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今昔“天下第一鼓”

    作者:本报记者 闫汇芳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8日 10版)

        安塞区西营“陕北信天游”大舞台,演员们正在表演安塞腰鼓。本报记者 闫汇芳/摄

        侯成龙带领学生练习安塞腰鼓。本报记者 闫汇芳/摄

        被蒙蒙细雨笼罩的黄土高坡上,伴随着气势磅礴的锣鼓声,300余名陕北汉子从山峁上奔腾而下。他们前进、后退、踢腿、转身,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和刚劲勇猛的雄浑舞姿,狂野地倾泻着西北汉子的力量。当天风很大还下着小雨,温度只有4℃,但丝毫不影响观众的热情,西安交通大学的留学生耐不住激动的心情,跟着腰鼓手学起腰鼓来。

        10月19日,“陕北新天地 鼓舞新时代”全国摄影大赛暨全国主流媒体聚焦安塞采风活动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们神情专注,用连拍模式将驰名中外的安塞腰鼓连同安塞人民的豪迈风情一同摄入镜头,生怕错过一个精彩瞬间。

    远近闻名的“胜利腰鼓”

        安塞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腹地,古有“上郡咽喉,北门锁钥”之称,取意“安定边塞”而名。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作为交战的装备,像刀枪、弓箭一样不可缺少,遇敌时击鼓以报警、对阵时击鼓以助威、胜利时击鼓以庆贺。随着时代的发展,腰鼓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祭天、歌舞的道具。

        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在改造传统秧歌和腰鼓的基础上,开展“新秧歌”活动。当边区军民赢得粮食大丰收或欢庆胜利时,边区人民就会扭起秧歌跳舞击鼓,安塞腰鼓因此被誉为“胜利腰鼓”。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青年文工团在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上演出安塞腰鼓后荣获金质奖章。从此,安塞腰鼓打出了黄土地,开始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人称“天下第一鼓”。改革开放以来,安塞腰鼓曾先后参加过十一届亚运会、香港回归庆典、国庆庆典等重大活动的表演和50多部中外影视片的拍摄,并应邀多次参加大型对外文化交流活动。1996年,安塞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2006年,安塞腰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腰鼓进课堂”的尝试

        “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人人都会打腰鼓。”当地的俗语,道出了安塞腰鼓在安塞这块艺术土壤中的普及性。

        “上左脚,跳起后右脚落地,左脚后勾起。上体正对前方,两手侧平拳……”在安塞区第二小学四年级(2)班课堂上,老师在朗诵着本校系列校本教材《鼓乡乐园》中“金鸡啄米”动作要领。这边操场上,体育老师侯成龙正带领五年级学生练习腰鼓。隆隆的鼓声伴随着飞扬的红绸和孩子们欢快的步伐、灵巧的腾挪,回荡在安塞古朴的大地上。

        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学校是当地的一种新尝试。为了传承民间艺术,安塞在全区中小学全面推行腰鼓进体育课,并结合学校实际,积极进行“腰鼓进课堂”校本教材研发。“一年级属于观摩阶段,二年级是模仿阶段,三年级进行基本动作学习,四年级进行编排动作训练,五年级熟练掌握腰鼓的一切动作和编排表演,六年级进行整合训练和大型表演。”侯成龙介绍。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课本里也收入了《安塞腰鼓》一文,散文家刘成章在文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气势恢宏的腰鼓表演。

    这里有个“千人腰鼓”文化村

        安塞城南的冯家营村是远近闻名的“腰鼓专业村”,有专业鼓手246名,其中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年仅6岁。今年3月,安塞利用冯家营的腰鼓文化和人才资源,着手打造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一个集腰鼓表演、民俗文化展示于一体的腰鼓文化村雏形初现。   

        “这张照片是安塞腰鼓参加60周年国庆庆典的一个场景,我们1200人参加了腰鼓表演。地地道道的老百姓能到天安门做展示,特别兴奋。我表演前一天晚上激动得睡不着觉。”冯家营“千人腰鼓”文化村腰鼓展厅内,63岁的陈丕亮正在给游客作介绍。已经打了50年腰鼓的陈丕亮经常到全国各地表演,最远去过美国、新西兰等国家。“这不,我上午刚从南沟村表演回来,明天就要带个60人的队伍去山东表演腰鼓了。”陈丕亮还是当地有名的腰鼓教练,隔壁两个村会打腰鼓的后生几乎都是他的学生。

        在安塞,很多人靠打腰鼓吃上了“腰鼓饭”。腰鼓用量很大,但会做腰鼓的人却不多,手工制作腰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腰鼓看着很小,其实里面的学问却很大”,腰鼓制作者王永军介绍道,“做一个腰鼓需要10多个鼓叶、70余枚炮钉、两块牛皮、两枚鼓环,鼓身制作还需经过方木、割缝、定型、蒙皮、钉钉等13道工序,有精细的制作才能保证腰鼓音质清脆,结实耐用。”近年来,王永军制作的腰鼓销量逐年增长。他30年来一直坚持手工制作,还让儿子也学起来,希望传统手艺能代代传承。

        (本报记者 闫汇芳)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