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徐州市下辖的县级市邳州市火了,前来学习取经的人络绎不绝,徐州市在那里召开了现场经验交流会,江苏省领导亲自到会,并给予高度肯定,这一切都源于邳州市开展的公共空间治理。
占道经营、公地私用、违章搭建……长期以来,公共空间整治一直是城乡建设管理的顽疾。在江苏邳州,过去20年间由于公共空间管理的缺位,大量公共资源被私人挤占,导致老百姓对基层党组织失去信任。
2016年,邳州以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唤醒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把基层政权牢牢掌握在党组织手中,为全国乡村治理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样本。
■抓住一个牛鼻子,解决一堆老问题
公共空间,即供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内外空间。公共空间姓“公”,理应为公众所有。但长期以来,公共空间被私人挤占的现象却从未间断。
在邳州,有一条闻名遐迩的街口——文明巷。之所以出名,却是因为它的不文明。一条宽不足两米的巷子,垃圾遍地、车辆横放、棚架乱搭。楼与楼之间被一堵堵围墙隔开,居民划分势力范围“各自为政”。谁家的老人出了事,别说救护车,连担架都进不去。不文明就是文明巷的真实写照。
岔河镇桥北村,一度因上访户多、群众矛盾多、违章搭建多而闻名。村民们曾把村委会门前的4000多平方米集体用地“瓜分”,圈地种菜、养鸡养鸭,甚至搭猪圈、盖厕所,浊气冲天,村民因土地发生纠纷更是常态。
“村干部占得,我咋就占不得,要占大家都占。”提起占地盖猪圈的原因,村民王建民解释,都是因为村干部带的头。2000年前后,桥北村大量土地撂荒,个别村干部便打起了公用地的算盘,在公有荒地上搭建猪圈、厕所。老百姓随之也纷纷效仿,你占我占大家占,公有地逐渐沦为你争我抢的“自留地”,甚至愈演愈烈。截至2016年下半年,邳州农村已有近3万亩集体资源被侵占。
于是,房前屋后圈地种菜、道路两侧画地为界、街口巷内乱搭乱建……侵占公共空间的乱象日益频发,因争抢公共空间引发的邻里纠纷更是层出不穷。据统计,仅2016年上半年,在邳州市“民声通”平台上涉及公共空间的投诉就高达2000件,占所有民生问题的65%。
“更为严重的是,公共空间被私人侵占,导致大量公有资产流失,集体利益受损严重。”邳州市委书记陈静说,不少村集体收入长期趋零甚至负增长,基层党组织公信力下降,不少老百姓宁愿信教也不信党。
牵牛要牵牛鼻子,破题要找准根本。2016年,邳州以公共空间治理为抓手,拆除违章建筑、整治乱停乱放,同时建立公共空间有偿使用机制,通过拍卖公共空间,利用市场配置推动公共资源保值增值。
“过去,公共空间被私人占用、谋利;现在,公共空间的收益真正归了公,其他问题也迎刃而解,老百姓的日子就舒坦了。”村民郭成华说。
记者点评:公共资源被挤占一直是城乡管理的“老大难”,邳州市以整治公共空间为抓手,拆除违建、整治车辆、拍卖公地,啃下每一件触动利益的“硬骨头”,让公共空间的收益真正归公,维护了群众的利益,夯实了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根基。
■树了几个“活样板”,服了一批老百姓
几年前那段连村委会门口都被村民们占为菜地,邻里、干群关系充满“火药味儿”的日子,让村委会副主任韩虎至今心有余悸:“桥北村从前的很多问题,根源还在土地上。”
2017年春节刚过,村里第三村民小组组长陆长富以每亩500元的价格竞得了村里16亩集体土地的承包权。在开始集中整治前,这16亩土地陆长富已经占用并耕种了十几年。包括村干部侵占的80多亩,桥北村在集中整治中共清退出350余亩被侵占的土地,以及3500多米沟、渠、堰、坡。仅重新发包土地这一项,每年就可为桥北村带来20多万元的收入。
“这片乱石岗是我一锨一锨整理出来的,又是搞灌溉,又是添置农机设备,一分钱补偿不给说收回就收回了?”虽然是村里的村民小组长,但收回土地时陆长富的抵触情绪却不小。在炮车镇四王村,也出现了因为一位生产队长不愿退出占用土地,引得全村清退工作停滞不前的情况。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在清理整治过程中这样的情况在各村并不鲜见。
看到村干部随意占地甚至私自将地低价转包,“有样学样”的桥北村村民马素芝也在河滩上开起了荒。但没种多久,土地却被村干部强行收回,心里不服的马素芝成了长年上访户。“从表面上看,公共空间治理的是集体财产被个人侵占的问题,深层次上它更是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和意识问题。”桥北村村支书董伟体会颇深。
面对不愿退地的陆长富,董伟既论规矩,也讲情理,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而四王村那位始终不愿退地的生产队长最终被撤职,受到了处理,其所侵占的土地也被依规收回。
看到昔日占地的党员干部们或主动带头执行,或受到严肃处理,纷纷如数清退土地,“坏榜样”成了“活样板”,村民们心服口服。在“典型引路,样板带头”的效应下,村民们也陆续腾退了占用的集体土地。
通过整治,邳州全市共梳理出集体资源18万亩,房屋资源46.5万平方米,增加补充耕地指标9904亩,集体资源产权交易总额达6.08亿元,50个经济薄弱村村均集体增收20万元,改变了一些村集体收入长期为零的窘境。个别村更是从最困难时的账户上不足百元,实现了村集体年收入数十万元。
“以前每天是来什么事儿,处理什么事儿,连给老百姓装盏路灯都难。现在村集体有钱了,我们是主动谋划发展思路,主动找老百姓了解诉求建议。今年村里正在推进排水管网的建设。”如今,村集体每年有近200万元的收入,新华村党委书记郭艳平一甩过去“光杆司令”的帽子,在为群众办事时挺直了腰杆。
记者点评: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邳州市的这次公共空间整治行动,更是对基层党组织涣散懒的一次集中整治。无论是公共空间治理还是乡村振兴建设,只有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先行动起来,才能让老百姓口服心服、坚定不移地跟党走。
■土地流转动起来,党员威信树起来
2016年以前,岔河镇样墩村是个有名的“教徒村”,全村有近一半的村民信教。
“信教的大多是贫困户,因为教徒每个月会享受到教堂的补助。”样墩村党总支书记邹学军告诉记者,与之相对,由于农村大量的公共空间被挤占,村集体收入流失严重,村委会入不敷出,无法为村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越来越多的村民有事不再找村委会。
2016年以来,借助公共空间治理这一抓手,邳州市不断强化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以样墩村为例,我们把公共资源回收,通过农业规模化经营,让村民参与村集体农业公司分红。”邹学军介绍,村集体的收入增加了,各项保障措施也会逐步到位,尽可能照顾到更多的困难村民。
公共空间释放了,村集体有钱了,老百姓的心也回来了。
“以前有啥事儿我很少找村委会,解决不了问题不说,还惹得一身嫌。现在我觉得,共产党真好,有啥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去提。”大王村村民谭乐云说,前一天晚上报修的路灯,第二天一早就有人来修了。现在大家“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方便啊!
“集体经济壮大了,我们就要更好地为百姓服务,帮他们解决困难。”大王村党总支书记刘恒介绍,通过治理公共空间,大王村集体钱袋子鼓了起来,累计铺设村级道路5公里,植树两万余株,绿化2400平方米,改扩建小学1200平方米,建设游园广场800平方米,新设路灯80余盏,极大地改善了民生。
随着公共空间治理的推进,少数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被严厉打击,公私界限进一步厘清,邳州城乡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和有效利用得以实现,真正实现治理成果公众共享。受访的邳州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干之前“担心”、干的时候“忧心”、干完后“舒心”,因为让人“开心”的是,公共空间治理赢得邳州市民连连“点赞”,赢回了“民心”。
记者点评:钱可以办成很多的事情,对于党的干部而言,更要把钱真真切切地花在刀刃上。邳州市通过公共空间整治,让村两委从无钱、无权、无威信到有钱、有权、有威信,村干部们把钱用在老百姓身上,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这正是共产党人的初心所在。
(本报记者 郑晋鸣 王忠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