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考察是豪迈而坚毅的事业,是探索新疆域的伟大实践,是勇敢者的工作!”尽管两年前已担任过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的临时党委书记和领队,53岁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波而今再次挂帅,谈起第35次远征依然心潮涌动。
在他看来,本次由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首次组织的南极考察,有着更为强大的科研团队、更为饱满的考察计划和更为艰巨的困难挑战,甚至可以用“空前”来形容。“我们将前往南大洋海冰最复杂的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并6次穿越‘魔鬼’西风带,并在陆地、海洋、冰盖等区域上同时作业,挑战重重,需要的是坚毅和稳健,我们将全力以赴。”孙波说。
1、考察队员规格和专业能力空前
80多家单位,351人,本次我国南极考察队的人数再次刷新纪录。但与规模相比,科研实力则更为亮眼。
“经统计,这次考察队里有130多人都是具有科研背景的科考人员,几乎接近全队的一半人数,这是前所未有的。反观国际上其他科考队,科研人员与后勤保障等人员的配比一般只有一比四。我们的科研团队来自国内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学科范围涉及水文、气象、地质、化学、物理、生物等多个学科,将联手开展陆地-海洋-大气-冰盖-生物的多学科观测考察。”孙波说。
在科研人员构成上,本次科考同样具有新气象。孙波介绍,本次的科考团队中有海基首席科学家、61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大可,有陆基首席科学家、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世昌,还有一大批国际国内相关学科一流人才和中坚力量。49岁的康世昌曾担任我国2005年珠峰科考队队长,但却是第一次前往南极。长期专注于青藏高原冰冻圈研究的他,此番在南极将重点考察南极冰盖和冰川的重大变化,由此增进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知和研究。
“由院士担任考察队首席科学家,30多年来这是第一次,队内有如此多科研精兵强将更是前所未有。这些都离不开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更为明确的国家战略和更周密充分的策划安排,由此汇集了更为强大的科研力量。”孙波说。
2、将开展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极地内陆活动
终年气候恶劣的南极仅在每年年底到次年年初期间拥有较为适宜人类考察的环境,南极留给考察队的窗口期非常短暂。“因此,更要抓住考察机会,可谓任务饱满,强度空前。”孙波说。
被称为“暴风圈”的南半球西风带环绕在南纬40度至60度,邻近南极大陆,常年盛行五六级的西风带来四五米高的浪涌,给船舶航行带来极大困难。然而,为了完成本次考察的海基任务,考察队将6次穿越西风带,并计划首次在南半球西风带布设毛细浮标,同时进行水下机器人的定点作业。同时,“雪龙号”还将穿越南大洋冰情最为复杂、变化最快的地区如罗斯海阿德尔角开展系统的海洋考察作业。
在陆基方面,为了增进对环境恶劣的南极内陆的认识,本次考察队将开展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极地内陆活动,并将利用地面车队和飞机进行空中和地面的同步考察,特别是将派出分队,在气候最为严酷的昆仑站附近开展冰芯钻探和大地测量等工作,并在冰盖开展分冰岭测绘,以期获得更多冰样品和数据。孙波评价,“多线作业,考察量可谓大增”。
考察站是各国在南极科考的前沿阵地。在去年的南极考察中,我国在南极罗斯海地区选定了恩克斯堡岛作为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站址,引发各界关注。如今,针对这一新站的具体设计规划仍在酝酿和审批中。因此,孙波透露,本次考察队将继续前往罗斯海新站地区深化测绘、地勘等准备工作。同时,为了能够让我国南极第四站——泰山站实现全年无人值守供电,本次考察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将前往泰山站安装能源和动力系统,完成二期收尾工作。
“我们发现,罗斯海新站附近有一处上万只南极企鹅的聚居地,出于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的原则,我们设计建设的新站对这些企鹅的影响将非常微小,同时我国也正在联合韩国和意大利讨论成立企鹅自然保护区提案,并争取于明年在相关国际会议上提交。”孙波说。
3、给后勤保障工作带来空前挑战
300多人的庞大考察团队需要强力的后勤保障支撑,11月2日,记者看到,雪龙船甲板上各类保障物资和建材物料等已码放得满满当当。
孙波告诉记者,如此巨大的物资量使到达南极后的卸货任务成为一大挑战。“按以往的经验来看,雪龙船由于破冰能力有限,在天气、冰情不佳的情况下不能非常靠近中山站等考察站,因此,卸货点离站点很远,卸货运货要通过人力在冰面上完成,较为困难。今年我们计划通过海冰和空中同步作业,希望尽快顺利完成卸货任务。”
2015年12月,我国首架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在南极试飞成功。自此,它变革了中国南极考察运输方式,可以让科研、保障等人员、物资更为快速地进入南极。今年,雪鹰601将继续勇担重任。“本次考察中,雪鹰601将承担部分人员运送、科学调查和应急保障三个功能,并首次前往西南极、东南极的关键区域进行科学调查,也将在南极内陆考察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孙波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我国雪鹰601飞机没有自己的专属跑道和机场,只能与俄罗斯共享。本次科考,我国考察队将在中山站附近冰盖上为雪鹰601建设一个专属冰雪跑道机场。“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一冰雪跑道的规模并非外界之前认为的那么庞大,也并非全年运行。主要是为了满足考察队在南极夏季的飞行考察需求而修建的。”
(本报上海11月2日电 本报记者 杨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