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周报》走过一甲子。
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图书阅览室,11本精选的《北京周报》(Beijing Review)年度合订本安静地躺在长桌上,不时有不同肤色的读者前来翻阅。展开的书页,有的已经泛黄,有的磨毛了边角,有的甚至已修补数次。
美国国会图书馆不仅完整收藏了《北京周报》自创刊以来的所有合订本,包括一本全世界仅存3套的1958年创刊合订本,还精选了不同年代的合订本以专题形式展览陈列。
这本可能并不为国内读者所熟知的刊物,为何会“墙内开花墙外香”,在海外享有这么高的待遇?
作为我国唯一的中央级外文时政新闻周刊,《北京周报》自创刊之日起,就受到海内外的高度关注。
使命中诞生
“我讲话的英文译文,以《北京周报》刊登的为准。”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尼泊尔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郑重宣布。
如此看重《北京周报》的周恩来,与周报的渊源更深,对周报的关怀更切——
他是周报创办的发起人。1954年4月,在率团参加完日内瓦会议的回国途中,周恩来几次谈到中国与国外互相了解的重要性。他说:“我们应当有一本英文周报,及时地向国外阐明我们的内外政策,介绍我们的革命和建设成就。”
1958年3月,经过3年多的调研和准备,这本肩负“向世界说明中国”使命的英文周报创刊了,周恩来亲自定名为《北京周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本外文时事政策性新闻周刊,每周一出版,航空发行世界各地。
1963年3月5日,原计划在北京饭店举行的《北京周报》英文版创刊五周年暨法文版、西班牙文版创刊茶话会,在周恩来建议下改在了单位食堂,他执意要到编辑部来看看大家:“我们要通过各位朋友的努力,使《北京周报》在五大洲更广泛地发行。”
要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创办一份外文刊物所要面对的困难可谓重重,要用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印尼文等语种出版《北京周报》更是难上加难。
“为了节省成本,航空发行的纸张不能很重,所以要用很薄的字典纸。”今年90岁高龄、曾任中国外文局局长的林戊荪参与了周报创刊的筹备工作,他回忆起这个细节,“当时国内没有这种纸,这么大的用量,如果进口就太贵了,所以印刷专家就去济南找造纸厂。那边说,造这个纸,除了纸浆之外,还需要一定的棉花。所以,我们造纸的棉花都是上级特批的。”
60年来,对《北京周报》的成长,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给予深切关怀。
在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故居卧室床边,至今还摆放着大字版《北京周报》,这是毛泽东生前每期必看的刊物;邓小平曾对《北京周报》的文版调整作过指示;江泽民为《北京周报》手书“中国之窗,世界之友”;胡锦涛为《北京周报》纪念中巴建交55周年专刊致辞;习近平为北京周报社《中国与非洲》杂志“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专刊”发来贺词。
六十载弦歌不辍,一甲子薪火相传。
如今的北京周报社,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公信力、引导力的多语种、多平台的国际新闻传媒机构。除出版《北京周报》英文周刊外,还出版有《中国与非洲》英、法文月刊和《风度》月刊,以中、英、德、法、日文出版北京周报网,入驻海外社交媒体及国内各大新媒体平台,读者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社会了解真实中国的重要传媒品牌。
发展中壮大
“对于想了解当前中国形势的学者和读者来说,《北京周报》是最好的信息来源。”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高级官员温佐精准诠释了《北京周报》的价值定位。
从“着重介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经验”到“以论述国际问题为主”,再到“增进国外对我国国内形势和对外政策的了解”,60年间《北京周报》3次编辑方针调整的背后,虽有历史原因和客观工作的需求,但更体现了她伴随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锐意进取的精神品格。如今,《北京周报》恪守“及时、全面、准确、深度地报道中国”的宗旨和严肃的新闻风格,成为国外读者了解真实中国的窗口和中外交流的平台。
“它总是处在国际舆论的前沿阵地和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上。”在《足迹留下的思考》一文中,曾任北京周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的汪溪道出了办刊的不易,“无论国内外发生什么大事,它都得及时反映、表态,是躲不了,避不开,也等不得的。不但要准确反映,而且要有对外角度,讲究表达方式。”
也正是在60年不断攻坚克难的脚步中,《北京周报》确立了以新闻立刊、以言论见长的办刊理念,涌现了“编者札记”“说东道西”等一批知名专栏。
安治国、穆友林、王大成、辛向荣……这些寓意美好的“编者札记”常用笔名,在20世纪70年代末为周报读者所熟知。英国《卫报》撰稿人、中国问题专家吉廷斯两次写信给“穆友林”,讨论裁军问题。
“我一直觉得我们在做非常困难的工作。在国际舞台上,在西方舆论界,我们的声音依然很弱。然而,这声音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中国并非可有可无的。我们之所以能指点江山、说东道西,不是因为我们这些所谓笔杆子有什么了不起,而是因为中国了不起。中国使我们有底气,有笔功。”说这段话的,是曾任北京周报社总编辑的黎海波,他在1996年开设时事评论专栏“说东道西”,同世界媒体过招。
1996年底,《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盯住金丝雀》的评论,对中国是否信守“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等原则含蓄地表示了怀疑。依据香港回归后半年的实践,黎海波在1998年第一期《北京周报》上写出评论《自在的金丝雀》,用事实给出了强有力的回答。
客观报道中国最新发展,公正评述国际重大事件。在传播中国声音的历史进程中,《北京周报》收获了外国元首政要、国际组织和机构的支持和关注。在创刊60周年之际,多国驻华大使纷纷发来贺信,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还深切回忆了与周报40多年的缘分:“20世纪70年代我第一次来北京就看过《北京周报》,它一直是我了解中国的重要信息来源。”
迈入新时代
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今年4月,在全球最繁华商业中心最吸引眼球的地方,深入解读习近平主席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的英文稿件《融合发展和全球化让世界更美好》及《北京周报》LOGO闪耀电子大屏,向世界奏响了中国开放的最强音。
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北京周报社启动实施国际合作传播和全媒体化战略,全面加强新时期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从2017年7月底开始,北京周报社与世界主流媒体美国《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彭博商业周刊》、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及法国《青年非洲》周刊等开展机制性长期供稿合作,北京周报社《中国与非洲》杂志还与南非《星报》、塞内加尔《太阳报》等开展供稿合作。仅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就在合作媒体刊出16个专版,供稿15篇次,合作方发行总量665万份(册)。与这些国际知名新闻机构的合作,开创了中国期刊新闻史上的先河。
从创刊伊始的毛泽东思想的对外传播,到后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的对外传播——除向世界介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外,《北京周报》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思想传播的重要平台。如今,《北京周报》肩负向外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任。
今年3月12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刊登了《北京周报》供稿的文章《共同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新篇章》,充分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该文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联组会后刊出,温佐认为这是一篇很合时宜的解读文章。
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美国作家沃伦·刘在《新闻周刊》上看到《北京周报》供稿的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的稿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成功的原因》后,给周报发来邮件,称赞其观点“提供了一个如何审视中国智慧对世界贡献的不同视角”。
“新时代的中国理念、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贡献等需要通过《北京周报》这样的平台传递出去。”北京周报社社长李雅芳说,这是《北京周报》的重要使命。
如果说国际合作传播是周报扩大影响的主攻点,那么,全媒体化战略就是周报转型升级的起跳点。
《对话太平洋》《北京闪新闻》《“绘”眼看中国》《冷暖中国》……这些由北京周报社原创制作的视频节目,通过英、法、日文网站和脸书、推特等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同步推送后,获得国外网友热烈反响,仅《北京闪新闻》每期在脸书账户的播放量就超过300万次。
2015年4月,在接受了《北京周报》独家专访后,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转推了一条周报发在脸书上的英语推文《要团结不要分裂》(More Unites Us Than Divides Us),并留言:“让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一直是安南的一个梦想。”
从纸质印刷版到互联网电子版,从动态新闻网站到移动阅读产品,从国内新媒体平台到海外社交媒体……《北京周报》的全媒体化步伐越来越快、越走越稳,影响力和辐射力也由传统的纸质刊物延伸至全球互联网新媒体平台。截至2018年1月1日,周报在各新媒体平台的日均阅读总量超过一千万人次。
钓鳌莫问当年事,汗马须收第一功。
翻阅60年来的《北京周报》,就是浏览一部用不同外文写成的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史。3000多期内容,记录了一个甲子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彰显了周报一以贯之的鲜明政治勇气、坚定历史担当和独特评论视角。
站在60年辉煌历史的基石上,《北京周报》不忘初心,重装起航,继续书写“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 柴如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