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26日 星期三

    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千年文脉焕发新时代生机

    作者: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26日 11版)

        成都,我国西部文化重镇,国际知名时尚休闲之都。2000多年来,城名未改、城址未变、中心未移,千年文脉滋润下成都再次焕发新的文化魅力,深受中外游客喜爱。

        9月25日,记者从在成都召开的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上获悉,成都将举全市之力,用3年时间从文创、旅游、赛事、美食、音乐、会展等多个领域多角度发力,打造世界文创、旅游、赛事名城,国际美食、音乐、会展之都的“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形象,进一步筑牢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定位。

    立体式布局文创载体

        “三城三都”建设背后,是成都创新继承天府文化的生动实践,是这座城市时代精神书写的文化自信和文化价值。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明确提出,通过3年努力重塑文化地理,打造首批31个文创载体,推动文化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

        此次大会明确了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即2018年启动世界文创名城建设,丰富文化形态,建成超过450万平方米园区载体,年内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1000亿元;2019年打造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和平台,传播天府文化取得新进展,建设文创产业生态圈,建成超过620万平方米园区载体,年内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1350亿元;2020年基本建成世界文创名城,建成一批具有区域带动力和国际知名度的文创园区、街区、小镇、企业和品牌,形成原创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独特印记,更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刚刚结束的中秋假期,成都各大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地和音乐节成为游客首选。“以前出去消费,都问商家有没有团购。如今到文化场所消费,我就用文创成都APP,直接折扣,还可返点再消费。”今年,全国首个文化惠民消费线上支付平台“文创成都”上线运营后,引来众多游客关注,文艺青年争相推荐。

        成都以“三城三都”的城市品牌形象促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既是传承千年商都文化、休闲文化基因的历史责任,也是秉承生活城市的城市特质,积极回应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直接体现。

    多举措培育文化品牌

        “三城三都”建设让文商旅体各展风采又跨界融合,魅力非凡。近年来,成都将千年文脉与旅游创新融合。数据显示,成都文创以超30亿人次的关注度,排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成为中国文创第三城,与世界进行交流互鉴。

        “文化高度决定城市高度,文化影响力决定城市影响力。世界主题文化城市建设,成为当今时代发展趋势。”成都市政府参事李明泉说,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建立在深厚扎实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基础之上。天府文化具有内在深层文化结构、强劲文化延展张力、广博古今文化合力,凝聚形成了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现代表达和当代价值。

        此次大会提出,培育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文商旅体融合发展骨干企业30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1000家以上,形成5个千亿级文化消费市场;建成历史有根、文化有脉、品牌有魂的160个博物馆、100家书店、300条文商旅体特色街区、30个以上文商旅体特色小镇、30个以上田园综合体;培育产业集群品牌20个,培育国际国内知名节会品牌100个、赛事品牌20个、旅游品牌100个、餐饮品牌120个,增强成都文商旅体自主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在全球打响“三城三都”品牌,提升成都城市品牌的全球知名度和美誉度。

        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表示:“文化对城市而言,既是实力和形象,更是内核和灵魂,决定城市品质,塑造城市精神,引领城市发展,所有流芳百世、蜚声世界的强盛都市,都是世界级的文化名城。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是基于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大势和城市发展规律的前瞻性把握,基于成都城市深厚文化基础和比较优势提出的发展目标。”

        (本报成都9月25日电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