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6日 星期四

    江苏太仓:

    打造长三角大背景下的同心圆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刘诗吟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6日 05版)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宣传片中,江苏省太仓市分得了宝贵的19秒高光时刻。精巧古典的苏式园林,整齐连缀的园区厂房,智能尖端的生产设备,一座现代田园般的江南小城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对进博会的积极响应和承接,充分体现了太仓的责任担当。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如今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之前,太仓探索实践不断:2003年太仓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明确“接轨上海”发展战略,2016年太仓市委市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进一步提出了“融入上海”的发展战略。从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90年代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到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太仓的成就与上海的辐射带动密不可分。

        惊人的发展得益于天然的地缘优势。毗邻上海,接壤嘉定、宝山,拥有优良的港口,太仓是苏南地区唯一江海河交汇的临沪县市。当前,以“沪太同城”为目标,太仓完成了一系列沿沪重要节点的改造建设工作:开通太仓至上海地铁11号线、7号线和虹桥机场、浦东机场的跨省城际快速公交线路,建成上海(虹桥、浦东)机场太仓航站楼并投入运营,开展与上海S4、S7、S16线规划对接研究。未来太仓将成为连接上海都市圈与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的重要节点,以更便捷的交通传递和放大上海的辐射带动效应。

        交通一体化仅仅是系统工程的基础,太仓以全方位、宽领域的跨省长效合作机制建设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民间交流”的原则,探索从“接轨上海”到“融入上海”的深层次转变。

        以人才为支撑,承接沪上科研资源,太仓积极打造“临沪科创产业高地”。围绕“1115”主导产业发展目标,早在2009年就与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所上海高校及科研院所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建立了“7+1”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太仓工作站,引导更多科技成果到太仓进行产业化。太仓科技局局长万芬奇介绍,全市目前有70%以上的产学研合作项目选择与上海高校对接。

        太仓璜泾镇素有“中国化纤加弹名镇”的美誉。2012年到2015年,国内化纤纺织行业遭遇行业性低谷,很多中小企业倒闭,而太仓荣文合纤有限公司依托市科技局搭建的平台,于2011年与东华大学郁铭芳院士团队组建成立了复合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攻功能性纤维领域,逐渐掌握了行业话语权。“规模比不上大企业,我们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寻求突破,和上海高校合作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负责人周志明介绍,他们不仅利用东华大学的专利技术开发出多款畅销海外的“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产品,企业年产值也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不断递增。民企“借脑”走创新之路,是太仓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条成功之路。

        在太仓制定的“两地两城”发展规划中,另一“地”就是打造“临江现代物贸基地”。太仓港自古被誉为“六国码头”,曾一度沉寂,而今又焕发了生机。“1992年10月28日,太仓港打下第一根桩……”港区管委会原副主任邢高前保存多年的工作记录清晰地记录着太仓港开发建设这一历史事件,如果将太仓“以港强市”战略比作一艘巨轮,太仓港无疑是它的引擎。

        推进港口对接是新时期太仓港向现代物流贸易转型的重点抓手。太仓港与上海洋山港成功合作开发运营3期码头,开通了往返的“太仓快航”,率先试点“沪太通”业务。积极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海关、国检监管创新制度,太仓港进出境船舶引航实现“一次申请、在航交接”,实现了沪太通关一体化和沪太检验检疫一体化。2017年沪太通业务同比增长80%以上,太仓港名列2018年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第31位,黄金水道获得了名副其实的黄金效益。一直关心港区发展的邢高前感叹:“太仓港码头发展如此迅猛,令人振奋。”

        以产业协作和内引外联为承接沪上产业梯度转移的台阶,太仓形成了以德资企业为重点、民企协作配套的经济发展格局。开展对德合作25年来,太仓德资企业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如今已经集聚300多家德资企业,投资总额达45亿美元,带动400家太仓本土企业融合发展,年工业产值超500亿元。

        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是1993年太仓引进的第一家德企,25年间从一家只有9人的公司发展成拥有多家子公司的业务集团,克恩-里伯斯一路见证并参与了太仓“德企之乡”的崛起。起初吸引公司行政总裁张臻伟和集团负责人斯坦姆博士的是太仓独特的环境优势,这座靠近上海、交通便利的小城最适合心无旁骛地开展研究和生产,后来在接洽过程中感受到来自政府高效优质的服务,更加坚定了在太仓投资的信心。张臻伟告诉记者,公司许多德国员工过着“工作在太仓,居住在上海”的双城生活,半小时的路程使他们轻松往返于两地。太仓的发展和上海每一天都在同频共振。

        随着今年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正式挂牌,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协同发展新进程进入快车道。太仓成立长三角一体化领导小组,积极参与《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拟定,打造长三角大背景下“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的同心圆。正如同太仓市委书记沈觅所说,太仓必须抢抓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机遇,找准自身方位和目标,才能在新一轮开放中实现更大发展。围绕“现代田园城、幸福金太仓”的总目标,紧依上海这个“金相邻”,太仓的热土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刘诗吟)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