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人文地理》版9月2日刊出《课本里的江西》一文后,引起了读者的热烈反响。
“现行课本中与江西有关的诗文不少,《课本里的江西》别具匠心地将这些诗文串联、归纳起来,并进行了一番系统梳理和深入浅出的阐释,以点带面地唤起了人们年少时留下的难以磨灭的文化记忆,再次激发起人们对江西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与由衷向往,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说,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名篇佳作甚多,这些经典诗文对广大学子的影响可以说是铭心刻骨、历久弥新,也许在最初学习、背诵这些诗文时,对于学生们来说,还只是一种字词句章的学习或纯文学的学习,而一旦这些诗词通过记忆进入他们的内心,随着岁月的增长,就如同一颗颗优质的种子,总会在人生的某个时刻萌发、生长、绽放,到那时,诗文中深刻的哲理、优美的意境、高远的追求,就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深刻、持久地影响他们的人生。他认为,通过对语文课本中经典诗文的不同角度的重新归纳、梳理以及适当拓展、传播,能够不断地激活公众内心存储的文化记忆,让这些经典诗文不仅仅只是一段曾经背诵过的古雅的文字,而且能够与读者不同阶段的人生经验相互碰撞,在文化印证中充分释放经典诗文里更为丰富的人生价值和文化意义。
“《课本里的江西》呈现出了江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勾勒出了赣鄱大地壮美的画卷,勾起了人们儿时在教室里的美好记忆,激起了心灵深处的淡淡乡愁。”江西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杜侦认为,教育改革方案的实施、教育目标的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都要通过教材来落实,而语文课本则是学校为基础教育阶段孩子提供的“精神主食”,这一“主食”将决定孩子们一生的精神“味觉”:趣味、品味和“气味”。“正如江西人喜欢米粉那样,语文课本的内容会培养孩子们的精神味蕾。中小学语文课本,虽然只陪孩子们十二年,但其中的字词、诗文,却会与他们相伴一生。”
“现实中江西的美,课本中江西的美,《课本里的江西》文中江西的美,层层升华。”南昌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徐小虎评价道。
“《课本里的江西》是对江西这一地域单元旅游文化形象的巧妙塑造和传播。正是‘诗和远方兼具,江南西道唯美’!”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教授李文明说。
《课本里的江西》一文在新媒体平台上,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很多读者纷纷在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发表留言。
“江西的景点太经典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红色血脉,在这里传承赓续。”“一个很好的角度。”许多读者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表示赞赏。
文章也激起了读者罗列更多江西经典诗词名句的热情。有读者留言说:“还有韩愈的‘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也有读者贴出了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的全文:“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最真最美是故乡!”“为家乡点赞!”众多江西读者更是为家乡感到自豪。读者Leslie~熊(网名)留言说:“很多人说江西是一个存在感很低的省份。我就是江西人,每次别人问我,你是哪里的?我说江西的。对方就会又问我,江西,哪个省的?……上学那会儿,每当课本的诗句提到家乡的时候真的是由衷地自豪和认同,希望大家多多了解江西。”读者玉笑(网名)留言说:“小时候音乐老师教我们唱过一首歌叫《江西是个好地方》,当时很懵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课本汇聚的童年记忆却很深刻……只是有时我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文重新唤醒童年记忆!如今,红色、绿色、古色汇聚而成的‘三色文化’,成为江西最亮的品牌、最大的优势、最深的底蕴,让我们更加笃信:江西是个好地方!”
还有一些读者表达了希望看到课本上自己家乡的愿望。有读者留言说:“就古诗文来说,大陕西服过谁?”还有读者留言说:“看到了江西的徽派建筑,但更想看到我们徽州。”
为了让更多读者系统了解课本诗文里的祖国和家乡,本报《人文地理》版今起推出《课本里的中国》栏目,梳理中小学语文课本里与各地相关的课本篇目。本期介绍的是课本里的安徽。
(本报记者 郭冠东 马荣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