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家政学研究有着重大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朝阳产业,家政行业日益满足城市家庭育儿养老的现实需求,它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放眼全球,国际家政教育发展迅速,美、日、北欧、菲律宾以及我国港台地区均已建立了完备的家政教育体系,甚至有的院校还可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我国家政学研究明显不足,虽然20世纪上半叶曾有过一段家政高等教育历史,但后来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中断和缺失,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有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吉林农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等9所高校陆续开设家政学专业。其实早在1917年,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河北师范大学前身)就设立了家事专修科,培养中等女校师资。1929年4月23日,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前身)设立家政系,成为中国自办高校设立家政学系之肇始。作为创始人之一,王非曼教授为中国家政学的开拓与研究作出过重要贡献。
风气之先
出身于教育世家的王非曼,父亲王祝晨是当时山东著名的教育家。她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养成了进取、自信、坚韧的个性。
1918年,王祝晨作为山东省议会议员,连同他人一起提交一份动议案,建议山东省公派官费赴海外留学,并增加女留学生名额。这份动议案几经周折终获省议会通过。而时年21岁的王非曼从父亲信中得知这一消息后,做出了自己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离开家乡,外出求学。
按照信封上的地址,王非曼孤身一人前往济南,找到了父亲位于南关广智院街的住所。稳定之后,王祝晨安排女儿先在家自学。
1919年暑假过后,王非曼插班到济南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六年级。由于前期文化基础扎实,第二年暑假后,她考入济南女中三年级。几年的读书经历,使她不仅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能力,而且也逐渐成熟起来。
王非曼自幼裹脚,行动困难,受到民国放脚的影响,寒假期间,她大胆地走进了齐鲁医院外科,要求医生为其做双脚放开矫正手术。
此时,王非曼的脚骨已经定型,无法放开,听闻医生介绍,必须每只脚锯掉三根脚趾方能完成手术。她二话没说,就上了手术床。
手术成功了。尽管这给王非曼带来终身痛苦,但她却能真正像男子一样阔步行走。
1923年,王非曼以全优成绩考上了山东全公费赴美留学生,成为山东省第一位留美女生。当年规定女留学生名额为六人,仅有两名被录取,王非曼名列第一。出国之前,她将自己的名字“王淑静”改为“王非曼”,同年8月踏上了赴美的旅程。
美国的求学经历虽然异常艰辛,但对于性格坚强、爱好学习的王非曼来说,也是一种快乐而充实的过程。刚到美国,她初选化学专业,学校是麦卡莱斯特学院。在那里,她苦读半年,攻克了语言关、知识关、学术关,最终以优异成绩顺利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25年,王非曼考入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家政学,三年后获“家政学理学士”。但她并不十分满意,又报考了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家政学系,并于1931年获该学院的家政学硕士学位。
在美求学8年,王非曼对家政学情有独钟,虽然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但她始终怀揣着一颗爱国之心,并完成学业后回到国内。
1931年,王非曼应聘成为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位于天津)家政系教授。中国现代大学史上开设家政学系,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是最早者之一。王非曼则是开风气之先的女教授之一。当时的全国高校中,仅燕京大学在1923年设有家政系,创始人是美国俄勒冈州农业大学的家政学院院长梅兰(Ava Mylam),主要培养营养学和儿童发展学方面的人才,但其家政系并未单独设立,而是隶属于理学院。
1929年,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设立,齐国樑任院长,先设国文、家政两系,并开始招收学生,旨在培养师范及中学校家政学科师资。1930年,学院增设英文、史地两系,连同原有国文、家政两系,共添招新生四班;1931年后又增设教育及音乐体育两系,连原有国文、家政、英文、史地各系,共添招新生六班。至此,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成为国内第二家设立家政系的高校。
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家政系成立后,创始人齐国樑在此集聚了单贵我、云成麟、苏吉亨、吴松珍、董善谋、孙家玉、程之淑、王非曼、罗德司吉(俄)等一大批家政学、教育学教师。而在几位女教授之中,王非曼是最早海外留学归来的一位。
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家政系不遗余力地建立新的家政教育体系,培养家政师资,普及家政教育,其核心不仅是培养具有女德、家事知识、家庭技能的独立自主的现代家庭妇女,更要通过新女性改造家庭,进而改造社会,以深刻改变国民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心理,为民族复兴培植根基。
1934年,在程之淑、王非曼的带领下,家政系师生对天津家庭展开了调查,并最终制定了家庭改良的方案。1936年春,学院在天津“设立妇女民众学校,先谋妇女之解放而造就全民教育之先声”,以4个月为一期,采取研讨式教学,向缺乏文化的劳动妇女普及家事知识。在随后的教学过程中,王非曼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师范及中学家政学科教师,更以言传身教在启发女性智慧、提高女性社会能力和社会地位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1931年到1937年,家政系发展态势良好,课程设置、学生实践、日常教学日益规范化,毕业学生一度供不应求,跻身于全国家事教育的领导地位。
天津沦陷前夕,齐国樑带领学院部分师生内迁大西北,家政系单独保留,齐国樑始终担任该系主任,教师主要有程之淑、王非曼等人。1937年秋,西安临时大学成立,下设的教育学院149人中,家政系有40人。1938年上学期,家政系除借读生、旁听生外,有正式学生6人,出现了办学困难的状况。在齐国樑及王非曼等人的共同努力下,1940年度第一学期,就读家政系学生增至44人。
抗战期间,家政系规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造就中等学校家事教育师资;养成家庭善良主妇及贤慈母性;训练家政学术专门人才;培养家庭改进之倡导者。这不仅在于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方法解决家事上各种问题的能力,更希望以社教方式改进一般家庭,推动社会改良。其训练方针为:涵养服务社会、家庭及教养子女之健全人格;锻炼胜于职务之坚强体魄;养成服膺家事教育之专业信念;陶冶勤于操作之劳动习惯;培植适于任务之知识技能;陶铸寻求真理之科学头脑;培养改进家庭之领导精神。
家政系注重实践教学,设有多个实验室,如儿童保育实验室,招收两岁以上、未满四岁的儿童,旨在“补助家庭教育之不足,增加母亲工作之效率。注重实验……对于儿童注重科学的养护,活泼之指导,环境力求生动,设备力求适宜”。作为家政系骨干教师,王非曼以家政系教学目的为目标,注重学生训练,经常深入一线了解情况,指导学生实践。
国家危难,家政系师生不是闭门只读圣贤书,而是毅然投入民族解放斗争之中,他们组织抗敌后援会,开展募捐、献金、义捐、义卖等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初,家政系学生鉴于前方抗战将士急需鞋袜,便将平日烹饪、缝纫实习成绩全部献出义卖,包括饼干、花生饼、牛肉干、花生糖、香园酱、花生酱、蛋糕等数十种食品,以及婴儿服装、儿童服装、桌布、靠垫等大批精美服饰,先后义卖三次,所得款项以置备鞋袜,全部捐赠给抗战将士。1942年暑假,王非曼随团访问延安,近40天的参观访问,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访问团的师生中就有共产党员。
家政系虽历经磨难,但依旧坚持办学,为我国西北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师范及中学家政学科教师,且影响日益壮大。1944年秋,甘肃省政府教育厅下令各女子师范学校加授家事学科,并一直保留下来。1946年3月13日,西北师范学院发布公告:“聘果沈初先生为劳作专修科教授兼主任,月薪伍佰陆拾元,三十五年六月一日起改聘王非曼先生为家政系教授兼主任,孙之淑先生为家政系教授,均自三十五年八月一日起至三十六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仍支原薪。”
此后,王非曼任西北师范学院家政系教授兼系主任。
王非曼一直深受父亲王祝晨的革命情结影响。早在“五四”运动中,王祝晨就同学生站在一起进行演讲,王非曼和弟弟王宏也一同参加游行和演说。1927年,王祝晨到广州积极投身革命,并与周恩来交往密切。1946年,他在山东济南中学和齐鲁中学任教,积极宣传毛泽东著作和思想。新中国成立后,他当选为山东省第一、第二届人大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政协第一、第二、第三届副主席,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编修地方志的提案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首肯和高度赞扬。
王非曼的初恋是留法学生,在回国参加革命活动的过程中牺牲。她的丈夫慈冰如是山东省茌平县人,在美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夫妇俩后来在美国定居,王非曼曾几次想回国任教,但始终没有实现,直至晚年她仍时刻挂念着自己的祖国。
学术之思
王非曼从事家政教育与研究工作近20年,主要教授家庭布置、家庭管理、服装学、高级服装学、织品与衣服等课目。她编著的《家庭布置》《家庭管理》《织品与衣服》《服装学原理》,均被印成讲义,只因国难当头,没有正式出版。
1933年10月1日,天津《大公报·妇女与家庭》刊登了王非曼的《家政在社会中的位置》一文。她从中国人对衣、食、住的无知和女子对家事的错误认识谈起,指出家政对人们生活以及家庭的重要性。“我们要想满足衣、食、住的目的,没有家政科是不能够成功的。甚至于我们的民族,若不从家政做起,是没法强健的。我们以后要纠正看不起家政的错误,应当把家政和其他的科学一样的看重。要知道治家不是一件平常的事,若把它当作一种科学去研究,是和研究其他的科学一样,可以增长生活的价值的。同时家政给我们很多的出路——解决我们职业的问题——并且使我们对于社会有所贡献。”
王非曼指出,中国不重视家政有两点原因。一是中国虽是文明古国,但以衣、食、住三者来讲,却远赶不上其他后起国家,国人向来没有把衣、食、住看成是一件值得研究的事,不知道这其中也包含着很多原理。不按原理去做,没有新意,结果导致稍有资财的中国人都喜欢住洋房、吃西餐、穿洋服。究其原因,外国把衣、食、住看成一种科学,在大学里和其他学科一样受到重视。“我们想要改良衣、食、住,就非根本承认家政不可。我们想要给妇女们找寻一个出路,亦非根本承认家政不可。家政的主要目的是治家,治家包括衣、食、住和儿童的养育。”
1936年,《教育杂志》第12期刊登了王非曼《家事教育之重要及其实施》一文。她指出:“家庭是国家的基本组织。一个国家若要强盛,则其国内所有家庭必须良好。这理由是很明显的,因为一个人的家庭如治理不善,其家庭教育大概是不会有的,决难养成健全的国民;而他在社会上服务,精神上多少要受点影响,减低工作的效率。这对于国家社会,都是十分不利的。”
家事教育对于当时中国社会的重要性,王非曼归结为五点——
第一,家事教育可以养成健全国民。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做父母”本是一桩不容易的事,而国人却偏偏忽视这一点,认为只要是个成人,好像就有资格去教养儿童,至于如何教养,如何培育,事先既没有准备,事后更不加研究。于是,儿童无论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均因未受到正当适宜的陶冶,而发生了许多缺陷。如今要挽救民族危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健全国民,而欲养成健全国民,家事教育则非常重要。
第二,家事教育能够促进家庭工艺发展。纺线织布等老法,不能与舶来品抗衡,我们不必再去提倡,但许多家庭生活的日常用品,可以用本地原料,自己制造,不必去购用,或雇人去做。现今学校女生,回到家庭,往往连简单的衣服也不会缝,极属不是。学校对女生应厉行家事教育,使她们对家庭工艺有相当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对于家庭经济也有所帮助。
第三,家事教育能够增加生活效能。我国家庭生活大都是习俗相沿,现在需要在经济方面、管理方面及其他方面彻底改造,加以“科学化”。而所谓生活科学化,即生活合于卫生,合于经济,且合于高尚的理想。家庭成员欲有力量为社会服务,则家庭生活的效能必先增高,而欲达此期望,家事教育不可缺少。
第四,家事教育能够改变家庭生活态度。以前,我国家庭生活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现在,社会关系日渐复杂,一个家庭的幸福,必须以社会的幸福为归依,例如卫生,无论一个家庭如何去注意,倘使社会上的其他人,皆不讲求,终不能达到目的。由此可知,家庭生活不可仅限于一家一户,我国许多家庭往往与社会生活不能调适,发生种种纠纷,这是应予补救的。
第五,家事教育能够促进国家义务的完成。国家是若干家庭组合而成的,如果家庭治理得好,家庭与家庭之间一致,没有利害关系冲突,都以谋社会幸福为目的,则国家统一当无丝毫问题。国家观念的养成,国家义务的履行,都是家事教育中的重要部分。
1939年,第2卷第25期的《教育通讯》(汉口)刊登了王非曼《抗战时期的家事教育》一文。她认为,抗战时期的家事教育比以前更不被重视,应当设法补救,这样可以增加抗战建国的力量。究其原因,有如下三点——
第一,此前的中国大学均位于大都市,吃穿用的购买很方便。现在,大都市皆沦陷,迁移于偏僻之地的大学女生,自己连面条都不会煮,衣服破烂后,能够缝补的也不多见,更别谈独立缝制衣服。与西方女性相比,中国女性在艰苦环境下,独立生活的能力比较欠缺。第二,中国政府素来不重视女子家事教育,而整个社会也不提倡、不鼓励女子的家事教育,所以才促成如今的后果。近年来,虽然各地女子师范和女子中学相应添设了家事课程,但因为师资的缺乏、当局的忽视,实施效果并不好。第三,如今的一般女子轻视家事,总认为家事实属平常,不值得学习与研究。
而在王非曼心中,家事教育对于抗战时期的中国尤为重要。“抗战建国需要全国男女同胞的总动员,人人应当尽其人力物力以帮助国家。无论谁都不应当袖手旁观,无论谁做的事也不应当和抗战建国的目标相冲突。一个家庭的内助不好,往往阻碍男子对于国家社会服务的力量。在抗战建国的时期,女子至少应当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免去男子时时发生内顾之忧,影响其对于抗战建国的贡献。女子若再能帮助男子促成抗战建国的伟大使命,这更是国家社会所希望的了。现在抗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阶段,无论住在后方或战区,家庭都应当有经济自足的能力,以免金钱外溢。家庭为国家的元气,抗战建国力量之所从出。家庭的衣、食、住,家庭卫生,儿童养育以及其他,皆有积极提倡改良之必要。提高家庭的力量即所以提高社会,更进一步即所以促进抗战建国的完成。”
王非曼在《怎样研究家政学?》一文中从“家政学的范围”“织品与衣服的研究法”“家庭布置和管理的研究法”“营养学和烹饪的研究法”“家政学与家庭生活”等五个方面,就如何研究家政学进行了详细阐释。她说:“家庭是社会的反映,家庭若好则由家庭所产出的国民必好。一个国家的国民皆好,一个国家便不会不好。所以家政学的研究在吾国刻不容缓。在家政学尚未发展以前,先讨论研究家政学的方法并引起研究家政学的兴趣,我以为这是再恰当的机会也没有的了。”她甚至认为,家政学的研究范围应该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美术。
在教学实践上,王非曼非常注重所讲课程的实用性,她编写的《家庭布置》《家庭管理》《织品与衣服》《服装学原理》等教材,都围绕对将来生活中、教学中有用这一目的而展开。比如,她的译作《实用服装学》,其中关于“人的身材与衣服设计”的内容非常实用,图文并茂,讲解清楚明白。
王非曼是女子师范及家政教育的积极推动者,为当时中国的社会发展、女子进步以及抗战救国培养了大批家事人才。在20多年家政学习、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她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实用的教育思想,既注重理论学习,又讲求动手实践。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将家事学习提高到提升国民素质、挽救民族危亡的高度。
(作者:戴建兵,系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永颜,系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中国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