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世界形势年终回眸】
2018年可以称之为中国的“非洲年”。7月21日至28日,习近平主席在其任内第四次踏上非洲大陆,访问了塞内加尔、卢旺达、南非以及毛里求斯等非洲四国,充分体现了习近平主席对中非关系的高度重视。9月3日至4日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作为中国2018年举办的外国领导人出席人数最多的主场外交,把中国的“非洲年”推向了高潮,也谱写了中国“非洲年”的最华美乐章。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距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仅仅3年,是中非合作论坛峰会2006年在北京举行之后时隔12年再次在北京举行。围绕“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峰会主题,中非领导人共叙友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会议发表了《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这两个重要的成果文件为中非关系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北京峰会唱响中非共建“一带一路”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京中非峰会取得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影响的成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中非双方一致同意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非洲国家积极支持并踊跃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峰会期间共有28个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谅解备忘录,加上峰会前的9个签约非洲国家,一共达37国,占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非洲国家的70%。中国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与有关非洲国家密切沟通,推动与更多国家商签“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争取在非洲大陆实现全覆盖,让“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实实在在惠及非洲国家和人民。
2018年中非合作还在大型基建项目及人文交流方面结出了很多硕果,推动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民心相通。3月28日,由中企承建的津巴布韦卡里巴南岸水电站扩机工程竣工,标志着津巴布韦独立以来最大的水电项目全面建成投产。7月5日,由中国招商局集团、大连港集团与吉布提联手共同开发、建设、管理和运营的吉布提国际自贸区正式宣布开园,埃塞俄比亚总理阿比·艾哈迈德·阿里、卢旺达总统卡加梅、索马里总统穆罕默德、苏丹总统巴希尔、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法基等非洲领导人出席了开园仪式。该自贸区共占地48.2平方公里,建成后不仅将成为非洲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之一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支点,而且有望在40年的开发期内创造4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使吉布提成为东非乃至全球重要的物流节点和地区性航运和商业中心。9月24日,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内罗毕-马拉巴标轨铁路(内马铁路)项目第一期恩贡隧道实现贯通,标志着内马铁路项目第一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进了东非铁路网的建设。11月10日,由中国路桥承建的非洲第一大悬索桥莫桑比克马普托大桥及连接线项目正式通车,莫桑比克总统纽西在开通仪式致辞中感谢中国公司为莫桑比克打造了足以名列世界杰出建筑名册的精品工程,并强调马普托大桥及连接线的正式贯通将有助于推动莫桑比克旅游、物流等行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企业共在非洲建设了25个经贸合作区,入区企业400多家,累计投资金额超过60亿美元,涉及能源矿产、轻工建材、纺织制造、家用电器等行业,目前产值约189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收9亿美元,雇佣外籍员工约4.1万名,极大地促进了非洲的经济发展。
在人文交流方面,中非之间也在不断走向深入。2018年7月在成都举办的第五届民间论坛发布了《中非民间友好伙伴计划(2018-2020)》,从民生合作与捐赠、能力建设和人才交流、促进社会发展、人文交流、民间机制化交流等五个方面,推出30项中国民间未来3年将要实施的对非民间合作项目。近年来,在“文化援非千人计划”的框架下,中国举办了有关功夫武术、手工艺、博物馆运营、剧院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主题的对非文化人力资源培训活动。2018年5月又举办了“非洲国家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培训班”。来自贝宁、喀麦隆、毛里求斯、尼日尔、塞内加尔5个非洲国家的15名文物修复技术人员,顺利完成了为期11天的文物修复学习之旅。另外,中非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合作正成为近年来中非文化合作的新型领域。在产业交流方面,中国与南非举办了中南文化产业合作论坛。中国在尼日利亚举办了“欢乐春节动漫嘉年华”活动,中尼双方就动漫产业进行交流与磋商。此外,中国连续两年在埃及开罗举办了中埃文博会,推动中国文化企业和文创产品“走出去”。
辛勤的耕耘必然带来丰硕的收获。如2018年4月国际著名民调机构益普索(IPSOS)发布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成为肯尼亚民众最认可的发展合作伙伴。在益普索对肯尼亚全国2003名普通民众进行的抽样调查中,34%的受访者认为肯中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名列第一。美国、南非、英国分别以26%、5%、4%列第二、三、四位。
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令人期待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了600亿美元资金支持额度的“八大行动”计划,提出未来三年中非要在产业促进、设施联通、贸易便利、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等八大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八大行动”不仅是2015年中非约翰内斯堡峰会“中非十大合作计划”的自然延伸及“加强版”,而且也是“一带一路”对接非洲走向不断细化和精准化的新阶段。同时也表明,虽然世界经济复苏仍然乏力,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的阻力和压力,但中国政府不仅在此次峰会上仍然对中非合作资金支持力度不减,仍保持600亿美元资金支持额度,而且在合作内容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并将以更大的勇气和更坚强的决心来进一步加强中非友好团结合作,通过携手构建中非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来共同应对国际挑战。
展望未来,中非合作及“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的对接将从“大写意”阶段进入到“工笔画”阶段。也就是说,“一带一路”倡议不仅要与非洲联盟《2063年议程》、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相互衔接,还需要与每个非洲国家发展战略实现精准对接。在产业促进方面,中方要在非洲新建和升级一批经贸合作区来推动非洲工业化发展,鼓励中国企业加强对非洲产业投资,特别是制造业、农业、金融服务、商贸物流和数字经济等传统及新兴领域扩大对非洲投资,以加快推进非洲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中方将设立“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为中非企业间开展专题研讨、成果展示、企业对接、经验分享、投资合作等活动提供商情资讯平台及窗口。2019年至2021年,中方将向非洲派遣500名高级农业专家,在非洲实施50个农业援助项目,重点帮助非洲提高玉米、水稻、小麦、木薯、苔麸、棉花等农作物产量。在设施联通方面,中方将与非盟共同编制《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规划》以确定阶段目标、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政策支持等,以此统筹推进非洲跨国跨区域的互联互通合作项目。在贸易便利方面,支持非洲国家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快和优化非洲农产品检疫准入流程,扩大和便利中非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推动中非电子商务合作。在绿色发展方面,中方将在非洲实施50个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援助项目,包括拟在埃塞俄比亚援建中非竹子中心,帮助非洲开发竹藤产业。
另外,中非民心相通和文化交流将不断走向深入。中非北京峰会提出的“八大行动”中就有至少三项行动涉及中非民心相通和人文交流领域。如“能力建设行动”专门面向非洲的青年一代,提出要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头雁计划,为非洲培训1000名精英人才;为非洲提供5万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为非洲提供5万个研修培训名额,邀请2000名非洲青年来华交流等。“健康卫生行动”则注重非洲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中国决定优化升级50个医疗卫生援非项目,重点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中非友好医院等旗舰项目;为非洲培养更多专科医生;继续派遣并优化援非医疗队,开展“光明行”“爱心行”“微笑行”等医疗巡诊活动;实施面向弱势群体的妇幼心连心工程等。“人文交流行动”提出要设立中国非洲研究院,打造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增强版;支持非洲国家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博物馆、艺术节等联盟;打造中非媒体合作网络;继续推动中非互设文化中心;支持非洲符合条件的教育机构申办孔子学院;支持更多非洲国家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等。
(作者:贺文萍,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