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侠的世界里,有一座侠客岛,仗剑走天涯;在文字的世界里,也有一座“侠客岛”,执笔解谜局。人民日报海外版“侠客岛”公众号2014年创办,2018年摘得中国新闻奖首次设立的媒体融合奖项一等奖桂冠。4年里,这座“岛”从一个内部创业项目发展为新媒体领域里的品牌,它在选题策划、文本创作、公号运营方面都有哪些“秘籍”?让我们一起上岛,探个究竟。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侠客岛”公众号的创办历程、专栏定位、团队规模。
侠客岛:近几年,传播格局发生剧变,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传统媒体阵地还在,用户却流失很多。于是,4年前,我们自发向社里提交了一份《关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调研报告》,提出“以私人名义创办一个微信公众号”的建议。报告印发后,“侠客岛”公众号于2014年2月18日正式创办。
公众号确定了“但凭侠者仁心,拆解时政迷局”的宗旨,用通俗语言剖析时政新闻,以客观事实佐证内容观点。经过4年发展,“侠客岛”已经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的新媒体品牌,成为拥有超过1000万总用户量,涵盖重大时政、国际新闻、财经金融等多方面内容的平台。
团队从最初的5名兼职,扩展到7名全职。虽然人员身份上存在事业编和企业编之分,但是同工同酬,考核标准、奖惩规定一视同仁。根据第三方数据统计,2017年,“侠客岛”共发布原创文章389篇,其中有303篇阅读量为“10万+”,传播力超过了99.69%的微信公众号。
记者:在信息驳杂化、阅读碎片化的当下,党报新媒体产品如果想独树一帜,就要实现“稳”中求“快”、“快”中创“新”的效果。请从选题立意的角度谈一下“侠客岛”的经验。
侠客岛:“稳”强调立场坚定、导向正确,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一直坚持“守正创新”的理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持“四个自信”,在学懂弄通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基础上,培厚自身对于党史、国史知识的积淀,从而及时准确解读重大热点新闻,传播党中央精神,发挥中央媒体在舆论场中“定海神针”的作用。
“快”与“稳”并不矛盾。“快”是以“稳”为基础,对新闻做出及时的价值判断。如同练功一样,“稳”是扎马步,蓄势以待;“快”是战时过招,出乎即中;“新”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每天上午10点的选题策划,如同一场头脑风暴,大家在讨论中碰撞灵感。比如,在策划《六安教师集访事件背后的基层治理困境》一文时,舆论几乎一边倒地给六安市政府施压,站在同情弱势群体的立场上要求解决问题。但是,经过充分讨论后我们认为该现象所折射的是基层财权、事权失衡状态下的治理困境。如此,就比一味指责政府的论调更有新意、深度。
长期以来,“侠客岛”在选题上形成了一套原则:对重大时政新闻,准确把握中央精神,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突发公共事件,及时解疑释惑、明辨是非;对尚在发酵中的热点事件,适当发声,引导读者正确认识;对境外炒作揣测,亮明态度,针锋相对。
记者:新媒体产品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侠客岛”以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特色见长,请问这种接地气、冒热气的解读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侠客岛:我们深知在浅阅读时代,能让用户做到“只因在屏幕上多看了你一眼,就不能忘掉你的容颜”十分困难。所以,要做到标题吸引人,内容留住人,文字感染人。
好标题如同文章广告词,可以激发读者阅读欲望。比如,在解读辽宁人大代表贿选案时,以《辽宁不宁》为题,言简意赅;《生态,向“黔”看》则语义双关。
内容篇幅上,字数控制在2000字左右,以短句子、短段落为主,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进行解读。观点有时需要隐藏在事实与数据之中,读者看完后,一琢磨,是这个道理,公众号才能有“回头客”。
文风或诙谐幽默,或理性持重,但基本原则都是见人见事见理,通俗明白晓畅。我们向专家约稿,明确提出不要“评论腔”,不要长句子,不要“首先、其次”的表达方式,而是如同“在火车上遇到的‘海侃’大叔,有趣、有料”。
记者:“侠客岛”目前已经拥有了超过1000万的总用户量,如何通过用户管理,维护、盘活这种优势与价值?
侠客岛:坚持用户思维,根本上还是要建立与用户之间紧密的情感基础与充分的认同感。人格化的传播方式很重要,由此创造了“岛叔岛妹”的形象。活跃后台也是沟通编读之间情感的重要手段。“快闪沙龙”“打卡读书”等线下活动也活跃了用户群体,增进彼此交流,强化社群意识。
“岛友”不仅是用户,还是人脉资源。据内部调查显示,“侠客岛”的用户群体集中在25至40岁之间,60%住在一二线城市和省会城市,8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职业包括白领、公务员、学者等。所谓术业有专攻,我们会就专业问题与“岛友”交流,受益很深。
针对不同读者的阅读诉求,量身定制新闻产品,从而凝聚起有共同社群认同的“岛友”。在未来,社群的管理运营也将成为“侠客岛”致力于发展的重要内容。
(本报记者 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