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27日 星期四

    理解社会性科学议题需要文化沟通

    作者:段伟文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27日 13版)

        【科学随笔】

        当前,科技的发展全方位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个人的身体、生活和行为方式到社会的生产方式、创新模式无一不因信息、材料和生命等科技发展而重塑和再造。正是由于科技发展的后果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乃至人类文明的走向,由科技的不确定性及其后果的复杂性所导致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层出不穷,如核能、大坝、纳米、人工智能、大科学工程、全球变暖、转基因食品、电磁污染等都属于常见社会性科学议题。

        社会性科学议题既具有科学上的不确定性,也具有社会争议性。一方面,社会性科学议题往往涉及科学前沿探究与新兴科技创新,由于其处于人类知识与无知的边界,存在着一些未知领域和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科技、产业、社会和人文的相互作用将科技单一的不确定性放大为贯穿科技、社会和文化的复合的不确定性与风险,由此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社会、法律和伦理争议。如何及时和动态地应对这些议题,使之得到合理有效的协商、处理并形成可执行的科学决策,无疑是科技发展对现代社会治理的重大挑战。

        社会性科学议题不仅局限于科学而更多涉及到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其一,社会性科学议题往往跨越多个领域,不能只从单一的领域来看,必须从多个角度同时进行考量,充分考虑不同文化背景的相关群体和个人的利益与意见。其二,不能完全诉诸科学方法予以解决。大多数具体的科学观点与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的审视角度使得答案亦不尽相同。同时,在社会性科学议题中所呈现的社会与科学间的关系往往相当错综复杂,其复杂性使得各种解决方案的利弊得失往往难以权衡。其三,社会性科学议题往往涉及复杂的伦理与情感层面的开放性的问题,很多情况下没有特定的答案,而且考虑的方面越多,越难以对有争议的问题达成共识。因此,化解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理解与文化沟通相结合。

        从科学理解的角度来看,公众理解社会性科学议题,往往要借助科学语言和媒介语言两个认知中介。公众要想较为准确地把握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内涵并有效参与相关讨论,必须像剥洋葱一样,先剥开媒体语言,再剥开科学语言,最后才能触及社会性科学议题的确切内涵。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公众需要了解大众媒体对于最新科技信息的筛选、包装、选择与组合的方式,即应该具备一定的媒体素质;另一方面,公众需要掌握理解科学语言背后的科学内涵的方法,即具有一定的科学素质。

        对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化解还要引入社会文化议程,其关键是通过文化沟通使公众理解导致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原因,进而从文化沟通的维度探讨科学的可接受性。从人类文化的维度来看,可将科学视为一种人类的有限知识-行动体系:(1)科学是人类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指导人们的行为,但科学不能涵盖人类的全部知识,人们的行为不可能完全依据科学;(2)科学不是“完成了的科学”而是“进行中的科学”,科学中难免出现争议,科学共同体会就某些争议达成共识,但可能在某些问题上尚无共识;(3)不论对科学争议还是由其导致的社会性科学议题的理解,都应该立足于对科学事实的描述与分析之上,但科学证据的有效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4)对科学事实的分析往往需要借助科学模型,但它是对事实的抽象和简化,且与具体情境相关。

        面对社会性科学议题,如果从文化维度将科学视为人类有限知行体系,科学在文化上的可接受性就成为化解问题的关键。为此,可从“可接受的科学”的概念出发,将科学在工具意义上的可接受性与人类价值意义上的可接受性整合为文化上的可接受性。

        (作者:段伟文,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本文根据其在光明日报、光明网主办的“科学素质与文化包容”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