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改革开放四十年】
中缅两国是邻居,两国交往源远流长。中国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缅经济走廊建设开启,越来越多的缅甸“胞波”对中国产生浓厚兴趣,缅甸联邦议会人民院国外关系处处长吴丹佐乌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
“没到中国之前,我看中国是雾里看花,中国之行让我近距离看到中国的发展、了解中国的进步。希望今后我们两国能够进一步加深各领域交流,互学互鉴,共同发展进步。”
目睹中国发展成就印象深刻
谈到中国,最令吴丹佐乌印象深刻的是他今年10月的中国之行。
“北京像油画一样美丽。”这是吴丹佐乌对北京的印象。他对记者说,从首都机场出来,道路宽阔平整,路边树木排列整齐,树叶五颜六色,路边的花坛和公共绿化带开满各种花卉。在他眼里,北京道路虽然很繁忙,却有着良好的秩序和完善的交通系统。他尤为赞叹的是,与在其他国家不同,他在北京晚上9点仍看到很多人在路上散步,妇女晚上可以安全地独自出行,“这种安全感和安定感令我印象深刻”。
在北京期间,吴丹佐乌也遇到了雾霾天。虽然有些遗憾,但他认为,“空气污染是世界多国都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难题,不为中国独有。而中国领导人和政府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远超同样面临严重空气污染的其他发展中大国。中国已经开始倡导绿色发展模式和绿色生活方式,北京正努力控制环境污染。”
此次中国之行,吴丹佐乌专程去了西安,古都西安在中国如同曼德勒之于缅甸。“从北京乘坐高铁到西安是一段很棒的旅程,中国的高铁安静、舒适、高速、便捷,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我身边每位到访过中国的朋友都由衷地感叹:希望把中国的高铁修建到缅甸。”
在吴丹佐乌看来,以兵马俑、古城墙闻名的西安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但这座古城又充满新的活力,摩天大楼和传统建筑和谐共存。“在我的印象里,法门寺和杨凌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示范区,代表着这个城市的过去和现在,使整座城市更加立体和丰满”。
吴丹佐乌表示,中国之行让他充分体会到中国的开放与发展成就。“可以说,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中国的‘品牌’,中国通过拥抱开放而获得巨大发展,世界也从中国的开放中受益。”他说,在改革开放国策引领下,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不仅经济规模扩大,而且经济质量提升。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的人均GDP2008年不足3500美元,但2018年已达9000美元左右。日前,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吸引全世界约3600家公司参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举办的进口博览会,是全球贸易史上的一项创新。
“中国以开放的方式追求发展,成功地将封闭半封闭的经济转变为全面开放的经济。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史诗般的旅程。我相信,未来中国更加开放的政策将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
吴丹佐乌对记者说:“我之前多次有过出访中国的机会,但都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非常遗憾。在缅甸佛教里有一种说法,万事皆讲求缘法,今年10月份我的中国之行最终成行,尽管我与中国的缘分姗姗来迟,但最终不会错过。”
在出访中国前,吴丹佐乌今年8月份刚刚出访印度。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两大新兴经济体,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而前后两段出访经历的对比“使我对中国的印象更为深刻”。
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借鉴
由于工作的关系,吴丹佐乌经常与国外政府访缅团体打交道,每当有中国代表团访问缅甸联邦议会,他都不错过机会,尽可能与中方代表交流,了解中国。“我的中国情结,是在日常工作中培养建立起来的”,吴丹佐乌对记者说。对中国产生兴趣后,吴丹佐乌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了解“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历史、中国在缅甸工程项目等。
2018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缅文版正式发行,中国驻缅大使馆在第一时间向缅甸联邦议会人民院图书馆赠予多套丛书,吴丹佐乌成为该书的第一批缅甸读者。这本书为他解答了许多疑惑,他现在非常喜欢引用书中的观点与朋友们探讨一些时政问题。
吴丹佐乌喜爱写作、文笔出众,是缅甸第一大报《新光报》的特约作家。随着对中国研究的不断深入,他在《新光报》发表了《“一带一路”倡议与缅甸互联互通:协同与潜力》等多篇评论文章,向缅甸民众介绍“一带一路”倡议。吴丹佐乌喜欢向中国朋友推荐他写的文章,并询问修改意见,“我总是担心我对某些政策的表述不够准确”。
“中国之行后,关注中国成为我的习惯,学习汉语已经成为我的爱好。”吴丹佐乌向本报记者展示其智能手机的汉语学习软件时说道。他认为,中缅虽然是邻国,但缅甸对中国的了解还是不够,缅甸新闻媒体和国际媒体对于中国的报道不够充分全面,缅甸各界应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吴丹佐乌表示,他更喜欢被称为知华人士,而不是亲华人士,他的文章并不是简单地赞美中国,而是他经过长期观察和研究之后形成的观点和看法。他对记者说:“我的观点是一家之言,但我努力做到公正、客观。中国的发展当然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这是正常的,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我认为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缅甸借鉴。”
(本报仰光12月4日电 本报驻仰光记者 鹿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