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派中央大调研】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南向通道”建设开始引起关注。“南向通道”向北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南半岛的经济走廊,使得“一带”与“一路”经中国西部地区形成完整的闭环。“南向通道”建设进展如何?还面临哪些瓶颈?未来如何推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郑建邦分别率民革中央年度重点调研组,围绕“助推西部发展,建设‘一带一路’南向通道”课题赴四川、云南、贵州、重庆等地调研。
南北交通物流“大动脉”逐步形成
民革中央调研组认为,新时期推动西部地区大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迫切需要更加便捷的大通道。“建设‘一带一路’南向通道,可以激发西部地区现有基础设施潜能,对内连接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对外连接中亚、西亚、东南亚,向北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南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南半岛的经济走廊,实现‘一带’与‘一路’的有机衔接。”万鄂湘指出此次调研的重大意义。一路上,调研组欣喜地看到,西部各省区市都充分认识到“南向通道”建设是推动形成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的重要举措。一条纵贯西部地区的南北交通物流大动脉正逐步形成。
西部省区市开放合作协同发展成为共识
2017年8月31日,重庆、广西、贵州、甘肃四省(区、市)政府代表签署了《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并制定了四地协同工作办法和工作方案,标志着四省(区、市)在合力打造“南向通道”过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调研组看到,越来越多西部省市看到南向通道的广阔前景,积极性很高,纷纷希望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包括老挝、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都表达了参与建设的意愿。
同时,调研组也发现,西部各省区市也面临不少难题。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港口集疏运能力不强、航线稀少等原因,“南向通道”一直处于“通”而不“畅”的尴尬境地。
郑建邦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既是推动形成我国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重点,也是促进西部等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机遇。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兄弟省区市的联系与合作,把通道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是交通“硬通道”也是人文“软通道”
从成都天府大道驱车向南,远远就能看见一座“人”字形建筑矗立于天际线上,这里是我国首个对欧合作综合服务平台——“中国—欧洲中心”的所在地,也是我国西部对外交往、对欧全面合作的新平台。据中心负责人介绍,这里设有欧洲文化教育艺术博览中心,以及剧院、国际艺术展览等综合配套服务区,为加快聚集欧洲科技、教育、文化和艺术展览等资源提供了极大便利。
“南向通道”缩短的不仅是彼此间的交通距离,更是扩大我国内陆与东盟及欧洲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方面合作的重要渠道。
调研组认为,“一带一路”南向通道的稳步建设,将有力推进我国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交通互联、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也充分彰显了我国坚持开放发展、实现合作共赢的理念,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本报记者 王海磬 本报通讯员 葛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