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爱在高原

    ——追记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陈华文 徐燕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2日 01版)

        2012年,李德威在西藏阿里地质考察途中。资料照片

        “李老师,我们把您带到青藏高原了。您常说高原是您的野外实验室,今后您可以在这里安心科研了。”9月27日,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的学生、同事、亲友,遵照遗嘱,将他的骨灰撒向西藏冈底斯山脚下的墨竹工卡县甲玛乡拉萨河谷。

        李德威生前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院博士生导师。他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怎样的品质,在他的生前身后,让人如此动容。

    追求梦想率先垂范

        1962年6月1日,李德威出生在湖北麻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大山让他备尝艰辛,常常白天帮做农活,晚上在油灯下读书学习。16岁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李德威选择了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他一直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学地质能找矿,这样就能让大山脱贫。

        1978年,李德威如愿考入武汉地质学院。大学期间,他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大学毕业后,李德威考取了该校硕士研究生。后来,他继续攻读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他的导师杨巍然回忆:李德威的地质基础知识特别扎实,知识面开阔,尤其是在大地构造研究中,不迷信现有的理论学说,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

        1985年李德威留校任教,1994年被破格提升为教授,2003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从教30多年,他长期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构造地质学》《大陆动力学》《岩石圈流变学》等专业课程。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他认真备课、精心写教案、努力讲好课。学生张硕说:“李老师讲的第一节课不是学术,而是哥白尼。”哥白尼为了捍卫日心说、捍卫科学真理,不惜献出生命。

        李德威的研究生、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教授的刘德民说,当初自己没来得及参加毕业典礼就跟着李德威到西藏科考。李老师告诉他,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要随波逐流。

        对学生,李德威非常负责。学生罗行文回忆,无论多晚交研究报告,李德威总是快速回复,提出修改意见,还经常逐字逐句地修改。同事张克信感叹:“德威对学生对教学满腔热忱,我由衷敬佩。”为了做好教学研究,李德威多年来坚持工作至深夜,凌晨2点前很少睡觉。

        对教学,李德威格外苛刻。2008年8月,李德威带着博士生高成等5人,来到西藏卡易错地区进行地质教学与研究。有一次,李德威对地质数据放心不下,到野外再核对,一直到深夜。

    扎根大地勇攀高峰

        1989年,美国有学者率先提出,以青藏高原为切入点,不断建立超越板块构造学说的大陆动力学理论。李德威很疑惑:为什么青藏高原的原创理论要由西方人主导?他萌生了一个念头:以青藏高原为基地,创建中国人的大陆动力学。

        1990年,李德威参加“西藏罗布莎铬铁矿大比例尺成矿预测”项目时,发现了许多与板块构造学说相矛盾的现象。为了弄清原因,他决定去青藏高原,实地开展地质考察。

        这一去就是20多年。从羌塘到喜马拉雅再到可可西里、阿尔金山、阿里班公错,最后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川西龙门山、滇东南红河。从1990年到2015年,李德威每年都要到青藏高原进行地质调查和研究,足迹遍布高原,行程超8万公里。

        高不可攀的喜马拉雅山,李德威翻越过无数次。他最多一天走50多公里山路,还总是跑在科研队伍最前面。为了制作西藏定结县和陈塘区的地质图幅,李德威时常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安营扎寨,爬冰山趟雪水,吃冷饭冷菜,忍着头痛入睡。

        经过多年实地调查研究,李德威提出以盆山耦合、下地壳流动为核心的“层流构造假说”,用以解释青藏高原上的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在此基础上,他又提出洋陆耦合、多级循环、四维动态成矿和地震热流体成因等创新理论,建立了盆山与洋陆耦合的地球内部系统动力学、地核与太阳能共同驱动的多级循环地球系统动力学,初步形成了一套以青藏高原为基地的地学理论体系。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迅速组织科技赈灾专家组,李德威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和学校有关专家学者共赴灾区,开展调查工作,为抗震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李德威曾说:地震造成的损失太大了,一定要研究预测地震。在地震机理和预测技术研究方面,他不懈探索。他没有显赫的学术头衔,不为发表论文做科研,不带功利做研究。从汶川到玉树,他数次自费奔赴地震一线调研,提出了陆内地震的热流体撞击成因假说、地震及关联灾害监测、预测思想与方法等理论。

    探索新能源呕心沥血

        李德威经常把科学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思考:如果把地下聚集的热能提前缓慢释放掉,就可以降低地震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地震的震级和破坏性。与此同时,提取出来的地热能可以供人类利用,解决能源问题。

        李德威将目标瞄准了地下深处的干热岩,这是一种深埋地下、温度达180℃以上的岩石。他认为,将干热岩作为固热能,将是继煤炭、石油后的第三次能源革命。

        根据干热岩系统理论,李德威锁定海南琼北地区作为重点勘查区,坚信能开发出优质干热岩。2017年12月28日,李德威带着他的地热梦来到海南,全身心投入到干热岩研究中。

        有人说,李德威“难合作”。

        “因为合作关系,李教授生前在海南最后的时光,大部分都和我在一起。”恒泰艾普(海南)清洁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宏说,在一次钻井施工中,李德威根据对海南热源分布情况的分析,突然提出改变钻井轨迹。这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情,整个团队一度为此争执不下。“可是李教授态度很坚决,要求必须改。当时大家都觉得他太固执,但后来结果证明,李教授是正确的。”刘宏说。

        今年3月23日,经过66天钻探,根据李德威的路线图,海南澄迈成功打出中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钻井,为海南干热岩发电及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中国干热岩勘查和开发探索出一条新思路。

        琼北实验井的成功,在同仁中激起千层浪。5月4日,李德威在海南组织召开“干热岩选区、勘探和开发学术研讨会”。没有人知道,疾病此时已经向他袭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吕新彪回忆,当时的李德威面容憔悴,手一直在抖。一打听才得知,他已经连续几晚没有睡觉,熬夜写发言稿,连会议接待都是他安排的。

    献身科学魂归高原

        李德威忘我工作,却忽略了健康。2017年11月,他就开始咳嗽、间断性低烧,几个月不见好转,因为忙一直没有就医。今年4月,医生诊断他患上肺炎,住了8天院,他不顾妻子夏芳和医生的反对,逃出医院。

        学术研讨会结束后,5月12日,李德威再次住院。岂料,他再也没能离开病床。因病情严重,他从武汉转到北京,最终被诊断为嗜血细胞综合征。住院70天,病情没有好转,免疫功能不断下降,各项生理指标越来越差。8月21日,他再次回到武汉进行治疗。

        李德威的病情怕感染,需要隔离。但他惦念着科研进度,放心不下地热事业,只要病情略有缓解,就把学生召集到病房开会。随着病情加重,9月9日,李德威最后一次召集了10多名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病房开会,边输液边听每个人讲学业进展。在生命的最后几天,李德威进了重症监护室,无法正常说话。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颤抖无力的手写下了“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10个字。

        9月14日12时25分,李德威溘然离逝。“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成为他生命的绝笔。

        9月27日,李德威生前亲友、同事、学生遵照他的遗愿,在海拔4000米的冈底斯山坡上肃立默哀,向李德威纪念碑敬献哈达,随后捧起拌着花瓣的骨灰,撒向清澈的拉萨河。

        日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追授李德威教授“新时代教师楷模”荣誉称号,要求广大师生学习他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情怀、潜心育人的师德、永攀高峰的精神、淡泊名利的品格。 

        (本报记者 夏静 本报通讯员 陈华文 徐燕)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