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阐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1.更有定力地坚持和发展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保持坚定的政治定力。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定力,才能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在信仰信念上立根固本,关键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坚定信念,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都无可争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坚定战略定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持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持续进行社会革命的历史,也是一部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一个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不容易,进行自我革命更不容易,而不进行自我革命就必然会被历史淘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继续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唯有如此,我们党才能一如既往领导人民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更有自信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坚持战略定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坚定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凝结了党领导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全党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足够的理论自信,切实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坚定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国情,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同时,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尽善尽美、成熟定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不断完善。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坚定文化自信。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源泉所在。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以更加自信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胸怀,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3.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汲取真理智慧。不管时代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至今仍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闪耀着真理的智慧光芒。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不断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汲取群众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历史活动首先是人民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事业。我们要始终植根于人民之中,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自觉拜人民为师,把人民群众作为我们工作和事业的最高裁判者和最终评判者,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汲取历史智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善于从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智慧。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通过分析比较鉴别,更好地认识国情,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发展大势,更好地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动各项工作。要善于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实践,善于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识历史,真正做到历史、现在、未来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汲取人类智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开辟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中不断向前。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立足中国国情和实践,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智慧成果,不断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不断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白显良,系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廷勇,系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均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