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07日 星期一

    哲学与认知科学的交叉融合

    作者:刘晓力 《光明日报》( 2019年01月07日 15版)

        本期主持:刘晓力(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

        本期主题:哲学与认知科学的交叉研究

    主持人语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长足发展。相应在学科建构上,哲学和认知科学呈现出交叉融合的趋势,道德问题和人工智能的前景问题成为哲学和认知科学领域的热门话题。面对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诸多新挑战,本期组织3篇文章,通过对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和融合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尝试给出研究路径上的可能方向,以期引发学界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搭建跨学科创新平台,推进哲学与认知科学的交叉和融合,是期望倡导哲学研究者超越扶手椅式纯粹思辨哲学的研究范式,与认知科学家联手,面对当今科学技术的新挑战,探索一条可能的求解人类未来问题的新路径。

    推进哲学与认知科学交融的时代境遇

        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可以说,由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学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哲学在学科建制化的道路上逐渐成形,中国哲学家们的创造性思想成果也有走向世界的向好趋势。当今时代,我们正处在以计算技术为先声的科学技术变革的转折点上,面对中国问题、世界性难题,以及人类未来的新挑战,哲学家们开始反思如何突破原有格局,尽早融入世界学术共同体,并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事实上,此刻我们也正在步入如何搭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全面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创新的关键时期。

        进入21世纪,以生命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量子—纳米技术的汇聚为核心的科学和技术新形态,不仅正在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也必将越来越深地进入到人类的知识体系、社会秩序、道德认知中;更加深刻地浸润到我们对自我、他者与世界关系的理解,直到对人类本性、人类命运和宇宙未来的理解中。其中,认知科学是涵盖哲学、语言学、心理学、大脑科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等学科构成的交叉群,是研究人类心智和认知本质的最为活跃的前沿科学。从跨学科的眼光看,认知科学一方面对形而上学、知识论、伦理学和方法论构成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人文社会科学与科学技术联手的重要机遇,如何回应挑战,让未来的哲学研究能够真正落地,是中国哲学家需要自觉担当的学术责任,也是时代境遇和国际学术大势赋予我们的新使命。正可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借鉴国际学科建制化的经验

        严格讲,由于学科划分过细等原因,中国还没有真正形成哲学—认知科学的研究共同体。这不仅因为受过严谨科学训练又有较高哲学素养的跨学科研究人员匮乏,也体现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跨学科课程之阙如,更重要的是缺少借助跨学科平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设计理念和实践。在这方面,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值得借鉴。

        1979年国际认知科学学会成立之时,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就设立了第一个认知科学本科学位。其后印第安纳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罗特格斯大学、匹兹堡大学等相继建立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研究机构和研究项目。1993年,哈佛大学建立了心—脑—行为跨学科平台,不仅会聚校内百余位来自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进化生物学、神经科学、人类学和科学史领域著名学者展开跨学科协同研究,并开设了跨学科的通识课程群,还设立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交叉研究项目,形成了教学—研究一体化的跨学科建制。领衔心—脑—行为跨学科平台的学者曾有哈佛大学哲学系主任肖恩·凯利,也有知名哲学学者苏珊娜·辛格和逻辑学家哥德法布担任学术指导委员会的重要职责。目前,哈佛大学心—脑—行为跨学科平台的两位主任分别是研究语言脑机制的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同样是在1993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设立了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研究中心及博士生培养项目,迄今已培养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认知科学家和哲学家,其中获得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研究中心及博士生培养项目博士学位的加拿大学者克瑞斯·艾利斯密斯是少数成功入选国际认知科学学会会士的哲学学者。另一位提出“意识难问题”的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哲学学者大卫·查尔莫斯,曾获印第安纳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博士学位,而且是最早在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研究中心及博士生培养项目工作的教授之一,与其合作提出延展心灵论的另一位知名哲学学者安迪·克拉克也曾在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研究中心及博士生培养项目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科学家与哲学家联手的国际范例之一是镜像神经元的发现及后续研究。1992年,曾任欧洲脑与行为学会会长的里佐拉蒂研究小组,通过研究恒河猴的前运动皮层神经元工作机理发现猴脑中的“镜像神经元”效应,其后人们在人脑中也发现了同样的机制,这一工作为研究人类如何具有同情之心、如何具有模仿学习的能力、如何建立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以及人们如何共享世界经验,提供了重要的认知心理学说明。这一发现也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成就之一。而意大利的科学哲学学者悉尼戈利亚多年与里佐拉蒂一同出入实验室进行哲学研究并合作发表前沿工作结果。2006年他们共同出版的《脑中之镜:我们的心灵如何共享行动、情绪和经验》不仅在哲学和心理学界流传广远,其影响甚至波及近几年的类脑智能和机器自我意识的研究中。2004年前后神经科学家诺索夫等通过神经科学实验提出,存在“大脑皮层中线结构”可以产生自我的假说,为哲学家关于自我意识的说明提供了新的争论空间。这一假说与1995年认知心理学之父奈瑟尔关于自我的五维度说明,成为今日探索机器意识和机器自我的重要理论依据,也为究竟能否建构有自我意识的人工道德主体的争论提供了新视角。

    跨学科平台探索求解人类未来问题的新路径

        中国人民大学的跨学科平台正是期望借鉴国际经验,打破文理学科专业壁垒,整合哲学与认知科学资源,在哲学研究方法上,反思传统哲学研究范式的局限,期望不仅仅借助哲学思辨、语言分析和逻辑论证的经典方法研究传统哲学问题,还将与心理学家和其他认知科学家联手,运用计算机建模、社会心理学问卷调查、人类学田野调查,以及脑电和神经科学的手段,将经验科学研究成果引进哲学,拓展研究问题域,使人文科学的理论研究真正落地。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日常经验形成的认知特征,以及在东西方文化语境下的个体、群体的信念差异,甚至不同国家间的权力意志支配的行为博弈,都为认知科学与哲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多元视角,大量的经验证据和积累的数据资源有待新的说明。跨学科平台一方面将发挥“涉身性认知哲学”研究的特色积累优势,凝聚西方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伦理学、宗教学、政治哲学等学科综合实力,将经验科学的成果转换为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探索;另一方面将发挥认知神经科学背景下的心理学研究优势,借鉴情绪脑和民族心理地图等社会认知和文化认知研究的独特资源,开辟更为开放的国际合作的问题导向式研究。平台将开展的研究还包括,当今数据化科学(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机交互、数字化人类增强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的逻辑、哲学、伦理与政治的综合研究等。

        我们相信,如果能将哲学的前沿问题意识及批判性思维与认知科学经验研究方法结合,通过跨文化的中西比较研究,聚焦不同语境的特殊问题,中国哲学家不仅能够产出解决中国问题、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原创性成果,经过长期学术积累和学科建制化的逐渐成熟,也将在人类心智和认知本质的真理探索中,创造出与世界各民族共享以达到理解的新知识新思想,真正为寻求人类未来的解决之道贡献中国智慧。

        (作者:刘晓力,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教授)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