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1日 星期四

    穿越历史,寻访首义故地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光明日报》( 2018年10月11日 01版)

        【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开栏的话

        从虎门销烟到“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武昌首义到万里长征,从“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170多年来,在伟大民族精神和奋斗精神的激励下,中国各族人民手挽手、肩并肩,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站起来、勤劳努力富起来、砥砺奋进强起来,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本报今起开设《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专栏,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讲述中国人民在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的新时代故事,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在武汉蛇山脚下,黄鹤楼的东面,辛亥革命时期的鄂军都督府旧址,一座红墙红瓦的两层西式楼房就是人们常说的武昌首义红楼。如今,武昌红楼已成为辛亥革命博物馆。

        宋庆龄于1979年为红楼题写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和“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两方匾额,分别悬挂于大门和主楼上端。辛亥革命博物馆通过实物、历史照片、革命文物等,全景式地再现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壮阔历史。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在武昌打响了第一枪。武昌起义取得成功后,革命党人在此设立湖北军政府,宣告废除清朝宣统年号,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今年是辛亥革命107周年,10月10日,2018年辛亥革命实物捐赠活动在辛亥革命博物馆举行。

        “与这样珍贵的文物为邻,我们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和崇敬。我亲眼见证了红楼、辛亥革命纪念碑、首义文化公园等文物建筑的变迁。”一位经常在首义文化公园锻炼的居民说。

        在武昌红楼的对面,一座三层楼的红色新建筑矗立着,那就是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新馆的布展面积达6800平方米。今年10月6日,《共和之基——辛亥革命历史陈列》在这里开展,展览分“晚清中国”“革命原起”“武昌首义”“创建共和”“辛亥百年”5个部分。

        在武汉首义文化广场,有大批学生和游客前来瞻仰遗迹,纪念革命先烈,感受首义文化,其中不乏港澳台青年。

        “革命已经在历史中走远,但革命者的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伟大爱国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要继承革命者的伟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十堰市竹山县柳林乡公祖小学10月8日举办的“铭记历史,纪念辛亥革命”主题系列活动中,学校老师向全体学生发起倡议。学校还组织学生观看电影《辛亥革命》、开展辛亥革命知识问答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

        “武昌首义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一是为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而敢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二是建设新社会的建设精神。”历史学家冯天瑜指出,武昌首义所蕴含的团结进步、振邦兴乡的爱国精神,敢打敢拼、不畏牺牲的铁血精神,不拘教条、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勇担大任的历史主动精神,艰苦奋斗的求真务实精神,善抓机遇的机智果敢精神,已经成为武汉精神的重要内容。

        如今,漫步在武汉街头,你会看到首义路、首义园、首义小区、首义中学、首义广场等诸多以“首义”命名的街道、学校、社区、广场等,“首义”两字已深深嵌入到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武汉城市最耀眼的文化符号。

        (本报记者 夏静)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