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百戏同台展新颜

    ——二〇一八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掠影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刘诗吟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8日 01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丹剧六十年艰辛,积蓄五代人期盼,缔造天下第一辉煌,而今再冠百戏荣耀!”作为2018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开场联唱的参演剧种,江苏省丹阳市丹剧团团长吴永平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大早就在朋友圈分享了丹剧人的自豪。

        诸腔杂陈,百剧竞艳,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中国首届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于10月26日在江苏昆山拉开序幕。以“汇中国百戏 展戏曲新颜”为主题的展演将历时1个多月,组织全国120个戏曲剧种、156个经典剧目(折子戏)参演,涵盖全国30个省区市,参演单位达122个。

        戏曲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盛典计划连续举办三年,将我国348个戏曲剧种的经典剧目(折子戏)集中到“百戏之祖”昆曲的发源地昆山会演,充分利用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展示全国所有戏曲剧种的独特魅力,激发戏曲艺术的活力和潜力。

    摸清家底,喜忧参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戏曲作为“民族艺术”“传统艺术”“国家艺术”的文化定位更加明确,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由此应运而生。除京昆越等大剧种外,此次盛典还有各类濒危珍稀剧种登台亮相,既有北京曲剧、苏剧等只在一个省市流传的剧种,又有丹剧、睦剧等罕见剧种,还有彝剧、蒙古剧等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可谓是一场非遗文化盛宴。

        2017年年底文化部发布“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成果,这是我国迄今首次以明确的“剧种”概念标准进行的全国性大规模统计。截至2015年8月31日,全国现有戏曲剧种348个,241个剧种拥有国办团体,其中120个剧种仅有1个国办团体(天下第一团),还有107个剧种没有国办团体。

        20世纪末,各地方剧种曾经出现过大面积消亡现象,淮红戏、丁丁腔、朱春等陆续失传。高淳阳腔目连戏、小落子、南词调等24个剧种无艺人或有个别艺人、无传承且无演出活动,可以看作事实消亡;湖调、粤西白戏、松阳高腔等17个剧种无任何演出团体,仅存数名艺人,偶有演出活动,濒临消亡。

        普查中发现,以戏曲资源大省著称的山西现有剧种38个,居全国第一,但大幅度的数量缩减也不容忽视——山西曾存在过的剧种多达60余个。

        20年过后,一些具有独特价值的小剧种生存状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比如因地域及声腔形态的差异从原有剧种中分立出来的怀安软秧歌、弦子腔,以及经由曲艺发展或多个小戏融合而成的郧剧、高跷竹马戏等都是此次普查的新发现,它们都还保有碰撞演变的生命力。

        随着2005年启动的“非遗”名录制定,国家级、省级、县级三级“非遗”认证体系逐步形成,唤起了各级政府抢救与保护濒危剧种的积极性,许多几乎失传的经典曲目得到不同程度的挖掘。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大环境的转变,传统艺术的价值与意义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同与肯定。

    千载逢机遇,旧曲换新颜

        党的十九大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号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扬,这对于戏曲来说正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而此次盛典也传递出中国戏曲乃至传统文化全面复苏的信号。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均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从院团改革、剧目创新、剧本孵化、人才培养、公众普及和现代转型等几大方面着手,激发传统戏曲在当今时代的活力。

        为适应新时期市场化的需求,全国各地县级剧团纷纷响应文化体制改革号召,丹阳市丹剧团就是其中的典型。一度走到生死存亡边缘的丹剧团,于2004年加入丹阳市戏剧总团的转企改制。在新的绩效管理制度下,丹剧团相继找到百姓剧场、眼镜市场剧场等固定场地,年均演出180多场,演员平均年收入达五六万元,财政扶持和市场化运作使演员和剧团又焕发了生机。正是全国数以千计的国办剧团和数以万计的民营剧团多年来苦心经营,才再度打开了戏曲这个艺术门类的广阔天地。

        “与时代同行,与民众共生”是戏曲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基层院团用饱满的艺术热情创作出一批现实题材新作:婺剧《鸡毛飞上天》选择义乌人熟知的“鸡毛换糖”故事,演绎了以金友义一家为代表的当代浙商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谋求发展、坚守情义的创业历程。国家艺术基金自2014年成立起,已经资助立项现实题材的戏曲创作京昆类总计22部、地方戏总计642部。传统戏曲也能从现代生活中找到灵感,创作出既有艺术性又“接地气”的优秀作品。

        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为戏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后备支撑。戏曲艺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高级研修班已举办三年,学员来自29个省区市及高校,涵盖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多个专业。与此同时,连续多年面向京剧、昆曲和地方戏全面开展了“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遴选100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以“一带二”的方式传授两出经典折子戏,使各层次戏曲人才培养在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高雅艺术进校园是延续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要途径。在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上,江苏省柳琴剧院院长韩梅告诉记者:“徐州演艺集团带领下属的柳琴剧院、梆子剧院和汉乐团三家剧团,每年为全市大中小学校开设讲座和演出多达300余场,还与一些学校结成了合作共建基地。”全国各地近年来在基础教育阶段推广戏曲特色课程和教材,让青少年更多地接触戏曲、发现戏曲之美。

        戏曲发展还需要探索现代化方向,成为“活得很青春的遗产”。昆曲领军人物柯军排演的一系列“新概念昆曲”,杂糅现代流行音乐和新媒体技术手段打造全新视听感受。通过虚拟3D影像呈现出烟雨蒙蒙的江南人家,表演蔓延到整个剧场,观众席间、天花板上都可以寻觅意想不到的惊喜。作为实验先锋,昆曲提供了青春版《牡丹亭》、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对话的《醉心花》、水墨动画《双下山》等多种创新范式,让这门数百年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艺术在今天焕发新的面貌。

        作为昆曲发源地,昆山于2015年成立了昆山当代昆剧院,打造了首台原创大戏《顾炎武》,改编经典昆剧《梧桐雨》,并举办了七届昆剧艺术节、巴城重阳曲会等活动。下一步,昆山将加快研究制定《昆山市昆曲发展规划(2018-2022)》,整合各方资源,全面推动昆曲事业发展。

        面对传承与创新的永恒命题,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也是当前戏曲承担展示社会主义文化“新史诗”的题中应有之义。千年戏曲幽兰盛放昆山,以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之名,邀来南腔北调名伶绝艺,共同开启传统文化新的华章。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刘诗吟)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