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惜福镇的“家”文化

    作者: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王作岩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21日 09版)

        “明朝的一代律学宗师王邦直是我们的八世祖,‘仁德孝悌让’的祖训代代传承,正是先辈的家风浸润,才有了我们王氏后代的人才辈出。”翻开《惜福家·正家风》这本书,家住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的居民王丽给记者讲起了祖先王邦直的故事。像王丽一样,从11月中旬开始,惜福镇街道的4万余名社区居民陆续收到了《惜福家·正家风》手册,每一位惜福镇居民,都能在这本手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家风家训。

        惜福镇是青岛北部历史最为悠久的小镇之一,这里人才辈出,优良的家风家训为当地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利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惜福镇将当地历史文化名人和身边好人的家风故事编纂成册送到居民家中。不仅如此,惜福镇还以“惜福家”为文化依托,将社区干部作为“当家人”,推动“正家风、亮家底、议家事、理家财、立家规”等10项重点工作全面铺开,通过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探索建立社区治理的新路径、新方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小镇的落地落实。

    正家风,两万本手册让家风家训深入人心

        “清晨登上毛公山,鸟语花香晨雾绵延,一束阳光照亮了大地,一只百灵欢歌唤醒山峦……”走进崂山西麓的惜福镇青峰社区,远远就飘来动听的女高音,唱的是社区家歌——《毛公山红色的山》。

        “俺们社区一共69户,每家一栋200多平方米的小别墅,是村里找清华大学专家统一规划设计的,洋气不?”青峰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杨友尧指着面前的别墅群非常自豪地对记者说。放眼望去,只见白墙蓝瓦青石小径,火红的国旗随风轻舞,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你希望子女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家庭以爱为根,生活以和为贵”,记者看到,每家每户的别墅外墙下,都制作了精美的家风家训宣传牌。

        “这本家风手册共分4个篇章和惜福镇家风故事1个附本,其中最特别的是工作方法篇。”《惜福家·正家风》主笔、街道文史研究员李伟刚介绍,工作方法篇里列出了“阳光家庭正负面言行清单”,详细介绍了对父母、对配偶、对子女在交流时最正面和最负面的8句话,非常实用。

        “首批家风手册一共印刷了2万多本,共5万多字,配图260余张,阐释了家风的由来、如何提炼总结家风、历史名人家训家风、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家训以及2018年以来发生在社区居民身边的家风故事等。”惜福镇街道科教文卫中心工作人员管燕说,这本家风手册,让家风家训看得见、听得懂、摸得着,社区居民反馈非常好。

    亮家底,每笔收支让居民听得懂看得清

        “本月总收入166000元,总支出1277997.12元,其中固定资产购建支出961289.31元,集体福利支出5761元……”在惜福镇王家村社区广场的宣传栏里,张贴着王家村社区2018年9月份的财务收支公开榜。“小到几块钱、大到上百万,每个月都要把社区的财务账目一笔一笔向居民说清楚。”王家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王崇省对记者说。

        在惜福镇,每个社区每个季度都要举行“亮家底”活动。社区党支部书记要把社区资产收支情况讲清楚、算仔细,让社区居民代表听仔细、搞得懂。

        “我1995年到王家村的时候,村里的年收入还不到5万块钱。2004年完成旧村改造后,我们首先投资了1800万元建设厂房用于租赁。截至目前,王家村已经拥有6000多平方米的网点房、5万平方米的通用厂房等固定资产,社区集体资产已经达到1.3亿元。”王崇省说。

        “有了收入,怎么花、花多少,就要一笔一笔明明白白,这和每个家庭过日子是一样的。”王崇省表示,为了让公示的账目明细传达到每一位社区居民,社区还将从旧村改造至今的固定财产和集体资产印刷在小册子上,人手一本,真正做到了亮家底、知家事。

        “亮家底,就是要求党员、居民代表都监督着、都看着,以后社区不管谁负责谁管事,都不许把家底给糟蹋了。”在王崇省看来,亮家底不仅让社区老百姓心里有本明白账,也对社区领导干部起到了监督和警示作用。

        “惜福镇就是一个大家庭,不管大事小事,每个人都愿意为街道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这就是我们打造‘惜福家’这个品牌的终极目的。”惜福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万思鹏对记者说,在日常工作中,街道干部和社区干部就是家长,如何主动作为,呵护好这个大家庭,既需要柔性的文化理念引导,也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约束,比如,“议家事”制度,就是将惜福镇这个大家庭的家务事民主化,让大家评大家议,听计于民、问需于民、解忧于民。

        “正家风、亮家底、议家事、理家财……‘惜福家’品牌文化建设一年多来,激发了社区治理的新活力。”万思鹏说,凡事有章可循让基层干部有了规矩意识,不敢不能不愿“胡来”,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以社区为家,以群众为本,文明乡风的形成又促进了基层治理从刚性向柔性的转变,促进了核心价值观的落地落实,一个经济富足、社会稳定、安居乐业的小镇在幸福生长中。

        (本报记者 刘艳杰 本报通讯员 王作岩)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