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2018年是中拉关系大踏步向前发展的一年,在高层互动的驱动下中拉各领域的交往都取得了累累硕果。2018年年初,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智利成功举行,通过了《“一带一路”特别声明》等重要成果文件,明确了中拉合作共赢的贯彻路径,开启中拉整体合作的新篇章。2018年年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阿根廷、巴拿马进行国事访问,有力地促进了中阿、中巴关系迈上新台阶,为新时代中拉关系的大发展增添新动能、注入新活力。2018年的中拉关系可谓“开局顺利,收官完美”,虽然相隔万里,但携手共进的“中拉命运共同体”之船扬帆远航,成为“南南合作”的新典范。
中拉合作 “同呼吸、共命运”
2015年年初,中拉论坛首次部长级会议在北京成功举行,标志着中拉关系进入双边合作与整体合作并行互促的新阶段。拉美的地域空间、自然禀赋与文化开放性为中国的可持续成长提供战略支撑,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拉美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新机遇。盘点2018年中拉合作取得的成就,呈现出清晰的“同呼吸、共命运”双赢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首脑外交推动中拉政治互信不断加深。近年来,随着中拉经贸合作的逐步加强,中拉首脑外交的热度和力度日益提升,而密集的首脑外交反过来又不断驱动中拉关系高水平运行,由此形成良性循环互动。2018年,拉美有八位国家元首访华,习近平主席也到访阿根廷和巴拿马两国,首脑外交对巩固传统友好和政治互信、推动经贸合作提质升级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中拉政治互信的日益加深,与中国建交的拉美国家已增加至24国。继2017年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后,2018年多米尼加和萨尔瓦多也分别与中国建交,再次证明一个中国原则已经是国际社会压倒性的主流共识,中国在拉美的“朋友圈”不断壮大,影响力日益增加。
其次,“一带一路”引领中拉整体合作全面推进。2015年中拉论坛机制的创立为中拉整体合作的具体落实奠定了机制化路径。在过去的3年中,依托论坛搭建起的“四梁八柱”确保了中拉合作始终在良好的轨道上运行。2018年1月,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成功举行,开启了中拉整体合作的新篇章。中国所提出的以共建“一带一路”引领中拉关系的倡议得到了与会各方的热烈响应,中拉双方就此达成政治共识,一致通过了《圣地亚哥宣言》《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优先领域)共同行动计划(2019—2021)》和《“一带一路”特别声明》三份成果文件,集中表达了下一阶段深化合作、同谋发展的明确意愿。其中,《“一带一路”特别声明》首次以官方文件的方式明确了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不可或缺的参与方。目前,拉美已有16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一带一路”为打造领域更宽、结构更优、动力更强、质量更好的中拉合作新局面提供新契机。
最后,经贸务实合作驱动中拉发展战略相互对接。近年来,中拉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成果遍地开花。据统计,2017年中拉贸易额接近26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8%,中国进口的农产品超过1/4来自拉美,中国已成为拉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2018年中拉贸易量持续增长,预计将再创新高,超过2700亿美元。2017年,中国企业在拉美的直接投资存量已达3870亿美元,拉美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2018年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持续激增,仅上半年就达153亿美元,增幅超过70%。尽管当前受到欧美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逆全球化”暗流涌动,贸易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但中拉双方重申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承诺,反对保护主义,一致同意深化相互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关系。在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中,中方提出了与拉共体深化合作的五大重点领域,即共同建设陆洋一体的基础设施大联通,培育开放互利的大市场,打造自主先进的大产业,抓住创新增长的大机遇,开展平等互信的大交流。在《圣地亚哥宣言》中,中拉双方共同承诺以“创新合作”促进发展对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社会。
互利共赢 携手构建命运共同体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拉关系实现了从“累积式”到“跨越式”的转变,目前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和官民并举的发展新局面。2016年11月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二份《中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明确指出,中方致力于构建政治上真诚互信、经贸上合作共赢、人文上互学互鉴、国际事务中密切协作、整体合作和双边关系相互促进的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当前及今后几年是加速推进中拉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凝聚“共建共识”的关键期。展望未来,中拉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志不改、道不变”。
第一,应对内外挑战,共建“一带一路”。从内部环境看,2018年是拉美国家的大选年,先后有十个国家举行大选。在选举中,传统老党和执政党纷纷败选,为反对党和反建制党登上政坛创造了条件。这种权力重组大体上都是在选举程序和宪法框架下完成的,总体较为平静和顺利。2019年,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国的新政府将对内外政策做较大调整,其中也涉及这些国家的对华政策。总体上,拉美地区的政治钟摆呈现“左抑右扬”的态势,巴西、阿根廷、秘鲁、智利等国的右翼政党纷纷得势。不管拉美政治生态如何变化,中拉经贸合作的互利共赢属性不变,中方始终是拉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好朋友、好伙伴。从外部环境看,美国在2018年加大了对拉美地区事务的干预力度。美国一方面把矛头指向古巴和委内瑞拉等左翼国家,另一方面妄图抹黑中拉关系,指责中国是“攫取资源”的“新帝国强权”。然而,事实胜于雄辩,中拉合作给拉美国家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得到了拉美国家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可。基于中拉经济的强互补性,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拉美国家的积极响应,这既有利于建立更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也有利于推动构建开放型的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破除发展瓶颈,加强产能合作。对拉美而言,基础设施的存量不足和增量乏力成为制约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积累的优势无疑能够帮助拉美弥合其困扰已久的基础设施鸿沟。贸易、投资和金融是驱动中拉关系蓬勃发展的三大动力,而基础设施建设是中拉合作的新领域和新增长点。此外,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框架内,“3×3”产能合作新模式也将成为中拉合作的重点,即通过共建拉美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实现企业、社会、政府三者良性互动,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这种中拉产能合作的新模式,不仅契合了拉美国家发展工业和基础设施的需求,还将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在更高层面上实现中拉之间的发展战略对接。
第三,加强人文交流互鉴,增加相互理解和认同。“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夯实中拉命运共同体的民意基础是推动中拉友好的基石。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中拉突破地域、文化和语言差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拉双方应充分利用各自丰富的人文和旅游资源,为双方人民创造更多相亲相近的机会。中国宣布拉美20多个国家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已开辟了到墨西哥、古巴、巴拿马等国的多条直航航线,极大地推动了中拉人民之间的交往和双方旅游业的发展。在文化交流上,拉美成为全球孔子学院发展最快的新兴地区。目前,中国已在拉美建立了数十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越来越多的拉美民众热衷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未来,双方将继续扩大立法机构、政党、地方、新闻媒体、学术机构、民间团体、文体团组等各界友好往来,加强治国理政和内外政策对话交流,不断巩固中拉关系发展的社会基础。
综上所述,2018年中拉友好合作可谓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拉之间的政治互信日益加深,经贸合作规模与水平持续攀升,民意基础不断夯实,中拉关系的发展始终保持高水平发展。未来,中拉友好合作的“志不改、道不变”,将以“一带一路”为媒,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在南南合作中寻求新型经济全球化方案。
(作者:崔守军,系中国人民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