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末,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一重大历史节点上,大型政论专题片《必由之路》对1978-2018年间中国不平凡的发展轨迹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叩问造就这40年伟大历程的密码所在,探寻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40年的风云激荡浓缩在8集的篇幅里,《必由之路》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基本内核谋篇布局:前三集《历史之约》《关键抉择》《伟大跨越》讲述了这条道路历经的艰辛探索;然后分别从坚持人民立场、共产党的领导、文化自信、兴军强军四个方面构筑起第四至第七集《力量之源》《立国之本》《兴国之魂》《大国之盾》这四集的框架;最后一集《共同命运》从全球视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贯通起来。
政论片《必由之路》将高屋建瓴的宏观叙事和具体细致的微观叙事相结合,政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思想与情感相结合,并使用来自不同时空的影像去阐释观点,从而使抽象宏大的政论主题立足于显在而丰厚的现实土壤,提出主张,表达见解,激发感情。大量的历史事件和当下与之产生勾连的现实时空的个案被援引到片子中,通过纵向的今昔对比、现在与过去的对话来凸显改革开放40年发生的巨大变化。如第一集中观众们看到了成渝高铁上年轻的列车长罗希雅娴熟地处理业务,脱去铁路制服、身着亮丽便装的她和奶奶熊明珍一起到琳琅满目的超市购物,奶奶讲述了60多年前参与修建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的情景,创作者用祖孙两代铁路人承载和浓缩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山河巨变。第二集中以1974年邓小平同志出国访问时带回100个法式牛角面包,给当年一起留学的人们作礼物的故事为引子,以那时中国人食物的匮乏和被饥饿困扰的历史,来对比陈述今天的中国即便是一个社区也有不只一家面包房可以烤出各种口味的新鲜面包,绝大多数人不再觉得面包是什么珍馐的事实。1979年章华妹在温州五马街自家门口支了一张小桌子,开始做小本生意,现在她专营纽扣的门脸每年利润达200多万元。像这样反映改革开放40年间国家和个体变化的事件和故事成为构建每一集思想内涵的丰满血肉,鲜活而生动。正是这些从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建设者、见证者同时也是亲历者的角度生发出来的内容,使《必由之路》可以被看作是对40年间我国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军事史和百姓生活史的影像书写,是用视听语言记载的40年间中国人共同的国家与族群记忆。讲述者们真挚的感情流露拉近了与观众心灵、与历史现场的距离,带领观众们重温与回望共同走过的道路,使他们对这些曾经发生在自己身边一桩桩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所诞生的一件件中国奇迹无限感慨。这种艺术化的表达,将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强化民族国家认同产生积极影响。
在文风上,《必由之路》的解说词简短有力、务求平易畅达,又逻辑严密、激情洋溢,在简练朴实的文字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比如,“1980年的放权改革之后,武钢保持了10多年的高效益。武钢人生老病死,企业全包;从副食品、服装到家电,企业都发;嫁到武钢,甚至是武汉姑娘的梦想。但改革不能吃老本,市场不认老黄历”“迈出了第一步,就不能停下来;解决了老问题,就要面对新挑战。改革如大江东去,激流浩荡;社会像龙舟竞渡,百舸争流”。解说词还在力求贴近日常生活中人民群众的语言方面作出创新尝试,如“洛阳郊外的这片试验田里,这辆无人驾驶拖拉机,要和六辆人工驾驶的拖拉机过招。毫无悬念,新技术最后胜出”。类似“过招”“小康不会从天降,幸福要靠奋斗来”等朗朗上口的语言在片中比比皆是,仅从听觉上就有着很强的感染力,整体上给人以明快、张弛有度的节奏感,也使全片单位时间内的信息量增大。
改革开放的40年,如火如荼、波澜壮阔,这其中有许许多多重要的历史性时刻和瞬间,有些为大众所知,有些则隐藏在历史的褶皱里。《必由之路》通过挖掘历史故事,搜寻现实佐证,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变化进行全景展现与多维叙事,形象而雄辩地论证了改革开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作者:牛光夏,系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教授、山东省第二批签约艺术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