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
看电影的时光,总是很快。
《天书奇谭》《宝莲灯》《特雷比西亚的桥》《怦然心动》《夏洛的网》……赵彤,一位10岁孩子的妈妈,陪着孩子看了一部又一部电影,仿佛捡起了逝去的童年。这样的时光中没有围绕学习的争吵,母子二人一起哭哭笑笑沉浸其中。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网络无疑是青少年最亲近的伙伴,也带给他们另一个多彩的视听世界。但作为孩子的母亲,赵彤不确定过于庞杂的网络视听刺激能否为孩子建立起健康的审美判断。
作为老师也有忧虑:当孩子们在网上漫步光影之旅,是否有足够数量的优秀影片供他们选择?他们又会以什么为标准来辨别、发现好作品?这样一个纷繁的影视世界又会为他们构建起怎样的世界观?
在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程方平看来,影视对中小学生的影响目前多属于非正规教育,即碎片化的、随机的、未经监管和指导的、不系统的、几乎是放任自流的。
“一些成人化、不健康的内容也很容易进入孩子们的视野。特别是被商业文化裹挟渗透的所谓‘追星文化’,也使许多正面的教育大打折扣。”程方平说,“若能有意识地给予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指导,就可以使内容极为庞杂的影视信息通过教育的梳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正面积极影响。”
教育部、中宣部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将改变以往影视教育缺乏系统开展的局面。
《指导意见》提出,利用优秀影片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丰富中小学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
学校教育在影视教育中当有所作为。
“电影是学生和老师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师生对优秀影视作品的渴望和参与积极性是影视教育得以开展的主要动力。”上海浦东新区周浦第二小学校长冯玉龙深有感触。
感知从欣赏开始。在影视课程中,慢慢学会欣赏、学会探索、学会选择,继而从欣赏到参与,学习配音与表演、自己动手写剧本、拍摄微电影……
光影世界如一道光,点亮了沉闷的课堂,照进孩子们的心灵。
许多学校已经开始了不同程度的探索:电影课程成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成为核心素养理念引导下班级德育管理的“新视界”;文学名著与电影相遇,学生们的名著品鉴能力得到提升,名著阅读兴趣也得以培养;电影中充满正能量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与营造班级文化相结合,既提升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又集中展现班级文化特质。
在电影艺术中探索育人新路
走进北京前进小学的人都会被“看世界”主题的雕塑吸引。雕塑的主体是一架数码电影摄像机,摄像机的镜头对准的是学生校园活动的主要场所。
前进小学与电影有着天然的亲近:毗邻北影社区和北京电影学院,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直接或间接在影视行业工作。
“这个雕塑也是在提醒孩子们,要学会通过镜头去看世界,去感知生活中的美。”校长王立平说。
童年由听觉、嗅觉、视觉主宰。“影像叙事直接以真实或虚拟的人物形象作为叙事主角,直接作用于受众的感官,让受众觉得这些形象就是生活中的伙伴、亲人、朋友。”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高德胜解释,对影像叙事最理想的利用,不是专门影像作品的放映,而是将影像叙事手段与各科教学密切结合起来。以德育课为例,将影像叙事融入课堂教学,可以极大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有时候一个两分钟的影像作品,其作用甚至大于一堂课。其他课,包括语文课、历史课、地理课,甚至是数学课、科学课,影像叙事手段都大有用武之地。
《指导意见》指出,把影视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美育等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与校内外活动统筹考虑。
不少学校正在探索融合之道。让学生在听闻见思中,感受电影艺术,加强道德认知;在行为礼仪中,领悟电影内涵,加强道德实践,将电影育人成效浸润进学生心中。
冯玉龙娓娓道来:语文老师利用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战争场面,让学生深入体会花木兰的英勇善战;英语老师会利用许多迪士尼或皮克斯大片中的经典人物,吸引低年龄段学生的注意力;利用动画电影片段进行改编、配音、再创作出情景化的英语多媒体课件,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王立平兴致勃勃地讲起“丝路传说”研学活动。活动中,学生们用眼睛去发现自然和人文的美,用心去学习和体会丝路的美景、历史、地理以及中华文化的精髓,分成小组拍摄“一带一路”主题微电影,表达他们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在上海浦东新区,影视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美育等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每学年教育教学计划,各中小学结合校情和学生情况,在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类课程中探索将影视教育有机融入常规教育教学。
影视师资队伍不够强健成为短板。“教师们的影视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缺少有经验的老师带教。要进一步提高影视教育的水平和质量,需要引进专业资源的支撑。”冯玉龙建议。
“长远之计在于通过教师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使广大教师能够熟练地将影像叙事熟练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当然,政府、社会、学校通力合作,充分利用已有的影像叙事作品资源,精选各种形式的影像叙事作品,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播映,自有其教育意义。”高德胜表示。
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
多年之后,人们还会提起《一座楼的背影》。
“上二楼右转12步,就是我们原来的教室,在逸夫楼。”当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逸夫楼拆了,一部短片诞生了。
短片在某国际影展开幕式放映,后来又得了奖。短片的导演栾思飞、摄影孟繁朝当时都是高三年级的学生,那是他们的青春记忆。
“他们有的已经成为职业电影人,有的虽然没有从事影视工作,但他们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日常的平凡。”人大附中教师刘炜说。
就在不久前,刘炜刚被学生拉去客串了一个角色,“这是一部不同于以往传统拍摄方式的小短片”。
高三学生毛沐汐就是刘炜老师参与客串的《一个小故事2》的总导演。喜欢动漫、计算机的他将两者结合,和同学们做成了这个片子,而这个梦想就是在初中播下的。
自2005年举办“第一届人大附中学生电影节”——一个由高中生自行拍摄、自行组织的学生电影节。此后,电影节就成为学生最喜欢的校园活动之一:尝试着拍电影,用镜头展现人生思考,留下校园里的光影记忆。
影像与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融合,更深度地融入学子们的生活,他们也有可能成为影视新产品的创造者。
谈起前进小学学生们创作的微电影:《快乐的校园集体舞》《我爱单片机》《做值日之暗号》《一支笔》《参观电影博物馆》,王立平认为,他们是一群观影人,也是创作人,这两种角色是互动的,影视教育既是引导学生开展主题研究和项目学习的有趣形式,也激励着学生们想象力、思考能力、协作能力、审美情趣、文化理解等品格的养成。
“要意识到,如果我们的影视教育引导得好,广大青少年是会从多方面获益的,其作用和价值不仅关乎教育本身,也会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广大中小学生也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程方平表示,重视影视教育的良性发展,不能仅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更要引导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使其成为中国高质量影视事业发展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
(本报记者 靳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