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涉过时光的巨流

    ——读《上海六千年》

    作者:王雪瑛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8日 05版)

        上海陆家嘴金融城 图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提供

        崧泽遗址出土的6000年前的一把稻谷 图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提供

        《上海六千年》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编 仲富兰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图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提供

        1974年青浦区崧泽遗址59号墓出土的带盖竹编纹陶罐 图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提供

        【读书者说】

        这里是江南文化的荟萃地,这里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是中共一大会址所在地,这里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这是位于东海之滨太平洋西岸的上海,这是处于中与西、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交织中的上海。

        也许走在上海的弄堂,享受梧桐绿意中的幽静,走过外白渡桥,信步来到外滩源,心中会泛起几许疑问:从来都只有“上海”,没有“下海”吗?上海为什么简称申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从哪里来?

        翻开《上海六千年》,分册三卷本分别为《远古文明》《千年之城》《百年梦想》,由远及近地呈现出上海历史深处的场景。读着图文并茂的内容,犹如涉过时光的巨流河,遇见上海的前世和今生,望见她不断变幻的容颜。

    6000年的人类生活史

        《上海六千年》在体裁上采取史志结合的形式,志为基础,史为支撑。

        上海有六千年的历史吗?本书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仲富兰认为,上海的文明史,必须从远古时代的文明说起,文脉绵长,文明故事就丰富。上海六千年,说的是考古时间,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算起。

        6000年前,属于马家浜文化的人群来到上海青浦崧泽地区,他们挖井种稻,打猎捕鱼,繁衍生息,成为上海最早的先民,“崧泽”就是他们最初的家园。“崧泽”的意思是“吴淞江流域湿地中的一块高地”。1961年,考古专家在崧泽遗址发现了6000年前人工培植的稻谷,这把稻谷被称为“上海第一稻”,已经炭化的稻谷是国内发现的最早的稻谷遗存。

        《上海六千年》正是从这炭化的稻谷开始,讲述上海先民筚路蓝缕开启远古文明的故事。从人类文明初现的马家浜文化,先后历经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钱山漾文化、广富林文化、马桥文化直至当代,编织出一部完整的上海史。

        时间行至战国时期,楚国春申君黄歇被封于上海一带,故上海有了“申”的别称。上海建镇始于哪一年?据学者周敏法考证,浦东高行镇曹家老宅的一本《平阳曹氏族谱》中发现了上海于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建镇的记载,这段历史也在《嘉庆上海县志》和《沪城备考》等文献中得到印证,使得上海建镇历史可以追溯到近1000年前。这是上海“千年之城”的历史依据。

        而上海之名从何而来?上海得名于一条叫上海浦的小河。上海浦、下海浦同为吴淞江的近海支流,下海浦在清朝被填没。上海浦因为地理变迁而没入黄浦江。600年前,吴淞江出口淤塞,水患严重,危及百姓生命,有两位官员在考察汛情治水时翻船遇难。当时的户部尚书夏原吉受命治理河道,率领民众将吴淞江支流大黄浦和范家浜打通,挖深拓宽,上接泖湖、太湖之水,形成“阔二里许”的河床,吴淞江入海口改道,黄浦江取代吴淞江成为上海水上大动脉。黄浦江是历史上最早人工开凿疏浚的河道之一,从此黄浦江成为上海的母亲河,上海城市的发展重心也转移到了黄浦江沿岸。

    1000年的城市发展史

        《上海六千年》在断限上,贯通古今。在叙述上,力求通俗简明,传神有趣。

        19世纪40年代开始,上海地区政治、经济中心已从松江府城移至上海县城。上海道以及江南海关衙门均设在上海县城,上海县城商贾会聚、贸易隆盛,繁荣远甚于其他县城。

        1840年至1949年,上海从海滨县城发展成为中国特大城市。其间,1843年11月17日上海开埠,无疑是上海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依据《上海土地章程》,租界系中国政府租予洋人的居留地,华人不得租赁居住,由此在上海形成华洋分居。小刀会起义之后,改变了华洋分居的局面,也改变了上海城市的结构。由于清军对小刀会的镇压,原先繁华的闹市区成为废墟,上海城市重心移到了租界。同时整个江南被太平军占领,长达11年的战乱令江浙富商和难民都流入上海,带来了丰裕的资金、劳力和消费需求。于是,租界人口一下子增加到十几万人,给上海带来了三大变化:华洋分处变为华洋混处;居留地变成了国中之国;城市边缘变成了城市中心。

        开埠后的上海,凭借辐射整个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的地缘优势,贸易、金融、工商业均得到长足发展。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上海有了自己的报刊发行、图书出版、学校教育、电影娱乐行业,一批新式文化事业发展迅速。《新青年》《星期评论》等报刊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加速了知识分子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会聚上海,互相对话和交流,密切了上海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交流与融合。上海不仅是通商的大码头,也是新知识的码头,新思想的码头,新文化的码头,上海逐渐形成了包容开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文化格局。

        市政建设方面,碎石路、石库门房屋和较完备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出现了,煤气、电灯、电报、电话、自来水、洒水车、垃圾车、大白鸣钟、马车、自行车的使用,跑马、田径、划艇、球类等运动的开展,外滩公园、跑马场及愚园、张园、徐园等私家花园对外开放,上海成为举世瞩目的开放性国际大都市,被称为“东方巴黎”。

        当年的外地人到上海,“张园”的茶和“四马路”的酒是一定要喝的。张园是那个时代上海的“时尚名所”,也是上海最大的公共场所,集花园、茶馆、饭店、书场、剧院、会堂、照相馆、展览馆、体育场、游乐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张园最突出之处还在于它是上海各界集会、演说的场所。每遇社会热点事件或重大新闻,如领土危机、学界风潮、地方自治、庆祝大典等,张园都有集会,张园演说成为上海人生活中的日常。

        跟随着《上海六千年》的引导,我知道了张园的具体位置,原来其旧址就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南京西路以南、石门一路以西的泰兴路南端。我从小奔跑的弄堂,闲逛的马路,就是当年衣香鬓影人来人往的地方。

    10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史

        《上海六千年》在内容上,力求贴近时代和生活,贴近读者,呈现上海的地脉、人脉、文脉及民俗风情。

        1949年5月27日的凌晨,月亮淡入天际,旭日越出浦江,上海在朝霞中苏醒了。当年外国记者采访了上海解放后的首任市长陈毅,“在你的一生中,什么时刻最使你激动?”陈毅回答,“最激动的时刻,那就是进上海。”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作始也简,将毕也巨”,这是对我们党由弱到强的峥嵘岁月,浴血奋斗的发展历程的高度概括。1956年董必武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时,回首革命生涯,心情激越题词抒怀。

        从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20世纪70年代末,上海成为中国的“制造中心”,“上海制造”成为上海的名片,上海货在全国享有盛誉,上海成为一座“信得过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初,浦东迎来了开发开放的重大机遇。上海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坚持先行先试,聚焦制度创新,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在2020年将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基础上,上海将着力提升在全球经济中的功能引领,在资源配置领域中的话语权,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上海向着卓越的“全球城市”再出发……

        2018年的夏季,从太平洋生成的台风,一次次远道而来访问上海,带来奔跑的风和飞舞的雨。在风雨交加中静心阅读,我的目光在《上海六千年》中穿行,与上海的记忆默默地对话:“上海先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6000千年,有记载的‘上海’一词出现近千年,上海建城已700多年,上海设市已90多年,2019年上海将迎来解放70周年……融汇着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的上海,在栉风沐雨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基因”。

        要描摹出上海在历史长河中的巨变何其艰难!作者在后记中感叹,“我是上海生上海长的普通市民,一种爱上海、爱家乡的情怀,让我选择了坚持写作和始终热爱。这套书从6000年前的远古文明一直说到2035年的愿景展望,尽管按照不同的历史阶段我设立了160个小题,但这些章节只如同在苏州河、黄浦江边舀了几朵浪花。”

        我想这不仅仅是自谦,而是一个专家对历史的敬畏。

        上海很大,犹如一艘巨轮,航行在人类文明的时空中。上海很小,她就装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上海六千年》呈现的不仅是日常生活里的上海,更是文明进程中的上海。阅读这套丛书,让我在深邃的历史中,遇见更丰富的上海。

        (作者:王雪瑛,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上海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