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日前在四川成都开幕,在数百位中外考古专家出席会议展开学术研讨的同时,数十场公共讲座、一系列精品文物展览也于大会前后及大会期间亮相成都,8集大型纪录片《考古中国·四川篇》登陆央视科教频道,为普通市民奉献了一场考古文化盛宴。
“公共考古使考古深入群众,更好地满足了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促进了考古学科的发展。”本次大会设立了公共考古指导委员会分会场,与会专家表示,近年来公共考古迅猛发展,使考古由“高冷”走向大众,不仅揭开了考古的神秘面纱,也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增强了公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给大众输送文化营养,增强文化自信
10月17日,全新升级的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虚拟考古体验馆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升级后的考古体验馆借助高清投影成像、3D立体沉浸式体验等新技术,可以让观众沉浸式参观江口沉银水下考古发掘现场、欣赏出水文物,实时观看乌东德库区考古现场直播,还可以体验钻木取火、参与文物复原等游戏,全面感受考古魅力。
“体验馆最新版本开放当天,观众人数陡增七八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介绍,该院虚拟考古体验馆2013年12月开馆,5年来已更新到第三个版本。每一次版本升级,都掀起了新一轮公众参与考古体验的热情。
高大伦说,公共考古的迅猛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反应:图书出版,考古类书籍越来越畅销;高校招生,考古相关专业由“冷门”变成了“热门”;文化旅游,博物馆成为很多游客必去的打卡地;每一次重大考古发现,都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不仅使考古工作本身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增强考古工作者的自豪感,也实实在在地增强了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三十年前,你说考古,可能没人能懂;而现在,随着公共考古的迅速发展,考古已经成为一个大众话题,人们参与的热情很高,人人都可以跟你聊几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说,考古工作者给大众输送的是文化营养,要继续推动公共考古健康发展。
通俗地将考古成果转化为社会知识
“我国人口众多,让大家都知道我们五千年的文明史,是考古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说,深化公共考古事业发展,既是社会需要,也是考古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要用老百姓易于理解的方式,向大众普及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促进文物保护,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巩文说,考古作为一门严谨的科学,有自成体系的表达方式,对普通公众来说可能不易理解。考古工作者在推进公共考古的过程中,要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用非专业人士能够接受的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途径传播到社会,真正将考古成果转化为社会知识,最终惠及民众。
“观众看一个展览,在上百件展品中,一般最多会对其中的三四件留下深刻印象。”巩文以博物馆呈展为例说,界面友好的呈展方式,将很大程度上影响观众对展览的印象,考古专业工作者应该介入布展过程,以最适合的方式呈展,帮助公众更好理解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
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编审吴长青说,公共考古普及形式一般包括论坛、讲座、展览、考古工地向公众开放、媒体宣传、论文、图书等方式。他认为,文创产品也是公共考古的一种新兴载体,具备易于接受、传播面广的优点,公共考古应该加大对这种载体的推广利用力度。
公共考古从单向传播变成互动体验
2017年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再次发出“招募令”,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项目的志愿者和实习生,入选者将参加2018年1月至4月期间的发掘工作。
此前,在2017年的考古工作中,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招募了多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来自全国多个省份,学习经济、艺术等不同的专业。他们很好地参与完成了当年的考古发掘工作,同时真正了解考古、走进考古,享受考古成果。一位参与考古的志愿者说:“突然觉得历史不再那么缥缈,我好像在茫茫长河中抓住了历史的一根麦穗。”
高大伦认为,招募志愿者既是考古工作的新方式,更是公共考古的新尝试。据他透露,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经常招募志愿者,他们不一定学习考古相关专业,也不一定都去野外参与发掘工作,有的是帮助完成资料整理、绘图、文物修复等工作。不管参与哪个环节,很多志愿者服务期满离开时,都感觉收获很大。
“我们最开始讨论公共考古的时候,担心没有方向。其实重要的不是讨论和等待,而是要一边探索一边发展。”王仁湘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探索很有意义,不同专业背景的年轻人参与到考古工作中来,不仅给考古带来新的思路,也使公共考古从单向传播变成互动体验,使公共考古落到实处。
记者在大会上了解到,近年来不少考古项目都愈发重视公众参与,一些博物馆也通过夏令营、冬令营等方式帮助中小学生参与考古体验。专家表示,公众对考古工作有知情权和参与权,邀请公众参与到考古过程中来,有利于推动考古走向大众,增强大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本报记者 周洪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