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31日 星期一

    从“大”到“美”

    ——纪录片《走进兰考》创新演绎重大主题

    作者:本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31日 05版)

        一辆观光小火车自由驰骋在山地间,山药姑娘骑着电动车奔走在田间小路上,斫琴师徐亚冲在黄河边的夕阳里抚琴直播……

        2018年12月13日到17日,五集大型纪录片《走进兰考》在河南广播电视台卫星频道播出。2018年12月24日至28日,央视纪录频道也播出此片。该片在河南引起强烈反响,好评如潮。

        四十年沧桑巨变,新一代兰考人是如何继承焦裕禄精神,以拼搏奋斗续写历史故事,又是如何运用智慧,以颠覆父辈的生产方式,在这片土地上续写着新的精彩和传奇。纪录片以纪实手法描摹正在进行中的时代与人物,从“焦桐”“推手”“车站”“家当”“喜宴”五个主题切入,通过富有诗意的画面、故事化的呈现,运用平行蒙太奇的讲述方式,营造出别样的意境,也刷新了人们对于兰考这块土地的传统记忆。

        《走进兰考》是河南省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点节目,也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确定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重点项目之一。河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王仁海第一时间指挥河南卫视与纪录片工作室展开兰考纪录片的采访调研和项目立案工作,经过多轮调研和近一年的前期筹备,确定该片为纪实风格的纪录片。

    深——隐喻功能的充分挖掘

        提起兰考,不少人对它的印象多来自于《焦裕禄》这部老电影。黄河多次的肆虐,造成兰考“三害”——风沙、内涝、盐碱,老百姓穷困不堪……直到1962年,焦裕禄来到兰考任县委书记,这片苦难的大地,开始绝地“逆袭”。

        焦裕禄在兰考县只工作了475天,却用实际行动铸就了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当年他亲手栽下的泡桐树幼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焦桐”。“焦桐和它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最能代表兰考,也最能讲述兰考的历史与变迁。”于是,《走进兰考》首集节目便从凝聚着“焦裕禄精神”的焦桐讲起。

        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种下的泡桐,给兰考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兰考带来了一个产业——民族乐器制造。改革开放初期,遍地的泡桐枝繁叶茂,催生了一大批的兰考木匠。一棵棵泡桐树摇身一变成了一件件民族乐器。如今,泡桐树已成为兰考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7年3月,兰考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曾经肆虐兰考的“三害”早已不见了踪影。伴着泡桐一起长大的兰考人,也正在用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改变着兰考的面貌。

        在诠释焦裕禄精神和描摹时代面貌的同时,《走进兰考》也聚焦于时代洪流中的一个个普通的小人物。在《焦桐》一集中,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被揭开——2016年,焦桐曾遭遇一次很大的生死危机,守护焦桐多年的魏善民硬是用自己的方法让55岁的焦桐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第四集《家当》探索了新老家当和社会变革之间的隐喻关系。金黄的麦浪里,农民育种专家沈天民向国际同行介绍着培育出来的小麦种子,这是他最金贵的家当;规模化的养殖场里,满栏湖羊是姚中义夫妇最宝贝的家当;没事去村里打造的休闲湖钓钓鱼,在自家小院种种菜,家里用着扫地机器人,从结婚时一张八仙桌的老家当,到如今拥有好几套房,许贡庄村的老木匠曹胡,如今也成了一个时髦的城里人;在产业集聚区里,聚集着兰考县的众多家当,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入驻。兰考产业集聚区企业服务中心的刘勇,一个项目从选址、建设到投产,他和同事们为这些企业提供着保姆式的服务。从个人到一个地方,兰考人的这些家当是社会发展的直接见证,也是一个时代沧桑变革的物化隐喻。老家当,成为那段艰苦奋斗岁月的最好见证。新家当,则变成新时代幸福生活的最好注脚。

    美——语言和镜像的清新展现

        一部好的纪录片,作为一种对人文和历史进行深度思考和关怀的作品,常常能使人被个性之美所打动。

        第二集《推手》就重点关注了身处网络之中,新一代兰考人运用智慧,借力网络,拓展兰考农产品的知名度,用颠覆父辈的方式,与世界产生新的联系,在这片土地上续写着新的故事和传奇。山药姑娘、红薯夫妇、90后“农业专家”以及农产品电商推手师卫华,这几个极具个性的代表,充分体现了今天兰考年轻人的精神风貌,全片充满了青春昂扬的气息,风格清新,品格正气上扬,彰显了70后、80后、90后的胸怀和理想。“用一种青春怀念另一种青春”,当代的兰考年轻人像父辈们一样,依然为了追寻自己的美好生活而步履不停、奋斗不止。

        知名纪录片导演顾兹曼曾经说过:“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走进兰考》以电视纪录片的形式,用纪实的手法,留下这一代兰考人的面孔和拼搏故事。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个人命运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发生了千姿百态的变迁,人生轨迹充满挑战,更充满了魅力。每个时代都有靶心,而这个“靶心”,正是时代精神。一个个彰显着时代精神的生命个体,最终汇入祖国发展的滚滚洪流之中,成为宏伟华章中无比生动的一个个音符,通过小人物的浅吟低唱谱写一曲真实的时代奏鸣曲。

    新——事例和符号的重新开采

        纪录片所寻找的“新”,一定是跟历史和前人有关,脱胎于“旧”的“新”方显厚重。

        第三集《车站》里,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老车站——兰考火车站,见证了兰考人民从“逃离兰考”到“返乡创业”之变。在日常工作见证了兰考车站的“大换脸”:车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换成了现在的电力机车和高速动车,而旅客中,有奔波兰考和广州之间的“致富带头人”贾红兵;有挂心兰考车站改造工程的“女强人”范潇潇;也有探亲访友的“货车司机”贾二帅等。

        一座车站,凝聚着一个个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故事,当火车的汽笛逐渐隐入高铁的呼啸,改变,已经成为不可改变的现实。

        《走进兰考》纪录片还通过跟踪拍摄十几位普通人当下的生活状态和命运,力求通过个人家庭的变化来展现兰考四十年的新变化。

        纪录一场喜宴,就见证了一个地方最真最新的风土人情。第五集《喜宴》跟踪拍摄了几个与喜宴相关联的人物的普通生活: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郑彦庆和王思慧,因为准丈母娘提高了彩礼门槛,陷入困境;喜宴厨师冯进权忙着给自家新添的小孙子办满月宴,因为拒绝和爱美的妻子补拍婚纱照,夫妻俩开始“冷战”。农家小院里的现代喜宴都有哪些仪式?两代人因为彩礼矛盾背后蕴含着哪些情与理?兰考当地政府对于彩礼的规定是何缘由?在喜宴的筹备过程中,这些答案一一呈现。所有前期的准备、烦恼和小矛盾,也都在喜宴上化作甜蜜幸福和深深的祝福。

    热——自带流量的“精神IP”

        《走进兰考》已在央视完美收官,引起观众强烈共鸣,专家学者纷纷点赞。据统计,截至目前,节目在新媒体端点击量超过1.6亿,百度相关搜索量已达128万。

        河南省一位老专家看完首集节目后给节目组留言:《走进兰考》刚看完。纪实风格,不落俗套,避免了说教。从人出发,见人见事,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传媒学院广播电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崔艳谈了节目有“三新”,看了纪录片《走进兰考》第一集,就感觉这个片子在众多纪录片当中脱颖而出。节目善于从历史资料中挖掘细节讲述新故事,也善于在现实生活中记录新人新事,展现新气象新特点,故事讲得有新意、接地气,富有人情味又充满时代特色。

        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系主任高红波表示,节目打破了以前我们的典型报道、成就式报道的思维定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应该是一种有创意的表达,有温度的表达,艺术化的表达。这方面《走进兰考》节目做出了积极探索。

        兰考这一富有政治意义和精神力量的特殊地点,作为全国首个脱贫的贫困县,不少人从自身出发,感慨颇深。平顶山市某驻村第一书记表示,看了《走进兰考》这个纪录片后感觉里边的内容就像发生在身边一样,比如说推手里那个卖山药的,和车站里那个创业的故事,对我的启发非常大。这个片子最大的启示就是在脱贫空间中遇见困难并不可怕,只要发扬焦裕禄三股劲精神——亲劲、拼劲和韧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许昌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学生刘伟伟说,通过观看《走进兰考》纪录片,大家体会到了兰考人民勠力同心、创新创造的奋斗精神,这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们青年人建功新时代,我现在在学校的创业中心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创办的两年来接到了一些订单,两年来也遇到了很多困难,通过对困难的反思探索,也找到了一条出路。我始终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在创业中感悟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撸起袖子加油干,齐心协力地把我们的公司再做下去,希望它会做得越来越好。

        “五集纪录片《走进兰考》以具有高度承载力的具象化符号为观察视角,通过聚焦时代洪流中的一个个普通的小人物,以人写事,以事融情,生动再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兰考的扶贫、脱贫工作,讲述兰考老百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脱贫奔小康、为美好生活而奋斗的鲜活故事,蒙太奇的手法,白描式的纪实风格,以文学的叙事逻辑组接、架构每一分集的大故事,整个片子在一众宏大节目叙事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河南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总编辑王仁海说,节目以独特定位找准重大题材的“微视角”,既讲述鲜活兰考故事,描摹广袤时代风貌,又防止了“大而空”,实现了以故事感人,以真情动人。

        (本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