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山东庆云:

    找准乡村振兴的“钥匙”

    作者: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本报通讯员 张秀葵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6日 11版)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年来】  

        传统农业县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怎样才能找准乡村振兴的“钥匙”?山东省庆云县结合当地实际,从推进三产融合到农业产业现代化,从基层党组织建设到人才支撑体系打造,搭起了乡村振兴建设的“四梁八柱”,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庆云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三产融合孕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庆云县尚堂镇曾经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北方小镇,以石斛种植为特色,于去年8月成功入选全国特色小镇,从而名噪全国。

        走进该镇沃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铁皮石斛生产基地,只见技术员张敏慧穿着白大褂正在组培室里忙活着。“这是刚繁育的一批新苗,要把它放到培养器里进行种苗培养。”张敏慧一边说,一边熟练地操作,不一会儿,几十个培养器皿里都“种”上了石斛苗。

        从育苗、种植到深加工,再到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建设,沃森科技将一棵小小的铁皮石斛“吃干榨净”,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三产融合发展的典范。

        庆云县紧抓土地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深加工三条主线,推动种养加一体、产供销衔接、农工贸融合。“尤其是借助国家级石斛特色小镇、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打造中草药组培、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业态,积极创建农业新六产示范县。”庆云县县长孙洪昌说。

        庆云还高标准规划建设农业生态保护区,积极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发展,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生产高质量农产品,打造名优产品品牌及区域公用品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已发展规模以上农业园区20余家,两家企业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800余家,注册家庭农场272家,开发各类农业类旅游商品120多种。

    头雁效应使乡村振兴有了主心骨

        65岁的庆云县于店村村民于洪生刚从合作社领来工资,他对记者说:“现在土地流转给村里的鑫惠土地股份合作社,不光能在合作社打工挣钱,每年还有土地分红,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鑫惠土地股份合作社是于店村党支部领办创办的。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庆云县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探索推行‘党支部+合作社’模式,鼓励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村电商等项目,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壮大村集体经济。”庆云县委书记王晓东说,“我们选优配强支部班子,引导基层党支部抓住乡村振兴的有利机遇,领办创办合作社,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边角经济,因村施策规划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该县381个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531个,覆盖群众10万余人。

        庆云镇王知县村党员王怀弟创办的庆云盈通孔雀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孵化、养殖、加工、销售、观光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与农户签订孔雀养殖协议,技术员定期入户服务,带动周边7个村庄、50个贫困户,每户每年至少增收8000元。

    人才回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血液

        这些天,庆云县黄道口村的王海港有点忙,来自外地的花卉订单和观赏购花的市民越来越多。他找了两名工人,帮忙打理花卉。40岁的王海港,过去一直在北京从事菊花种植销售生意。2017年春节,他返乡探亲时恰巧赶上庆云召开返乡创业恳谈会,家乡对游子的召唤、生产生活条件的日趋完善,让他决定返乡创业。在当地政府帮助下,王海港租了5个闲置蔬菜大棚用来育苗,又在附近村流转了10亩土地,当年4月培育菊花幼苗2万株,8月份就顺利卖出了第一批菊花。

        像王海港一样,东辛店镇青年谢俊军返乡建起东锐果蔬科技有限公司,带动周边30余人就业;崔口镇养猪达人黄平贵建起陶朱公家庭农场,农场入选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名单;严务乡王俊东把600余亩低洼盐碱地改造成生态池塘……

        庆云县充分发挥返乡创业试点县国家级平台载体作用,加大在人才、项目、资金、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吸引外出人才返乡就业创业,解决农村农业发展的人才制约问题;实施“一揽子”扶助乡村创业计划,特别是对大学生从事现代农业就业和林下经济创业的,最高给予50万元的经济补助;实施“庆云英才计划”,获评者连续3年每年将获得1万元生活补助。庆云还选派33名领导干部,充实到乡村第一书记队伍,聘请了高校和科研院所10名专家教授担任庆云县政府农业顾问,选聘7名科技副镇长到乡镇任职,为农业发展献计献策,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 本报通讯员 张秀葵)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