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4日 星期六

    双汇:专心做好一件事

    作者:本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4日 01版)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

        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消费者认识了河南漯河的双汇火腿肠,而现在,世界都认识双汇。如今,双汇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已从中国内陆城市一个小小的肉联厂蜕变为全球最大猪肉加工跨国公司。

        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笑言:“我一辈子就做了杀猪这件事。”这看似是调侃,实际上却是双汇多年坚守主业,稳步前行的企业文化体现。

        1958年,双汇的前身漯河冷仓成立,在计划经济年代,这家地方肉联厂规模在河南省仅排第10位。1984年,万隆当选为漯河肉联厂厂长,上任之时,肉联厂资不抵债。1989年,看到了肉制品深加工行业的红利,万隆带领企业改制,成立了双汇品牌,双汇火腿此后顺利上市。

        2013年,双汇以71亿美元全资收购了美国最大的猪肉食品企业——史密斯菲尔德,成为全球最大的猪肉加工企业。2014年8月,万洲国际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作为双汇控股母公司,万洲国际在中、美、欧有100余家成员企业,业务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谈及企业做大做强的秘诀,双汇发展总裁马相杰说:“30多年前双汇就提出,围绕农业做文章,围绕肉类加工产业做文章,力争把产品做精,产业做专,企业做大。”

        创新是未来发展的唯一出路。专注做好一件事,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相反,双汇正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壮大的。

        多年来,双汇努力汇集世界高科技、汇集世界新工艺,先后从美国、德国、日本、荷兰、丹麦等国家引进一流的技术和装备4000多台(套),技术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00年,双汇引进第一条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屠宰冷分割生产线,率先把“冷链生产、冷链销售、冷链配送、连锁经营”的冷鲜肉模式引入国内,实施品牌化经营。

        30多年来,双汇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做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每年新产品的销售量不低于总产量的10%,始终保持双汇产品旺盛的生命力。

        在质量控制方面,双汇仅监测设备就有3000多台,都是全球最先进的。通过先进的监测仪器,企业可以对质量管理提供硬件保障。在品管方面,工厂自有品管人员900多人,加上官方动检300人,整个双汇专职做品管的人员就有1200多人,基本上做到了所有工厂、所有生产环节全覆盖,每个环节都有质量监管。

        万隆说,下一步,双汇要继续利用改革带来的机遇,把国际化的产业做好,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品牌,为社会提供更多放心安全的食品。

        (本报记者 王胜昔)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