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6日 星期二

    深化互信合作 共担和平发展责任

    ——来自第十四届“北京-东京论坛”的声音

    作者:本报记者 张冠楠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6日 12版)

        9月8日,在日本东京的“2018年中国节”活动现场,一名观众拍摄手艺人制作糖画。新华社发

        9月23日,日本歌手在演唱歌曲《生命的美好》。当日,长安景盛樱花红——中日青年歌手公益演唱会在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举行。新华社发

        10月14日至15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北京-东京论坛”在东京举行。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出席开幕式,并分别做主旨演讲与特别演讲。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日本官房副长官西村康稔、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方正辉、联合国原副秘书长明石康出席并致辞。本届论坛主题为“深化互信与合作,共担亚洲及世界和平与发展责任——思考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现实意义”。百余位来自中日两国政界、经济界、企业界、学术界、传媒界的嘉宾,就双边关系、经贸、安全、媒体、创新发展等领域,围绕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安全保障、媒体责任、数字经济等重要议题展开讨论。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徐麟在演讲中表示,这两个“40周年”内涵丰富,又相互关联,为把握当今的中日关系提供了很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是,和平、友好、合作必须是中日关系发展始终要牢牢把握的大方向。上个月习近平主席与安倍晋三首相会见、李克强总理今年5月成功访问日本、安倍首相不久将访问中国,中日领导人的高层往来,为中日关系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福田康夫在演讲中说,中国在现有国际秩序形成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中国和亚洲各国在现有秩序下实现了发展。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安全等框架机制正在发生变化。为加强与完善现有秩序,日中应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国际秩序的规则。

    思考条约精神,增进中日政治互信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思考条约精神对当前中日关系的现实意义,成为分论坛上中日嘉宾探讨的主要议题。双方回顾了条约缔结的过程,重温了条约精神的意义,并围绕其中的反对霸权精神展开热烈的讨论。

        中方嘉宾重申了中国绝不走霸权主义道路的发展战略,并指出根据条约精神,中日两国有责任共同反对国际社会中的霸权主义势力,维护亚洲与世界的稳定繁荣。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刘洪才特别提出,条约精神在今天的现实意义,不仅要求中日双方恪守和平友好的原则,而且要赋予合作共赢的时代内涵。中日双方就两国发展和平友好关系,共同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稳定达成共识,并提出正确看待对方发展、坚持以和平手段解决矛盾、开辟第三方合作市场、发展人工智能等新领域合作、扩大青少年文化交流等建设性意见。

        最新发布的中日舆论调查显示,两国民众对对方国家以及中日关系的积极评价持续好转,显现出了积极态度。媒体分论坛的嘉宾一致认为,媒体报道的多元化为增强双方正面印象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看到媒体近几年取得的进步的同时,不少嘉宾也提出了一些媒体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央电视台评论员白岩松认为,报道应以新闻点为主,而不应以卖点为主。NHK放送文化研究所上级研究员山田贤一认为,部分日本媒体没有客观报道,源于他们对中国的“无知”——了解对象国是媒体人的必修课。嘉宾们还纷纷为改善中日两国舆论环境建言献策。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辑王众一表示,增加两国的亲近感要靠临场感,而不是凭空猜想。媒体人只有通过实地考察,发布最真实、最鲜活的报道,才能真正解疑释惑,推动两国人民感情向好发展。

    维护自由贸易,开创新型中日产经合作

        在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中日经贸合作回暖向好的背景下,来自两国经济界的专家进行了比往届更加开诚布公、更加求真务实的讨论。来自中日两国学界、政界、企业界的经济人士放眼全球经济形势,就两国应从哪些方面合作,共同维护全球自由体系提出了诸多建议。其中,东京大学的河合正宏教授提出:“国际组织、多边贸易组织应发挥更多作用,持续强调自由经济体制的意义,努力扩大组织成员。”中国经济学家樊纲表达了赞同的观点,他认为:“中日作为经济大国,应该合作推动地区多边机制,如中日韩FTA和RECP,从而促进带动全球多边经济发展。”鉴于当前世界自由贸易环境日益严峻,单边主义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大威胁,中日两国基于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应为维护更加开放、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体制和多边主义下的国际合作携手并进。中日两国应努力推进WTO改革及本国经济结构改革。中日两国应在东亚地区进一步推动双、多边经济合作,促进贸易、经济和资本交流。

        此外,嘉宾们还将目光聚焦中日经济合作,重点就如何开展两国在第三方的合作、未来中日经济合作的潜力领域展开讨论。从事IT行业的高伟达公司董事长于伟提出了中日在数字金融方面的合作建议。三井不动产董事船冈昭彦指出在中国2035年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下,中日企业在智能城市建设、资源回收利用等房地产、绿色经济领域大有可为。此外,双方金融业如何加强交流合作也成为嘉宾探讨的热点话题。

        以下一代数字化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中日两国应如何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实现中日新型合作,成为今年特别分论坛两国嘉宾的关注焦点。嘉宾们在发言中普遍表示,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信息正成为一笔极为重要的财富。大数据属于谁,谁来管理和运用大数据,是当前信息时代亟待解决的课题。中日两国可在信息制度建设等方面探讨合作。同时,与会嘉宾表示,为扭转当前全球变暖趋势,必须致力于建设低碳社会。交通、农业、制造等领域通过运用数字技术,能在减少排放温室气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实现低碳化目标。双方嘉宾一致认为,建设低碳社会不能搞“本国优先主义”,应加强国与国的技术、资金合作。此外双方嘉宾主张,虽然两国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不同见解,但以人工智能(AI)、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理应是接下来两国探讨合作的重点。

    开展安全合作,为地区和平稳定努力

        针对中日两国面临许多安全保障领域的新变化,来自两国防务领域的专家各抒己见的同时,也达成不少共识。针对当前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影响东亚安全局势。两国嘉宾认为应当寻求建立中美日三方安全对话机制。另一方面,随着5月李克强总理访日及6月中日正式启动海空联络机制,中日安全关系正趋向稳定改善。尽管,双方嘉宾承认两国在安全保障领域依然分歧突出。但是,双方都同意应按照《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精神,管控分歧、加强沟通,将“永不再战”落到行动上,共同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推动两国在维和、反恐、跨国救灾等领域的合作,共同为地区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在本届论坛闭幕式上,作为论坛成果之一,中日主办方共同发布了《东京共识》。双方认为,和平与合作发展应是中日在亚洲地区所追求的理念,合作共赢应是该地区的共同目标,双方需要为此付出更多努力。双方支持为实现朝鲜全面弃核所作的外交努力,并推动以和平方式实现这一目标。为实现朝鲜半岛全面无核化及构建半岛和平机制,中日双方需要深化合作。

        双方认为,目前在东亚地区,各国间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与运作仍不充分,存在“擦枪走火”的危险。经过双方的努力,中日危机管理机制已部分实现,但应进一步提升水平,并尽早启动旨在预防、管控危机的定期磋商,探讨建立更多相关机制。东亚乃至亚洲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不仅需要中日双方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更需得到两国民众的广泛支持。为共创亚洲未来,两国民间应立足长远,广泛开展理性讨论,为政府间外交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北京-东京论坛”创办于2005年,每年一届,在北京与东京轮流举办。目前论坛已成为两国间层次较高、规模较大的官民互动交流平台,在促进中日关系发展、增进民众相互理解与互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东京10月15日电 本报驻东京记者 张冠楠)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