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观看影视作品依然是中国人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只是方式更加便捷了,途径更加多样了,体验更加舒适了。在这种随时随地就可观赏、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的光影新生活中,人们感受着视听的震撼冲击,享受着思想的充实愉悦,也见证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
院线建设铺开:
从“看不到”到“看到了”
生活在河北省沙河市的闫子娟感触颇深。前两年,为了看自己喜欢的明星出演的电影,感受那种在黑暗放映厅里被光影沐浴、被立体声环绕才能获得的仪式感和幸福感,她得专门等到假期,坐车去附近市里的电影院。“之前和朋友出门,除了逛街就是吃饭,聊家长里短。而如今,县城一下子开了两家电影院。看电影方便了,我们的日常聚会就改成了‘电影鉴赏品评会’。从国产作品《芳华》《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到外国影片《寻梦环游记》《头号玩家》《海王》,2018年我看了几十部电影。每每有新片上映,我们都会拉着朋友一起去看,然后找个地方坐下来讨论剧情、沟通感想,就各种和电影相关的热点话题进行交流。为了及时分享各种影讯,我们几个人还拉了一个微信群,叫‘电影鉴赏团’。”她兴奋地说。
电影发行分众化:
从“放什么看什么”到“想看什么看什么”
相比刺激震撼的商业大片,北京交通大学学生刘馨乔更喜欢历久弥新的经典电影、画面唯美的艺术电影、思想深刻的纪录电影。但这种观赏需求却因非商业片在商业院线排片过少甚至无缘放映而无法得到满足。2018年,她发现这种商业片霸占院线排片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随着学校附近不少影院陆续加入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观影越来越便利了。这些影院除了放映各种艺术质量较高的非商业片之外,还会时不时举办影迷交流和展映活动。比如前阵子,她参加了电影《柔情史》的影迷见面会,聆听青年导演杨明明讲述创作的幕后故事。“我特别喜欢这部电影,所以在现场特意举手向杨明明提问。能和自己喜欢的艺术创作者探讨她的作品,这是日常观影活动无法比拟的美妙体验!”刘馨乔介绍说。不单是艺术院线,关乎电影艺术普及和教育的校园院线、儿童影院、亲子影院、夕阳红电影院、盲人电影院等,也在积极布局中,还有由影迷组织的众筹放映、视频网站开设的“文艺院线专栏”等尝试同样在进行当中,给好电影找到“对”的观众,又满足了不同人群的细分需求。
视频网站崛起:
从“固定时间收看”到“随时随地观看”
2018年,视频网站已经成为当下影视内容的重要输出平台,这一变化重塑着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哈尔滨香坊区的一处居民家中,李大爷每天送孙女上幼儿园回来后都要打开平板电脑上的视频网站,追看前一晚因做饭而没看成的电视剧。“以前都是守在电视机前不敢动,生怕错过剧情。2018年,我和儿子学会了用视频网站看剧,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谈起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李大爷赞不绝口。
近年来,视频网站的崛起不仅汇集了海量传统影视作品,也促进了网络文艺的繁荣发展,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大电影等自制网络内容质量明显提高,为观众提供了多样化的内容选择。如今,视频网站的覆盖人群已由最初的年轻一代拓展到全年龄层用户,影视作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倍速看剧、光影投屏、关键剧情提醒等设置进一步优化人们的观赏体验,还有发布弹幕评论,参与实时互动,通过截屏生成图片或动图,将二度创造的内容发布到社交网站上等方式,使观赏影视作品不再局限于一项艺术活动,更成为一种社交途径、生活方式。
表格数据来源于猫眼
(作者:胡琪、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