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王瑞根因家境贫寒,高中没毕业就到纺织厂打工谋生。
36年后,54岁的王瑞根已是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他将全部身心献给了自己喜爱的工会事业,今年五一前,他被表彰为“江苏省十佳优秀工会工作者”。
“我只想为职工谋幸福、帮企业谋发展。”面对记者,王瑞根的语气坚定而有力。
学习不止
1982年,18岁的王瑞根的第一个岗位是织布工,职责就是接线头。虽然高中没毕业,但王瑞根学习的热情却从未衰减。他不光接线头,还开始学修布、学纺材、学织机、学制图、学管理。
厂里的领导发现他是个好苗子,就把他抽调出来给职工补习文化。他坚持边工作边自学,学习的书籍有5000多册。靠着这5000多册书籍,王瑞根考取了纺织工程等多个本科学历、纺织保全高级技师等多个专业资格证。
厂里的老职工们越来越看好这个热爱学习的年轻人。2003年9月,公司实行工会主席直选制,他高票当选工会主席。
在王瑞根看来,知识和本领才是最大的职工福利。当上工会主席后,王瑞根一心要把大家都带动起来学习。他筹建并担任公司党校、职工培训学校校长,个人为企业职工书屋捐赠3000多册书籍,推动企业每年设立100万元职工培训专项经费,创新企业人才培养模式,主持实施“员工终生受训”工程,与南通大学等4所高校联合开办了9期专业培训班,承办了江苏省360行细纱操作、南通市粗纱技能比武等11场活动,举办了22届公司内职工技能比武,常态化开展岗位练兵、技能培训、学历晋升。在他的带动下,公司共有970人通过中级工考核、174人通过技师考核、61人通过高级技师考核,培育出了7名各级劳模、江苏工匠。
“他带着我们学习,还让我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当我们的工会主席,我们大伙都觉得特别幸运!”公司职工叶果华说。
帮扶不停
“平常,我们职工不管遭遇天灾人祸,还是伤病住院,即使是更大的困难,工会也能帮助我们挺过去。”这是不少职工的心里话。
残疾职工陆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的手指是王瑞根帮他“抢”回来的。
2013年11月19日凌晨1点,残疾职工陆某在操作过程中不慎轧伤左手大拇指,急需做断指再植抢救手术。可这时,室外漫天大雾,伸手不见五指。王瑞根冒着浓雾,引车6小时把陆某送到专科医院。到达医院后,王瑞根又以家属的名义签了字,确保陆某手指成功再植。
“工会就是职工的家,我们要让职工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王瑞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0年5月1日傍晚,职工邓兴芹在送女儿去县城上学途中不慎摔成脑外伤,进入ICU抢救需要预缴治疗费10万多元,王瑞根得知后连夜赶往医院看望,并垫付了2万元的抢救费。2011年春节前,他又陪同公司董事长一起上门慰问,给予3万元救助金,帮助邓兴芹慢慢康复,让邓兴芹的女儿圆了大学梦,支撑她一家渡过难关。
大事超前为大家想,小事全力帮大家办。在公司工会成立之初他就创立职工互助基金,扶贫助困送温暖从不断线,先后救助困难、伤病职工及家庭1315次,帮扶支出220.36万元。他坚持记“民情日记”,每年都对特困职工家庭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建立健全特困职工档案,对每户特困职工家庭做到“九知”——知家庭住址、知生活状况、知贫困原因、知患病用药、知生活保障、知子女就学、知子女就业、知住房情况、知救助措施。
创新不断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多年的工作经验让王瑞根意识到,职工身处一线,在推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上具有天然优势。作为工会主席,他更加注重发挥工会组织在创新中的组织动员和引领攻关作用。
为此,王瑞根兼任了企业职工创新项目评审组的副组长。他每年组织开展群众性创新竞赛活动;组织技术骨干先后实施了自动集落、自动输管、简易清梳联等设备自动化改造;组织开展“双创双提升”活动,成立创新人才中心党支部,组建劳模工匠技师创新工作中心,培育创建了张勇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乐荣庆南通市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劳模创新工作室。
张勇刚进公司时只是一名普通技校毕业生,王瑞根关心他的成长,鼓励他创新,如今他已经成长为高级技师,参与的创新项目每年可以为公司节省百万余元。“公司鼓励我们创新,可以是小革新、小发明,也可以是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在这里,创新是一种乐趣。”张勇说。
在王瑞根的倡导下,双弘形成“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的氛围,职工投身创新活动,努力通过创新创收。职工创新项目达969项,获12项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创造效益7002.6万元,发放创新奖金113.29万元。企业成为中国化纤混纺纱精品基地、国家针织纱线研发生产基地,双弘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成绩代表过去,未来还在脚下。”王瑞根说:“我是从农民工成长起来的,是工友们选择了我、培养了我,我的职责就是为工友代言、为工友服务。”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