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4日 星期五

    紧盯“世界领先”做科研

    ——记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院长代方银

    作者:本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4日 08版)

        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许多耀眼头衔的代方银,一直住在学校一栋没有电梯的老宿舍楼里。家里虽然买了房,但因为他不愿意换地方,买的房子至今没有装修。“每天爬上爬下,早已经习惯了。”代方银说。

        关键是这栋宿舍楼离实验室近,“走路十分钟就到了”。这对经常在实验室待到凌晨一两点的代方银来说,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1993年毕业留校的代方银,已经习惯性地喜欢上了实验室。“小时候农村条件艰苦,常常是一群孩子打着赤脚上山砍柴。现在的人可能要说,你们那时真苦,其实我们自己并不觉得,相反如果不让我跟着一起去砍柴,反而会很难过。”代方银说,“实验室条件比起那时候已经很好了,我们这样的人很珍惜今天的条件。自己又特别喜欢,有了一点儿新发现就会特别兴奋,有成就感。”

        强烈的兴趣支配着代方银此后25年几乎从来没有寒暑假和节假日地进行科研和教学。“我们这个大团队,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就是创新。”代方银说。2011年,西南大学建成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全国蚕桑学领域目前唯一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代方银作为现任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院长和新接手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既要带头紧盯“世界领先”做科研,又要瞄准市场和民生推进现代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重建——他还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育种技术与方法”岗位科学家。突破家蚕广食性研究关键技术,让蚕摄食低成本人工饲料,是实现家蚕规模化、工厂化养殖的重要基础。国际上就家蚕广食性种质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代方银就自起炉灶,成功筛选出一批这样的优势种质。蚕结茧变蛹,在茧内成蛾时会吐出溶茧酶破茧而出,造成茧丝损坏,因此生产上要高温烘茧杀蛹,带来劳动力紧张和大量能耗。代方银研究组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溶茧酶基因,创制出“蚕茧自保护系统”,其他各项指标不受影响。基因改造技术的创新,将使家蚕更好养、更抗病、更适合粗放式饲养,蚕丝的机械性能也能更高。

        过去种桑树就是为了养蚕,经常会出现市场蚕丝价格好就种树,价格低就砍树的循环,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对从事蚕桑业的农村居民脱贫致富奔小康造成极大影响。西南大学的蚕桑研究团队用生物技术开发桑枝、桑果、桑叶,将蛋白质含量高达20%~28%的桑叶开发成饲养牛、羊、猪等家畜的功能饲料,使桑树成为重要的植物蛋白来源。桑树作为生态优势树种,也被广泛用于南方地区石漠化治理、北方地区荒漠化治理和矿区、海岛等生态重建。在西南大学院士专家工作站、国家蚕桑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支持下,蚕桑正重新成为许多区域精准扶贫和优化农业结构的骨干产业。

        代方银多年来大力推进家蚕各类表型的基因解析,这是他在全球组学兴起后确定的新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重要发现。他和研究团队正在克隆寻找蚕丝产量高低的遗传基因,运用遗传操作技术从基因组等水平上进行改良。这是他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家蚕驯化性状的基因组研究”后,今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的“家蚕茧丝优良性状的遗传基础及调控机制研究”的项目任务。

        “科学研究的每一次进步,都在将家蚕从传统农业动物发展成与人类越来越密切的新功能动物。”代方银认为,科研的本质就是有需求导向和时代特征的创新,而创新就是“发现未发现、揭示未揭示、创造未创造”。

        (本报记者 张国圣)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