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一夜之间,锦鲤“火了”,“拜锦鲤”流行开了,这种以“躺赢”为主的论调,引得很多网友纷纷膜拜:求考试的希望自己逃学翘课从不复习,也能够压分飘过;求工作的希望“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有祈祷彩票中奖的,有希望把别人家快递送到自己手里的,有求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的……
“躺赢”,躺着如何能赢?今天的学生是否已经忘记了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本期,我们通过记者调查,约请老师、专家共同探讨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
1.青年难免有浮躁的心态,但更要树立奋斗的决心,明确奋斗的方向
前天办公室的一位同事突然问我:“什么是锦鲤啊?我看网上这两天讨论得特别热。”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我一脸茫然。
为了不脱离时代,我赶忙去查了查,还真有一篇名为《在这个从小躺赢到大的女人面前,杨超越真的不算锦鲤……》的文章异常火爆。简单说来就是一位自媒体从业者描述自己从小到大如何“人生开挂”“天上掉馅饼”,似乎从未经过努力,却每每心想事成。
文章里面的逻辑混乱、漏洞百出不说,单就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现在身边的朋友遇到困难,想的都不是怎么努力解决,而是来请我吃饭”,就令人哭笑不得。什么是锦鲤?我国古代传说中那些逆流搏击,不断奋斗,百折不挠“跳龙门”的鲤鱼才是真正的锦鲤;终日无所事事食来张口的饲养鲤鱼,一般最终都难逃砧板和油锅的噩运。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也在思考,青年人为什么要“拜锦鲤”?很简单,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能不配位”,很清楚不劳而获是“天方夜谭”,很清楚美好的生活需要用勤劳的双手开垦,但是奋斗的道路却又往往十分艰难令人畏惧。文章的作者只是抓住了青年人普遍浮躁的心态,有意打造了这样的精神慰藉,从而满足赢利的目的而已。其实,当今的青年一代所承受的负担并不比老一辈人所承受得少,多重的压力使得青年不仅不能躺在前辈的功劳簿上吃老本,甚至可能要更为努力,才能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迈出一小步;稍有懈怠,就会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新时代,评价成就的维度越来越多元,任何一条发展道路都有光明的前景。然而,面临诸多选择,难免会眼花缭乱,心思也活泛了。可能你在苦苦攻克数学难题的同时,同寝室的同学刚刚注册了技术专利,成立了公司,决定去业界大展宏图;又或者隔壁寝室的同学发布了首张原创专辑,正在筹备首场个人演唱会。遇到这种情况,你能否耐得住性子、坐得住板凳?你能否看到他们收获的鲜花与掌声背后是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殚精竭虑和苦心孤诣?你能否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最适合于怎样的发展道路?你能否坚守住儿时起就决心为之奋斗的那个梦想?这往往是对于青年人最基本,但也是最严苛的考验。
对于青年来说,取得成就的道路越多,就越容易走岔路、绕弯路、选错路,甚至是在每条路上都浅尝辄止。越是如此,越要尽早树立奋斗的决心,明确奋斗的方向,以免被繁花迷乱了双眼。
2.青年难免有困惑的难题,但一定要撸起袖子真刀真枪地去实干
我的一位好朋友矣晓沅,本应是朝气蓬勃的青年群体中普通的一员,6岁时突如其来的一场疾病却改变了他的生活。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夺去了他的双腿,使得他从11岁时就开始与轮椅为伴。然而病魔夺去了他奔跑的自由,却从未夺走他奋斗的权利,他不仅以云南省高考理科第16名的成绩被清华录取,还在校园里活出了精彩的人生:他代表校辩论队赴全国各地比赛,斩获各种奖项;他从入学时专业排名90多名,到获评全校仅有10个名额的特等奖学金;他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九歌”已经能够做得一手足以乱真的唐诗宋词。更为宝贵的是,晓沅作为学生无障碍发展研究协会会长,他始终在为学校甚至全社会的无障碍设施改造不懈地努力。
有时看看晓沅,我自己都不禁汗颜,他在与病魔抗争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完成了许多四肢健全的人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善其身”而不忘“济天下”,这种奋斗精神的伟大力量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是一个不服输的人,我相信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追回来。”
一直以来,青年学生群体总被看作是象牙塔里的“书呆子”、在温室大棚中的“嫩芽”,网络上也始终充斥着关于学生走向社会不适应、不会做人、不接地气的讨论和段子。诚然,青年人的阅历和经验有限,在着手具体的事务时难免左支右绌。但我想没有人比晓沅的实际境地更为艰苦,大多数人缺乏的往往还是去拼去闯去实干的勇气和决心。
正因如此,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永远不应该质疑青年学生充沛的热情、非凡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也永远不要在他们缺乏实践经验而犯错误时给予蔑视和打击。一定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建议,鼓励他们撸起袖子去体验和尝试,全力配合他们真刀真枪地实干,他们自然会总结,会反思,会进步,会开创一片新天地。
3.青年难免有玩乐的心性,但务必要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划清界限
青年一代总有一天得扛起父辈的大旗,接续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最前线。我们需警惕和反思的是,社会中是否始终存在一些足以摧毁青年信念和心智的元素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前不久刚刚发生的两件事情,一是某著名女演员因严重偷税漏税受到调查,补缴了税款并缴纳巨额罚款;二是坐拥4400万关注者的某知名网络主播,因侮辱国歌被处以行政拘留,从他们的关注者群体分布来看,里面有很多都是青年人。
每个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玩乐更是年轻人的天性,学习工作累了,拿起手机打打游戏,抱着电脑刷刷剧,上网读读小说看看段子都无可厚非。但是如何防止沉迷,如何把握尺度,如何正确辨别网络上充斥的多元价值观,是不是在金钱的诱惑下可以放弃自己的良知和底线,这是青年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而我也更希望全社会,尤其是很多自媒体从业者,尽量为青年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既不制造“偶像”,也不制造“恐慌”,既不宣扬“知识无用”,也不鼓吹“金钱至上”。
“青年”这个词,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含义,正如它在不同的文件中也会有不同的年龄段划分。在我个人看来,这里有“青涩”,有“青白”,更有“青春”,在这样一个懵懵懂懂、坦坦荡荡而又轰轰烈烈的年纪,能将激扬的热情和充盈的精力投入到为了梦想和信念的奋斗中,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青年正是奋斗年,希望我们每一个人,永远是青年。
(作者:任仕廷,系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