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3日 星期一

    江阴新桥:时裳小镇打造幸福宜居典范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 2018年12月03日 04版)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基层行·乡镇篇】  

        江苏省江阴市新桥镇,入夜的海澜飞马水城比梦境更加璀璨华丽。摇曳在狭窄水巷中的贡多拉,让人仿佛置身威尼斯水城。来到这里,游客必定要赏世界名马、看马术表演,坐一次马车体验中世纪欧洲的慢生活。7月1日,集购物、美食、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海澜飞马水城正式对外营业,仅一个月时间,飞马水城营业收入就达450万元,成为江阴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以毛纺织业闻名全国的新桥镇,被列入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镇党委书记顾文瑜介绍,新桥镇计划总投入80多亿元,在规划的4.14平方公里范围内,建成海澜飞马水城旅游度假区和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重点项目,打造一个集毛纺服装生产、品牌连锁经营、总部研发销售、高端旅游度假、影视文化创意和生态旅游于一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时裳小镇”。

        站在特色小镇规划图前,顾文瑜说,小镇北端以海澜集团、阳光集团总部为核心,打造世界一流、中国领先的毛纺服装设计、营销、物流、研发和生产中心;南端以马文化为核心,建成集马术运动、文化展示、影视文化、体育休闲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西端以生态旅游为核心,建成集苗木栽培、生态旅游、体育健身、田园养生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新桥选择做大做强核心产业,进而推动城镇生态、文化、旅游综合发展。以海澜集团和阳光集团为代表的标杆企业加速集聚创新要素,做大做强总部经济、标准经济、品牌经济、绿色经济、资本经济等五大经济。阳光集团,业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世界名牌”“出口免检”两块金字招牌的企业,平均每天有50个新品开发,用1克羊毛纺出500米长纱线的“黑科技”让国际同行惊叹;海澜集团,高居中国服装百强企业销售和利润榜首,2017年海澜之家连锁门店覆盖全国80%的县市,并进军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全面开启国际化之路。

        打造全域旅游示范镇和时尚生活目的地,是新桥镇建设时裳小镇的新目标。9月底,占地412亩、总投资约10亿元,集体育拓展、运动旅游、赛事会议等功能的澜马体育项目启动建设,预计在2019年建成营业;集文化旅游、影视拍摄、餐饮购物等功能的飞马文化园项目已签约。一个集马文化、水文化、影视和体育文化于一体的文旅景区初现芳容。走进海澜马文化旅游景区,游客可以畅游马文化博物馆、海澜美术馆、威尼斯大楼,入住马儿岛酒店,品尝桃花坊美食。

        新桥镇阳光生态旅游景区也在加快推进。围绕一路、一桥、一寺、一街、一河、一社区等六个一工程,新桥镇全面启动社区建设,同时全面推进生态科研园、生态湿地景区、养生度假区、乡村民宿精品旅游项目的规划设计,致力打造一个融江南水乡风貌和田园度假体验魅力为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

        以获评国家第二批特色小镇和创建江苏省特色小镇为契机,新桥镇率先探索新型城镇建设,推动产业集约化、农业规模化、农民市民化的“三集中”建设。2001年,新桥全面开启“三集中”之路,集聚要素规划建设7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区。截至目前,全镇90%以上的企业集中在工业园区,90%左右的居民居住在核心镇区,90%以上的规模农业、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在生态区,形成镇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特色。

        生产、生活、生态界限分明又相互融合。走进新桥镇最早建设的绿园社区,理疗室、健康小屋、助餐点、民防科普、图书室、妇女儿童中心……众多现代公共服务设施让人目不暇接。城镇功能配套也日趋完善,总面积超14000平方米的镇文化中心、小镇客厅项目稳步推进,孝仪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在全市乡镇率先建设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二期扩容项目和覆盖镇区主要公共场所的39个免费WiFi点投入使用。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建设,开展助餐、医养、日间照料、家政援助等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

        在此基础上以集成改革工作为重点,新桥镇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全面承接市级下放的158项审批服务项目,设立4个社区政务服务工作站,形成“1+4”的政务服务架构。综合执法力量加强,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并借助公安巡防和网格化管理融合试点,做到问题早发现,矛盾不推诿,处理短平快。

        2017年,新桥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6.3亿元,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6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6536元。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从社区居民情不自禁的笑容里得到印证。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时尚服饰之都、艺术文化新城呼之欲出。

        (本报记者 苏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