览为观众填补遗憾

        从看大屏幕的视频短片,到扫二维码了解作品信息,再到今天美术展中丰富多彩的交互体验,科技与艺术展之间的融合正一步步走向深入。最近,一种半依存于线下展品的线上听展方式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一个深沉的男声响起:“这幅最为著名的《夜鹰》,创作于珍珠港事件爆发后。霍普敏锐地察觉到人们面对突发事件的无助感,因此描绘了一个偏僻街角的咖啡店……”

        这段音频来自手机App“VART”线上美术馆中的一期节目《睡前听展:孤独如同影子》,介绍了美国现实主义画家爱德华·霍普的代表作《夜鹰》的创作背景以及画面内容,而这幅画及霍普的其他作品,当时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作为一个提供全球展览资讯的App,VART推出了虚拟的线上美术馆,不仅会推荐各地实体美术馆展览中的名家名作,还制作了不少专题性的线上展览,比如“历代中国人的审美品鉴”“从文艺复兴到西方现代艺术”“老上海风情”等。通过高度整合世界各地美术馆中与专题相关的作品,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到世界各地的经典画作、人文风情。

        “我平时很喜欢到处看展览,许多好的展览都在外地,没办法参加,总感觉很遗憾。”为了兴趣爱好,在天津工作的小苏每逢周末就往北京跑,双城记的生活丰富充实,却十分辛苦,花销也不小。“现在通过手机App我就能听到、看到世界各地的展览,大部分都是免费的,而且不存在展览结束或者闭馆的情况,真的很不错。”

        通过数字技术对艺术藏品进行二次创作产生的虚拟展览,已然成为实体展览的有益补充。而对于美术馆的实体展览来说,科学技术的加入则能够给观众带来更加丰富立体的观展体验,促进文化交流和学术研究的发展。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设立了一个互动式的“社交桌面”,观众可以在巨大的显示屏上自由地观看展品、浏览信息,甚至可以分享自己的观点。如果喜欢某件艺术品,可以把作品的电子版一键转发给自己或者朋友。

        英国考陶德艺术学院美术馆的数字平台上存储了近5万名艺术家、200多万张画作的数字版本,为英国学界进行美术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影像资源。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成立了线上智识纪录片中心,每年计划拍摄150部纪录片,对国内范围内重要的艺术项目、艺术展览和艺术出版进行读解,让那些与好展览“失之交臂”的观众也可以享受到看展的乐趣。

    3.机遇抑或挑战:数字技术向实体展览“下战书”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之时,一些人开始对美术馆的功能和作用提出质疑:现在,所有的展品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永久保存,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看展,美术馆作为实体展示空间,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

        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吸人眼球,然而实体美术展的意义依然不可小觑。为了看《蒙娜丽莎》,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美术爱好者前往卢浮宫;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在故宫展出时,更可谓万人空巷,排队时间长达数小时。

        德国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博物馆协会主席伍尔夫·德里格表示,尽管这个时代带给我们很多可能性,人们有了新的机会去给予信息和获得信息,但是在美术馆中展出的是实实在在的作品,这才是美术馆真正的魅力所在,要加以保留并发扬光大。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也作出回应,如果把美术馆完全放到线上去,美术馆的意义就要削减80%到90%。“网络只是提供资讯,它很难深入到美术馆的办馆理念、标准特色等问题,这对于美术馆来说未必是福音。”

        “很多观众热衷于‘打卡’,其实并不是认真地看作品,只是为了拍照而已。一些展览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观众,精心设置拍照的点,实际上并没有帮助观众深入地理解作品。”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进一步强调,美术馆一方面要吸引更多的人来,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观众数量作为衡量展览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对于未来观众是否还会走进美术馆观看展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坦言,美术馆展出的艺术,可以带给我们有学术价值、成体系的艺术体验甚至是哲学思考,这些不是仅靠数字手段可以解决的,技术能够带来更多新鲜的东西,它是一种手段,但不是根本。

        “未来观众会更主动地走进美术馆。美术馆是建立文化价值的平台,每一座美术馆都是文化积淀和艺术精神的载体,是精神的栖息地。”张子康对美术馆的未来充满希望。

    4.充分创造条件:美术馆既要热度也要温度

        “今天的美术馆不再像过去只是储存的地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认为,一个好的美术馆要从“仓库”变成“平台”,凭借参观导览、社区服务、公共教育等形式,吸纳更多的人来到这里,享受艺术,交流想法。

        “在数字化新趋势面前,美术馆应该与城市文化产生更为紧密的联系,为城市注入新的文化活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周旭君介绍,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每年都会举办一次“美术馆之夜”活动,涵盖夜间观展、行为表演、即兴音乐等,科技、艺术、文化形成美妙的“交响曲”,每次都吸引几千人参与。

        在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内,展品的标签上不仅印有作品介绍,还会添加一个问题,比如“你如何定义美?”“什么样的品质在你看来是最重要的?”由此引导观众边看作品边思考,也为亲子观展增添了新的话题。

        “说到底,我们的工作并不只是传递信息,而是要激发大家的思考,让观众的美术馆体验独一无二。”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说。

        在激发观众参与热情的同时,提升观众的观展体验也离不开必要的公共设施和服务。

        在北京某美术馆采访时,记者遇到了来自江苏常州某国际学校二年级的赵婧若竹,7岁的她正站在一幅作品前,举着画板认真临摹。她的奶奶在一旁对记者抱怨:“美术馆应该多增加一些长凳,方便大家休息。孩子站着画画,站不了多长时间就累了。”

        “一般的博物馆都侧重于藏品,但如果把公众放在心中的话,就应该多关注这些展品所在的空间,而不是展品本身。”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秘书长、首席执行长查尔斯·索马瑞-史密斯介绍,2007年皇家艺术学院改造时,在楼宇间修建了环境优美的小花园,同时增加了展厅中的长椅数量,供观众休息、徜徉,这一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报记者 张云)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