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这一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被外界视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一大创举。澳大利亚全方位参与,英国带来豪华参展团,瑞士国家馆展示创新实力,德国170家企业踊跃参会……进博会带来的新机遇,世界充满期待。
澳大利亚是第一个被中国政府邀请参加的国家,将积极参与进博会的各项活动,内容涵盖国家馆、企业馆及相关配套活动。企业馆大约有150个澳大利亚品牌进驻,并集中在4个重要行业。首先是食品及农产品行业,基于严格控制的食品安全和生产系统,澳大利亚的食品相关行业享有良好的声誉,其产品受到中国消费者追捧。澳大利亚企业将是该展馆的主要参与者,预计将有大约60家澳大利亚公司参展。其次,澳大利亚在消费品领域也颇具特色,不少澳大利亚企业将踊跃参会。再次,在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也会看到澳大利亚企业的身影。最后,在服务贸易展区,澳大利亚的多所一流大学将展示它们最新的科技研发成果。
参展的澳大利亚企业规模不一,既有国际知名大企业,也有不少中小型企业和家族企业。届时,将有15场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联合各州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为中国专业观众举办的以“中澳贸易枢纽”为主题的会议活动。
英国是最早表示出兴趣并积极争当主宾国的国家之一。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早在2月访华期间,在上海出席中英商业论坛时就表示,英国很荣幸成为此次进口博览会的主宾国,英国期待与上海加强各领域合作。作为此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主宾国,英国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其中,无论是政界还是商界都表现出极大热情。英国官方人士表示,希望通过参与此次进博会,进一步加强对华出口和双边贸易联系。
中国驻英国使馆商务处人士介绍,英国将作为主宾国参加本届展会,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和国际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将在展会期间前往中国,同时将带去豪华的企业参展团。捷豹路虎、阿斯利康、汇丰银行、英国航空、川宁茶叶等一批知名英国企业将参展,展品涉及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智能及高端装备、医疗器械及医疗保健、金融服务、管理咨询服务、汽车、航空服务等多个领域。
英国外交人士表示,英国还将积极参加虹桥国际经贸论坛。作为全球知名的创意产业大国,英国此次设立的国家馆,将突出展示改过的创意文化产品,国家馆内的虚拟现实视频将为观众提供良好的互动体验。“创新将是英国国家馆的关键词。”据悉,将有30家业界领先的英国企业参展,其中既有知名大型企业,也有一些新晋品牌。
即将亮相的瑞士国家馆受到瑞士联邦高度重视,由瑞士驻华大使馆瑞士贸易与投资处和瑞士贸易与投资署负责运营与管理。瑞士国家馆坐落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5.2馆C15展位,馆身设计为二层,底层面积达136平方米,将展示瑞士创新和生活方式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元素。独特的设计为观众提供了在虚拟现实中访问瑞士的机会,将以极具感官冲击力的方式展示瑞士在创新、文化和旅游方面的全球地位。
“LiveMap”是瑞士国家馆的亮点,这是一幅巨大的可行走的瑞士地图,被瑞士传统小木屋和大型LED屏幕所环绕。参观者通过智能手机下载的简单应用程序在虚拟现实中体验众多的瑞士基本地理图标、旅游目的地、文化和传统符号以及商业创新元素。在虚拟访问瑞士之后,参观者可以享受瑞士特色美食。
一向奉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制造业和出口大国德国对进博会积极响应。德国是此次欧洲最主要的参展国之一,参展企业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位居前列。
德国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是相互间最大的区域贸易伙伴。2017年中德双边贸易额为1681亿美元,同比增长11.1%,中国进口额969.6亿美元,同比增长12.6%。作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和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是欧盟对华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以及欧洲对华技术转让最多的国家。德方在华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技术含量领域。德国将派出一个由超过170家企业组成的高级代表团参加本届展会,在企业展区,德国方面拥有的31000多平方米展区内的所有展位,已被德国企业全部预定,参展单位涵盖汽车、高新技术、智能制造、食品等优势行业。
西门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表示:“首届进博会是中国持续开放的标志性举措。西门子是最早确认参展的跨国企业之一。我相信进博会将成为西门子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在新时代增进交流、共同擘画数字化创新和技术蓝图的重要平台。”
德国黑森州欧洲及国际事务司前司长、中国商务部荣誉顾问、法兰克福德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副主席博喜文表示,早在一年前博览会就开始受到德国各界的热烈响应,德国很荣幸成为首批受邀参展的国家之一,而且将参加主宾国活动。这是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际级展会,也是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出口企业代表能够会聚一堂,是中国坚定不移拥护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释放的重要信号。本届博览会将向世界展示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面向世界范围的合作伙伴迎来许多有合作潜力的中国企业,对世界贸易来说都是难得的福音。
(本报记者 李盛明 林卫光 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