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4日 星期二

    江南文化与中华文化

    作者: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4日 07版)

        【圆桌论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江南文化是中华文化中非常柔性、非常多样、非常优雅的组成部分,具有可堪鉴阅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应当让全国乃至全球认识它、理解它。中华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三次南渡事件,意义重大。东晋南渡、南宋南渡和明末南渡,给予了江南文化内在动力,把中华文明的血脉延伸到江南。北人和吴越文化相互交融,最终创造出江南文化,让中华文明这棵老干上不断长出新枝。

        上海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花建表示,要把江南文化中尊重工商、求新善变的基因发展成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竞争背景下锐意进取、不断探索新的市场空间的勇气和锐气。尤其要凸显坚持信用为本、尊重市场规律、善于专业分工等优秀特质。从这一层面看,江南文化的内涵和时代精神是相通的。

        江南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庄若江指出,唐宋以来,江南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明显,宋代已经超出30%,所以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经济繁荣、人文荟萃,从审美来说这是诗性的文化,是一种“水文化”。敢为人先,善于包容,这些要素已经融入江南人的血脉,温婉而激烈。江南地区诞生了最早的企业,今天,又贡献出了乡镇企业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在未来城市品牌建设、城市形象打造、文艺创作等方面,江南文化将会有巨大影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江表示,历史上多次文化中心南移,使江南地区保存和延续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和精髓,其前瞻性、开创性和超越性必须发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江南文化特别重视契约精神、法治意识。在未来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从江南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非常有意义。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冯贤亮从物质性和精神性角度分析江南文化。明清时期由于人口过度密集、土地有限,江南创造了很多新的生产手段和方式,比如生态农业。江南人民由此养成了善于适应、善于创造的特性。在未来,江南文化依旧会给地区发展带来持续不断的推动。江南文化也孕育出优秀的精神传统。江南人相信,普通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需要通过读书学习。这种文化造就的生活环境,让很多人展开了人生的奋斗历程。江南的生活状态会带动中国其他地方,给其持续不断的刺激与促动。江南的生活是市井的,同时是进步的、新陈代谢的,这种现代气息值得发扬光大。

        (本报记者 赵明昊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