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照片当中,大多是我们熟悉的景观,不加说明也可以看出是什么地方。
2018年初,在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的支持下,摄影文化实验室正式成立,首个项目即邀请摄影家周梅生作为学术带头人,向社会招募10位研究员,共同推动世界遗产影像学的建立和发展。世界遗产影像学主张用影像来呈现、研究和保护世界遗产,首期项目选择了“皇家园林”作为创作专题。摄影师团队在故宫、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以及承德避暑山庄等地进行了大量实地拍摄研习,历经十月有余,从创意到实践,从碎片到体系,最终得以在2018年北京国际摄影周上,以世界遗产影像学之皇家园林项目成果展览的形式呈现出初期的实践成果。
2018年7月,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贵州梵净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3处世界遗产和第13处世界自然遗产。至此,中国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总量最多的国家。这是喜人的成绩、亮眼的荣誉,更意味着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有财富的责任与担当。与此同时,如何将这些珍贵的世界遗产记录下来,并传播给不曾了解它们的人,正是当代摄影师充分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世界遗产是物化的、传统的、有美学定式的。项目组织者认为,纵然一个人可以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花,但是对于故宫的红墙黄瓦究竟是什么红,也很难去表述;另一方面,全世界有数千种语言,而影像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国际性语言,它的表达非常直接,可以降低传播中的损失和误差。世界遗产影像学项目不仅有利于世界遗产的宣传、研究和保护,而且对于我们如何拍好身边值得珍视的景物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冬天来了,北京的雪却不知何时会来,让我们准备好相机,静候大雪中的故宫吧。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