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19日 星期一

    广西三江:侗乡文化谱新曲

    作者: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唐婉婉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19日 09版)

        绿树掩映,小道相接,别致的木楼屋内,时而嘹亮、时而稚嫩的歌声不时传来,73岁的侗族老人覃奶号正在教授后辈侗族大歌的演唱技巧,“我老了,但侗族大歌不能老,我要不遗余力把它传承下去”。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是全国五个侗族自治县之一,民族文化遗产丰富。近年来,三江多管齐下保护传承侗族文化,让传统技艺焕新颜,侗乡文化育新芽,以实现“既传承又发展,既发展又保护”的双赢目标。

    让文化牢牢扎根

        三江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却陷入传统技艺“消失”的困境。“口传身教是传统文化惯有的保护方式,一旦传承人逝去,其身上所承载的文化遗产也将随之消逝。”三江县文体新广局局长胡爱琼说。

        焦虑之下,三江设置了一套“三步走”模式:认定传承人,创新传承方式;识别传承人贡献,授予名誉;提供展示平台,让传承人现场献技。一环扣一环,既提高传承人的积极性,又广撒民族文化的种子,唤起全民文化保护意识。

        然而,传承人之力有限,虽能起到一定效用,实难大范围推广。对此,官方与传承人合力建立非遗传承展示中心和保护基地,强化保护硬件。在程阳八寨,国家级传承人杨似玉家便建立了“柳州市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展示侗族木构建筑技艺、侗族大歌等。如今,侗戏、侗族大歌、侗族刺绣、侗族花炮、侗族农民画、侗族器乐等六大传承基地相继建成,成为三江文化旅游新亮点。

        “传承民族文化的关键,在于找到让它生存发展的空间。”2002年起,杨恒斌在景区以唱侗歌谋生,从最初一个人唱到组建歌队,一路唱到柳州、桂林、南宁,唱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杨恒斌说,侗族大歌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重新回乡学习侗歌和侗舞。

        为让侗乡文化牢牢扎根,三江采取“动静结合”方式,在强化硬件基础上,以民族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先后举办了“婄更”选美大赛、侗族手工艺品制作大赛等,让群众直接参与并感受侗族民族文化的魅力。

    传统技艺焕新颜

        “以前唱侗歌被视为没前途,我们甚至还要贴钱请人学。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侗族大歌逐渐成了流行的民族艺术。”三江县侗族大歌国家级传承人吴光祖说。

        每年3月,三江都会组织开展侗族大歌比赛,活跃在民间的50多支歌队同台竞技,以歌会友,十分热闹。在县文化馆,“侗韵之声”合唱团排练每周都按时进行,不同于以往的“夕阳歌队”,70名成员多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让老技艺有了新面貌。

        “我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进来的。”合唱团成员李迎春说,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唱侗族大歌。但合唱团入选门槛比较高,既要形象好、声音亮,又要懂乐理知识,报名时队列一度排到数十米开外。

        如今,侗族民族文化不仅“留了下来”还“走了出去”,呈稳步发展的态势。几年来,国家级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杨似玉培养了260人,多次走进中央电视台演播厅和全国农业展览馆解说展示技艺,在区内外承建多项重大木构建筑工程,向全国展示侗族技艺的智慧。

        (本报记者 周仕兴 本报通讯员 唐婉婉)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