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1日 星期二

    为高原经济提供“绿色”动能

    ——西藏高高原经济高峰论坛举行

    作者:本报记者 姚亚奇 尕玛多吉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11日 04版)

        本报拉萨9月10日电(记者姚亚奇、尕玛多吉)在第四届藏博会举办之际,西藏高高原经济高峰论坛9日在拉萨举行。来自学术界、企业界和创新创业领域的嘉宾围绕产业发展布局、高原特色农牧业发展、信息化建设、青年创新创业等议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共同探寻西藏绿色产业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旅游文化产业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新型产业,也是西藏高高原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先导性产业。

        “发展新时代的西藏旅游文化产业,需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觉察整个青藏高原及环喜马拉雅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旅游文化产业大格局中的位置及将来可能达到的高度,需要深入思考西藏在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新型旅游业态发展过程中的深厚潜力。”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健说。

        在如何推进西藏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李健认为,西藏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可以依靠科技创新,将传统民族手工业打造成创意设计产业,例如,应用3D打印技术完成佛像塑造,开发具有西藏民族手工元素的衍生产品,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

        西藏文化元素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美誉度和接受度,西藏文化元素具备开发成为高端时尚文创产品的巨大潜力。李健认为,在拉萨老城区及慈觉林文创园,可以引导设计类公司、工作室聚集,推动藏式设计与西藏时尚文化产业成为西藏大学生创业的新兴领域。

    发展西藏特色产业体系

        西藏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具备培育特色农牧业的高原环境,因此可以通过扶植特色农牧业、特色制造业和旅游文化业,形成具有西藏特色的产业体系,助推乡村振兴。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付才辉说:“在西藏的禀赋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并不是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以及物质资本,而是自然文化资源禀赋条件所提供的、能够培育特色农牧业的高原环境;能够培育高原特色食品和矿泉水以及藏医药的动植物自然资源;能够培育特色民族手工业的特殊历史文化知识资源禀赋;能够培育旅游文化的自然人文景观。”因此,他建议西藏侧重于做精做细特色产业内的升级及其产业链延伸,而非追求产业间大起大落的迭代升级的内地发展模式。

        “青稞在西藏既是保障西藏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物,又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源泉。”青稞产业兴旺对西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据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院长尼玛扎西介绍,当前西藏有40多家青稞加工企业,其出产的青稞酒、糌粑、青稞茶等市场前景向好。同时,青稞加工企业成为当地农牧民就业的重要渠道,占农区家庭经营性收入的30%到40%。因此,通过技术创新驱动青稞产业兴旺,有助于打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在2015年8月举行的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采取综合举措,加大对青藏高原空气污染源、土地荒漠化的控制和治理,加大草地、湿地、天然林保护力度。

        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成为与会专家学者探讨西藏绿色产业发展模式的共识。

        付才辉表示,西藏最重要最宝贵的特色资源禀赋,莫过于其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禀赋极具独特性,也极具稀缺性和脆弱性,保护好西藏的自然生态资源以及繁荣西藏的历史文化,就是保护西藏特色产业发展的根基。

        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昊认为,传统基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有时甚至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必须坚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严禁“三高”企业和项目进入西藏,用绿色“一带一路”理念,建设美丽净土西藏。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