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抗击山洪 守护生命

    ——记“云南好人”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文山支队抢险救援官兵

    作者:本报记者 张勇 本报通讯员 谢丽勋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21日 07版)

        12月12日,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明办和云南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18“云南好人”评选活动揭晓,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文山支队麻栗坡“9·02”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抢险救援官兵群体荣膺“云南好人”特别奖。

        今年9月2日凌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受连续强降雨袭击,发生洪涝灾害,并诱发多处塌方和泥石流,导致通信信号、电力和主要道路全面中断,灾情造成5人死亡、15人失踪、7人受伤。灾情发生后,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文山支队紧急出动230名边防官兵和55名辅警,奔赴灾区投入抢险救援。

        两点半,猛硐河河水暴涨,沿河民居和街道发生险情。猛硐乡敬老院管理员突然发现一楼门窗不断有水灌进来,行动不便的老人们急得团团转。

        “敬老院有十几名老人被洪水围困。”凌晨3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穿透重重雨幕,将猛硐边防派出所值班民警惊醒。接报后,民警火速赶赴现场,猛硐边境检查站也拉响了紧急集合号。50名边防官兵和辅警驱车赶往猛硐乡敬老院,同时到达的驻地解放军和干部群众也投入转移工作。

        由于山洪、泥石流来势凶猛,夜间转移风险太大,现场救援人员决定先行将19名老人转移至敬老院3楼,待天亮后再次进行转移。风雨交加,洪水汹涌,救援人员和老人们度过了异常难熬的几个小时。天亮后,雨势变小,洪水逐渐退减,救援人员当机立断对老人进行转移疏散。为确保老人安全,边防官兵和解放军、政府工作人员先将一根绳索固定在敬老院内外两端,然后采取肩背、手牵、搂抱等方式,顺着绳索一步一步蹚过齐腰深的洪水,最终成功将19名被困孤寡老人安全转移。

        曾鸿是猛硐边防派出所教导员,9月4日一早,他和70名战友来到街头,帮助受灾群众清理沿街铺面门口的淤泥,好让他们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中。这已经是曾鸿连续48小时奋战在抢险救援第一线,他两天没有合眼休息了。9月2日凌晨灾害发生后,曾鸿带领官兵和辅警全警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援工作。第二天一早,根据救援指挥部命令,他又带领所里的官兵和辅警维护社会治安,救助求助群众,搜救失踪人员,搭建救灾帐篷……

        “刚完成一道指令,又要赶往下一个战场,说不累,那是假的,但看到老百姓受灾的场景,我心里很难受,更何况我还是一名边防派出所的教导员,我就想着必须要帮助他们做点事!”曾鸿说。可谁又知道,他心里这几天也藏着事。“9月3日早上,我发现我刚买不久的车不见了,估计被水冲走了,但大家都忙着抢险救灾,我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话音未落,曾鸿一转身,又加入到“战斗”的队伍中。

        这次抢险救灾中,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文山支队成功转移敬老院孤寡老人19名,解救黄瓜坡石场滑坡点被困群众11名,搭建救灾帐篷13顶,帮助群众转移各类财产价值200余万元,清理淤泥上万立方米。

        (本报记者 张勇 本报通讯员 谢丽勋)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