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4日 星期五

    探寻文字符号中的丰收意象

    作者:本报记者 刘博超 刘剑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4日 09版)

        【喜迎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的这句话解释了文字符号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在五千年灿烂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中华先民创造的象形字也浸润着田亩的气息。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黄德宽、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青年研究员许可,请他们一起探寻文字符号中的丰收意象。

        记者:提到农耕,您脑中最直接想到的是哪个象形字?

        许可:今天我们提起“辰”字,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龙”。其实,“辰”字最早应该也是一种古老农具的象形。这种工具叫作“蜃”,可能是由某种软体动物的壳做成的。甲骨文中有“辳”字,就是两手拿着“辰”这种工具去除草木,就是先民开垦荒地的写照。有文字学家认为,种植必先开荒,所以“辳”就是“农”字最早的写法。

        “力”实际上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如同农具耒的样子。很多表现“大禹治水”场景的艺术作品中,大禹手持的工具正是耒。使用耒劳作需要花费力气,所以“力”字引申有了“力气”这个比较抽象的含义。而带“耒”旁的字,本义都和耕地有关系。比如“耕”本指耕种,“耘”指除草,“耕耘”连用,比喻致力于某种事业。

        “农耕”这两个字最早都和用农具劳作有关。当祖先们最初拿起工具翻整土地,开始刀耕火种时,我们的农耕文化就正式发端了。而很多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事物,也逐渐成了汉字的本源。

        黄德宽:汉语中有一个基本的时间概念“年”,甲骨文中的形象,上面是一个禾,下面是一个人,就是一个人举着庄稼。在古代,农业丰收就是一季,到了丰收的时候,人们举行娱神活动庆祝丰收,就叫作年,后来引申为时间概念。

        刚才说到了“辰”字,早晨的晨,就是日出而作,太阳出来就该拿上农具干活了。在农业社会,观象授时对生产特别重要,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星象变化与季节息息相关,所以星辰也用了这个表示农具的“辰”字。

        记者:词语在流转过程中会衍生新义,农耕有关语素在日常语言中有哪些体现?

        黄德宽:比如说秋分的“秋”字,甲骨文中是秋虫的形象,也就是蟋蟀。因为秋虫在这个季节鸣叫和繁衍,所以以秋虫的字形代表了这特定的时间段。社本身是土地神,在年俗里,中国人敬神特别讲究社庙,也就是祭祀土地神的庙特别重要,由此延伸出社会、社稷。再说“稷”,本是一种植物,后来泛指粮食。周朝人用“后稷”专指自己的始祖,又把“稷”当作谷神,汉语中讲江山社稷,这说明这个文明是农业本位的。

        许可:先秦知识阶层已逐渐脱离纯体力劳动了。士大夫虽不每日躬行农事,但对农业生产必定有所了解。他们笔下的很多词汇,都是农耕文化的生动体现,“笔耕砚田”就是以农事做比脑力劳动的例子。可见,一些农业词进入通用语后,会产生很多新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比如“茬”原指收割庄稼后留下的根,而胡子没剃干净叫“胡茬”,话说半截留下“话茬”,一个不好对付的人可以说他“不是善茬”。再比如“梗”原本可以指植物的茎,引申出有强硬耿直的意思,既而又有阻塞、抵御的含义,所以医学界有“梗阻、梗塞”等术语。还有“场”字,最早表示用来祭祀或者翻晒粮食的场地,后来泛指从事各种活动的处所,近代物理学借此翻译出“磁场、电场”等概念。另外,我们都熟悉一句古语“仓廪实而知礼节”。古代的“仓”和“廪”是两回事,仓是贮藏谷物的,廪则用以储米。米比谷精贵,所以廪的数量和规模一般都不如仓大。今天金融市场上说“减仓、平仓、空仓”等词的时候,用“仓”字而不用“廪”,或许与此有关。

        记者:传统农耕文化对中华文明有何浸润和影响?

        黄德宽:农耕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北京有天坛、地坛,就是古代天子祭天的地方。祭天是因为风调雨顺对于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皇帝亲自扶犁耕地,作万民表率,反映了劳作对农耕文明的重要性。俗话说,“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老百姓的很多生活习惯、思想观念都与农业劳作密不可分,重家庭、勤劳节约、安土重迁等许多中国人的文化特质也与农耕文明的特点息息相关。

        许可:农耕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是本源性的,渗透到包括语言文字、生活习俗、价值取向等诸多层面。千百年来,我们崇敬后稷、大禹等英雄先祖,也尊崇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掌握丰富农业知识的长者、爱护茁壮成长的幼童。我们期盼风调雨顺的美好未来,在不断追问和探索中掌握了气象天文知识,创制了较为科学的历法。我们笃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传统古训,崇尚精耕细作的工作态度……这些都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长期面土而作带来的例如安土重迁等“小农意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不过,中华民族从农耕文明一路走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灿烂文化,而农耕文明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互分工又团结协作的理念,正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也一定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大生机。

        (本报记者 刘博超 刘剑)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