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编选有多种以清代骈文为选录对象的骈文选本。面对古文盛行,骈文遭受鄙薄的文坛局面,自清初开始,历经清中期和晚清,清人所编清代骈文选本大都以“尊体”,即尊重和肯定骈文的功用和文体价值为旨趣。
清初所编清代骈文选本,选录对象多为明末清初人的骈文作品,主要有黄始《听嘤堂四六新书》(康熙八年刻本)、《听嘤堂选四六新书广集》(康熙九年刻本)、《听嘤堂新选四六全书》(康熙二十二年刻本),以及李渔《四六初征》(康熙十年刻本)等。
编选者首先肯定骈文功用,认为骈体为“世所必需”。综合来看,认为骈文的用途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各类政府公文;二是科举所考之“表”;三是社会交际所用之“笺启”;四是文人遣兴抒怀所用之骈体文。由此可见骈文用途广泛,为社会所必需,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其次,清初骈文选本通过辨析骈文与古文的关系,说明骈文与古文应互为借鉴,“相辅而并传”,以此肯定骈文的文体价值。黄始在《听嘤堂四六新书序》中认为古文有“法”,骈文也有“法”,说“序事则有起伏、有呼应,而虚实之法备焉矣。用事则有宾主、有开阖,而反正之法备矣”。因此得出“比偶之文与大家之文,不得不相辅而并传也”的结论。又说:“不知比偶之法者不可与言大家之文,不深知大家之文者,又何可与言比偶之法哉?”指出骈文与古文在写作方面存在互为借鉴、互相影响的事实。方孝标《四六初征序》说:“果能原本经术,力追大雅,四六岂无当于古文?若仅以夸靡斗博,而为襞积害道之词,虽古文犹非,而何有于四六?”认为骈文只要做到“原本经术,力追大雅”,就与古文一样有价值,但如果过度雕饰,违背儒道,无论古文还是骈文都会出现弊病。把是否合乎“经”与“道”作为评价骈文的标准,这是对骈文文体价值的有力肯定。
清中期所编清代骈文选本以吴鼒《八家四六文钞》(嘉庆三年刻本)和曾燠《国朝骈体正宗》(嘉庆十一年刻本)最为著名。面对古文独尊、骈文遭受鄙薄的文坛局面,《八家四六文钞》和《国朝骈体正宗》以“尊体”为主要批评旨趣。
首先,指出骈文与古文都出自先秦两汉文章,骈散同源,不可偏废。吴鼒《八家四六文钞序》说:“暘谷、幽都之名,古史工于属对;觏闵、受辱之句,葩经已有俪言。道其缘起,略见源流。”“而必左袒秦汉,右居韩欧,排齐梁为江河之下,指王杨为刀圭之误,不其过与!”吴鼒追溯源流,指出《尚书》和《诗经》已有骈体对句,因此推崇古文而排斥骈文的做法是不对的。曾燠《国朝骈体正宗序》辨析骈文源流说:“夫骈体者,齐梁人之学秦汉而变焉者也。后世与古文分而为二,固已误矣。”指出骈文是在秦汉古文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后世认为骈文与古文对立的看法是错误的。吴鼒和曾燠在所编选本中强调“骈散同源”,是对骈文文体地位的肯定。
其次,提出“道则共贯”(吴鼒《八家四六文钞序》),以儒家文学思想作为骈文创作和审美的标准。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以“宗经”为创作主张。吴鼒赞扬孔广森:“尝从戴氏受经,治《春秋》、三《礼》……故其文托体尊而去古近。”(《仪郑堂遗稿题辞》)认为孔广森师从戴震治经学,其骈文因此风格庄重,有古人面貌。在《有正味斋续集题辞》中,吴鼒评吴锡麒骈文说:“词必泽于经史,体必准乎古初。”称赞其骈文用词源于经史,以古人为准则。吴鼒认为,骈文创作应在“宗经”基础上,达到让“读者激发性情,与《雅》《颂》同”的境界,“然后其体尊,其艺传”(《问字堂外集题词》),优秀的骈文应该能够与儒家经典《雅》《颂》一样激发读者性情,只有这样,骈文才能体貌庄严,广泛传播。
二是提倡以“雅”为美。彭兆荪谈到《国朝骈体正宗》的宗旨是 “窃欲矫厉肤庸,归诸渊雅”(《小谟觞馆文集·与姚春木书》),提倡“渊雅”,以矫正骈文创作中的肤浅庸俗之病。吴鼒在《八家四六文钞》中谈到对袁枚骈文的选录说:“凡先生文之稍涉俗调与近于伪体者皆不录。雅音独奏,真面亦出。”(《小仓山房外集题辞》)去除“俗调”“伪体”,独存“雅音”,明确表示以“雅”为骈文审美标准。曾燠在《国朝骈体正宗序》中说:“骈体脱俗,即是古文。”“脱俗”才能“雅”,这是曾燠针对骈文低俗之病而提出的创作原则。
晚清时期,随着骈文尊体思潮的推进,清人编选的清代骈文选本呈现繁荣景象,出现了姚燮《皇朝骈文类苑》(光绪七年刻本)、张寿荣《后八家四六文钞》(光绪七年刻本)、张鸣珂《国朝骈体正宗续编》(光绪十四年刻本)、王先谦《国朝十家四六文钞》(光绪十五年刻本)和《骈文类纂》(光绪二十八年刻本)、屠寄《国朝常州骈体文录》(光绪十六年刻本)、孙雄《同光骈文正轨》(宣统三年油印本)等选本。在清中期骈文选本的基础上,晚清所编清代骈文选本的“尊体”批评又进一步深化。
首先,进一步强调以古文的评价标准来衡量骈文。王先谦持“文以明道,何异骈散”(《虚受堂文集·复颜季蓉书》)的观念,在为《骈文类纂》所作序例中,提出骈文创作应“参义法于古文”的观点,要求以古文“义法”理论作为骈文创作的准则。缪德芬《国朝骈体正宗续编序》说:“风清骨峻者,非专门而亦存;文丽义睽者,即宗匠而必汰。”表明其以儒家文学思想为骈文批评标准。屠寄《国朝常州骈体文录》赞扬赵怀玉和恽敬骈文“敦心《风》《雅》”,也以儒家文学传统作为衡量骈文的标准。
其次,致力于对骈文弊病的反省和剖析。王先谦《骈文类纂序例》提出骈文创作要“洗俳优之俗调”。姚燮所作《皇朝骈文类苑序目》,明确表示要以彭兆荪提出的“矫俳俗,式浮靡”为选录标准,指出骈文创作要避免“肆而肤”“祥而冗”等弊病。缪德芬剖析骈文弊病说:“藻绘愈工,骪骳弥甚。末学黭浅,徒效伎于俳优;单慧泛剽,惟饰容以铅黛。”(《国朝骈体正宗续编序》)指出骈文存在辞藻过度丰富、务求雕琢的习气。选家剖析骈文弊病,想要通过编辑选本达到为骈文创作树立准则的目的。
(作者:孟伟,系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编清文选本研究”〔18BZW06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