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26日 星期三

    徽商银行打造特色普惠金融品牌

    作者:本报记者 常河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26日 09版)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9月23日,安徽黟县宏村。吴剑哲一早就在自己的民宿“栖木居”里张罗着游客的餐饮,他的手机响个不停。“都是来订房的,客房全部订满了。”吴剑哲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从春天油菜花开一直延续到深秋。吴剑哲现在愁的是没有足够的客房,而在两年前他决定开民宿时,愁的却是没有资金。“多亏了徽商银行的‘民宿贷’,我才顺利开起了客栈。”

        坐落在黄山南麓的黟县是中国旅游强县之一,境内西递、宏村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5A级景区。2016年黟县接待游客144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9亿元。作为景区特色旅游配套设施,宏村近200家民宿客栈开业了。大部分民宿由古民居改建而来,且以中等规模及中等档次为主,80%的商户有贷款需求。

        为了解决景区古民居不能抵押、景区经营户无可抵押资产等融资难问题,徽商银行及时推出特色产品“民宿贷”。“该贷款目标客户为西递、宏村等景区内经营农家乐及民宿的本地客户,担保方式有抵押、质押、保证等,针对优质经营客户可采用信用方式,单户额度上限50万元。”徽商银行黄山分行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在宏村、西递、屏山和南屏等景区,已发放民宿贷53户,共计2326万元。”

        “民宿贷”只是徽商银行打造的普惠金融品牌之一。近年来,作为全国首家由城商行、城信社联合重组的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商业银行,徽商银行将发展普惠金融作为战略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推进“经营机构下移、服务重心下沉”。两个“下”反过来推动了新业务的“上”,促进了自身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徽商银行创造性地从“渠道、支付、信贷、电商”四个方面开展农村普惠金融生态体系建设,让客户享受到高效、便捷、安全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在渠道端,采用“银行+公司+网点经理”的徽农服务室建设模式和“银行+政府/村委会+群众”的选人用人模式,通过“小而专”的网点建设,打通金融“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渠道进乡镇、进社区、进市场,填补了金融空白。

        在支付端,他们推出“徽农付”全聚合支付产品,从商家和客户两方面着手,采取“集中培训、上门指导、电话解答”等方式对农村支付市场主体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普及支付产品使用方法,逐步培养农村市场的线上移动支付交易习惯。在资产端,聚焦地方特色效益产业链发展,创新开发徽农贷系列产品,“一村一品”“一业一品”,先后推出“金谷粮农贷”“金叶果蔬贷”“酥梨贷”“核桃贷”“茶谷贷”“民宿贷”等专属产品,助力地方政府发展现代特色高效农业。在电商端,打造“徽银e+”综合服务平台,立足客户生活场景,丰富完善平台各项使用功能,向客户提供线上支付、在线融资、家庭银行、智能理财、服务预约、代理缴费、旅游金融、行业应用等功能的个人综合服务,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客户提供精准推送和信贷服务。

        “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既为三农、小微等金融弱势群体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服务,也促进了银行自身业务发展,促进了经营转型。”徽商银行董事长吴学民说,截至6月末,徽商银行县域机构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97.56亿元,个人贷款余额254.75亿元,社区、小微、徽民支行储蓄存款余额62.98亿元,个人贷款余额27.43亿元,均取得不俗成绩。

        (本报记者 常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