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06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刊·第211期    上一版  下一版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5日 星期四

    “使中国质量同中国速度一样享誉世界”

    作者:陈川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25日 06版)

        从“1天51件发明专利”勇攀“中国高度”再出发,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在深圳吹响。图为深圳市南山区后海总部基地片区以及深圳湾片区。  新华社发

        第12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以独有方式印证中国经济活力。图为工作人员(右)在广交会上向采购商介绍产品。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增强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应性,使中国质量同中国速度一样享誉世界。”体现了对于加快中国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体现了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要快又要好的紧迫感。党和国家对经济发展质量日益重视,不断打造提升质量建设内在机制,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核心,不断优化和建立高质量发展的全方位体系,深入探索实践高质量发展最优路径,让中国质量像中国速度一样享誉世界。

        1.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四个自信”,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全面坚持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通过高质量发展凝聚中国力量,充分发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优势,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质量意识。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等传统与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毛泽东“数量不可不讲,质量要放在第一位”思想,再到邓小平“质量第一”理念,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不断摸索,不断实践,逐渐开辟出一条富有鲜明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理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强调发展的全面与质量,多次强调:要积极推动出口贸易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谋求更佳质量效益;着力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这些都反映出我们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解更加科学全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更加重视,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近年来,各级党组织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部署,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质量强国战略到各省、地(市)质量强省、强市、示范市建设,再到全国范围内政府质量奖打造,无论对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探索实践,还是中国品牌的打造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正在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以一种不断超越的姿态加速中国质量提升,从速度到质量,再依靠质量提升速度,“质量”意味着通过全方位的品质提升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坚持改革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我国人民创造了“中国速度”这一伟大奇迹,经济社会取得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突飞猛进地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了小康,逐步富裕起来了。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持续加大改革开放相辅相成,是加速质量提升步伐的必然选择与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全力推进结构性改革,消除一切不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创新潜能和市场活力。”全面深化质量变革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全面落实深化“质量第一”“质量至上”理念,持续推行“三去一降一补”,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全面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及幸福感。政府体制机制改革是高质量发展前提,也是宏观层面对于如何加快质量提升的总体设计与布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主要的是要打破长久以来粗放型发展路径依赖,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有效释放高质量需求,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求政府职能部门全面落实质量强国战略,坚持通过全方位提高质量,充分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不断简政放权,降低实体经济交易成本,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优质优价的公平市场秩序;全面深化落实质量考核,对于考核内容、形式与目标做出科学分析;加强涉及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与民生息息相关领域监管与治理,必须做到全方位覆盖,不留任何死角,尽最大可能保障安全、保护环境;广泛开展医疗、卫生等领域居民满意度调查,坚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促使全体人民享有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打造“健康中国”;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坚持突出城镇化质量,依靠提升质量打造新型城镇化;坚持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确保质量安全和公平分配;优化教育资源分配,确保每一个公民都能够享受优质基础教育;加强对于三四线城市、农村地区消费者质量意识培养,提升整体质量需求层次,创新质量治理模式,鼓励全民参与质量治理;坚持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使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增长点,全面打造“美丽中国”;坚持就业优化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努力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发展培育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工业经济增长培育更多一线技能型人才,等等。

        与此同时,坚持扩大开放,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促进质量发展,一方面通过更加开放的国际视野、更加充分的国际合作,让国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走进来,促使我国企业不断开拓创新。同时,不断加大高质量产品的进口,培育并增加我国消费者对于高质量的认识与感知;另一方面,用更高的国际标准加快引领“中国制造”质量提升,充分发挥我国制造业优势,加速走向国际化进程,显著提升中国品牌国际竞争力。

        3.坚持企业主体,坚持创新驱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大量企业不断涌现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产品。企业也是质量提升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能够做的和应该做的就是要抢抓机遇,加大创新投入,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在市场不断分化、消费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的今天,唯有创新,才能促使企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所以,依靠企业主体,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使企业从粗放型的数量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内生增长,是在具体实践中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从微观层面看,企业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自身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人力资本,掌握核心技术,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不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内生增长,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生产标准和管理规范,通过技术专利申请等手段不断巩固创新成果,并注重对于相关知识产权的保护;充分发扬企业家精神,培育高质量发展意识,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同步提升,确保我国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始终掌握主动;培育企业质量文化,做到企业内部人人注重质量,把质量提升作为效益提升的催化剂;优化创新管理与质量管理之间的资源配置,推动制造业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战略性转变;持续培育工匠精神,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全面促进整体生产力水平提升;时刻关注消费需求,以质量提升参与市场竞争,通过高质量产品的溢价实现盈利;创建大数据平台,建立追溯机制,打造质量链,消除质量信息不对称;充分承担社会责任,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支撑,以创新为驱动力,以开放市场为平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愿景,从宏观与微观同步推进。在这一理念引导之下,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质量效益较大改善,尤其是经济结构加快优化,过剩产能继续化解,创业创新蓬勃发展,新动能成长壮大成为突出亮点,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巨大活力、潜力和韧性。只要按照这一方向持之以恒、不断前行,必将“使中国质量同中国速度一样享誉世界”。

        (作者:陈川,系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研究员)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