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乌克兰海军3艘舰只在驶往刻赤海峡途中遭俄方拦截和扣留,其间发生交火。俄方称乌方海军船只未经俄方许可驶入俄方领海,是在该地区制造冲突局势的“挑衅行动”;乌克兰则指认俄方舰艇故意撞船并开火伤人,构成军事侵略。
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德国总理默克尔26日晚通电话,就日前发生的俄扣留乌海军船只事件进行了沟通。普京表示,乌克兰的行为具有挑衅性,严重违反了相关国际法。乌克兰当局对当前刻赤海峡附近紧张局势应负全责。希望德国能向乌克兰方面施加影响,以避免其进一步采取轻率行为。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26日在社交媒体脸书上发文,要求俄罗斯立即释放扣押的乌船只与人员,并采取措施缓和亚速海局势。在波罗申科的建议下,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批准在乌克兰部分地区实行为期30天的“战争状态”。
围绕克里米亚问题,俄乌再起冲突,这不仅是乌克兰危机后续效应的持续影响,而且由于乌克兰危机牵扯各方敏感神经,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大国间的博弈,凸显了地缘政治的复杂性。
危机再起 根源何在
克里米亚问题由来已久,是影响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的一大难题。2013年11月,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克里米亚于2014年3月16日举行全民公投,超过95%的投票人赞成加入俄罗斯。3月18日,俄罗斯与克里米亚签署入俄协议,改变了冷战后的欧洲政治版图,并引发了俄罗斯与美欧等国的地缘政治博弈。乌克兰危机由此成为影响欧洲地缘政治格局乃至重塑欧洲秩序的重大国际事件,后续效应影响深远。
虽然乌克兰坚决反对克里米亚公投,美欧等国也坚持不承认这一领土变更行为,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但随着克里米亚以联邦主体入俄,俄罗斯加强了对克里米亚的控制和投入,为克里米亚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2018年5月15日,横跨刻赤海峡、被称为俄罗斯“世纪工程”的克里米亚大桥建成通车,克里米亚半岛不仅与俄罗斯本土联结在一起,也“切断”了乌克兰亚速海沿海的港口和城市与黑海的联系。原本由乌克兰与俄罗斯共有的亚速海变成了俄罗斯军事力量控制的“内海”,为俄乌刻赤海峡通行冲突埋下了伏笔。
事实上,俄乌围绕刻赤海峡通行问题的争端由来已久。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乌克兰围绕刻赤海峡划界问题纠纷不断,一度引发刻赤海峡危机。根据乌俄两国关于亚速海航行原则的协议,凡悬挂乌俄两国旗帜的船只,在对亚速海环境不造成威胁前提下,均可自由进入刻赤海峡并停靠在各自位于亚速海的港口。但随着克里米亚入俄和克里米亚大桥建成通车,天平在向俄罗斯一方倾斜,俄罗斯不必绕道乌克兰东部地区进入克里米亚,而乌克兰船只通行刻赤海峡则要受到俄罗斯的制约。
但本次俄乌冲突,不仅仅是刻赤海峡通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乌克兰危机的持续影响。一方面,俄乌围绕克里米亚的主权归属竞争激烈,俄乌海上冲突可能激发两国紧张关系的再次升级,乃至影响两国的国内政治走势。另一方面,俄乌冲突令欧洲地缘政治局势骤然紧张,又可能将俄罗斯与美欧的政治博弈再次聚焦于黑海地区,触动大国政治的敏感神经。
大国博弈 各有得失
乌克兰危机对于俄罗斯与美欧等国的地缘政治博弈影响深刻,是冷战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直接较量,卷入国家数目之多、博弈程度之烈、影响之远在冷战后欧洲地缘政治中实属罕见。
对美国而言,追求绝对地缘政治优势地位,防止欧亚地区出现可能在未来挑战美国的力量中心,在全球秩序和地区秩序构建过程中巩固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其主要考量。乌克兰危机为美国布局欧亚地缘政治提供了难得机遇,许多证据证明美国与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和逐步升级有密切关系。危机爆发后,美国牵头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制裁的范围和强度不断增加。在安全问题上,美国趁势提高了北约在欧洲地区安全领域的地位,加大对俄罗斯的战略挤压,也借机敲打欧盟。
对俄罗斯来说,乌克兰危机期间,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俄罗斯彻底解决了驻军克里米亚和控制黑海的战略问题,但代价巨大。一方面,美欧经济制裁使俄罗斯空前孤立,外交压力巨大。另一方面,克里米亚入俄为北约在中东欧乃至乌克兰部署军事力量提供了借口,俄罗斯安全形势更加严峻。此外,独联体始终是俄罗斯外交的优先方向,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的独联体政策构成挑战。
对欧盟而言,乌克兰危机扩大了欧盟的地缘政治影响力,通过“东部伙伴关系”计划,加强了与乌克兰的联系,将其纳入了自身影响范围,获得了广阔的地缘战略空间。然而,随着危机的持续,乌克兰危机对欧盟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一方面,危机使欧盟陷入与俄罗斯的正面地缘政治对抗中,代价巨大。另一方面,在欧洲的地缘政治博弈中,欧盟严重依赖美国和北约,在对俄关系中受制于美,欧洲的安全与稳定面临严峻的考验。
整体而言,乌克兰危机使俄罗斯与美欧西方国家的战略信任降到了冷战后的最低水平,围绕乌克兰危机而进行的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空前激烈。时至今日,乌克兰危机爆发已经4年有余,但国际社会仍未找到根本解决危机的有效途径。如果各方不保持战略克制,乌克兰危机前景将难以预测,从而增加欧洲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作者:韦进深,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