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在进博会,如何省时、省力、高效地找到关心的信息,到达要去的场馆、展位,是所有参与者关心的问题。其实,在四叶草形状的展览区转得开心顺畅,一点儿都不难。
在场馆里迷路了怎么办?语言不通怎么办?逛上海不知道公交换乘路线怎么办……别急,关注并打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微信公众号,在“逛展会”板块,可以查看展会介绍、经贸论坛、馆内指引、展会新闻、网上展厅、活动日程等信息;而在“逛上海”板块,则可以从食、住、行、娱、购、游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感受上海。怎么样?一股脑涌出的那么多问题是不是立刻就烟消云散了?
如果碰巧手机没电或网络信号不佳,也不必着急,进博会的志愿者“小叶子”们可以提供专业、细致、耐心的人工引导服务。这几天在进博会的展馆,记者可没少找“小叶子”们指路:“新闻中心怎么走?”“国家馆怎么走?”“4.1展馆怎么走?”真的每次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
这几天,记者经常出入的地方要属进博会新闻中心了。这里媒体工作人员数量多,随身携带的设备也多,按照以往的经验,入口安检处难免要排起长长的队伍——不过,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只要把随身携带的包放到传送带上,与前面的人保持适当距离,慢速通过即可,根本不需要安检员持金属扫棒人工检查。有意思的是,过安检通道时,显示屏上还会出现通过者的影像,有些类似于X光片的效果,只是私密部位做了“磨砂”式处理,不用担心“走光”。
据记者了解,这套“太赫兹”安检系统是纯粹的“中国造”,可以实现对人体随身携带物品的“可视化、无辐射、非接触、不停留”安全检查,既改善了用户的安检体验度,又减轻安检员的工作量,还大大提升了安检效率和准确率。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多个入口处,总共部署了28套这样的人体安检系统。
细节决定成败。正是因为有了如此贴心细致的服务,精彩纷呈的进博会才变得如此亲切生动而又“触手可及”。
(本报记者 宋喜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