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06日 星期四

    五问故宫养心殿大修

    作者:本报记者 李韵 《光明日报》( 2018年09月06日 09版)

        9月3日,施工人员在北京故宫养心殿修缮项目现场。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门楣上的“养心殿”牌匾落满尘埃。本报记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

        “闭门谢客”前的养心殿正厅 本报记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

        养心殿抱厦的屋顶,皇家独享的黄琉璃瓦已斑驳得看不到几片完整的黄色。本报记者 李韵摄/光明图片

        9月3日,故宫博物院养心殿大修正式开工。

        记者还清晰地记得,2015年12月18日,“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启动仪式”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此后养心殿进入“闭门谢客”的状态。为什么时隔两年才开工?这两年时间故宫都在干什么?此次修缮与之前的古建筑大修有什么不同?……带着一肚子问号,记者走进了施工现场。

    一问:为什么要大修?

        一进遵义门,被脚手架包裹的养心殿便撞进眼帘,如同缠满纱布的伤员。

        透过脚手架的空隙,记者看到殿宇上本该色泽艳丽的彩绘早已斑驳陆离,大门的油漆龟裂,门楣上的“养心殿”牌匾也落满了尘埃。顺着脚手架登上养心殿抱厦的屋顶,皇家独享的黄琉璃瓦已斑驳得看不到几片完整的黄色,一些雕着龙纹的釉面已经脱落,屋脊上的脊兽也伤痕累累,甚至有一个仙人的头部都不见了。

        其实这些只能算是“皮外伤”,更严重的“内伤”是记者看不到的。一位戴着安全帽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区域内的古建筑保存现状较差,大木构件出现不同程度的残损,特别是养心殿西配殿前檐檐柱下沉已达9厘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瓦顶普遍开裂,墙体空鼓、风化情况明显,部分建筑墙体有纵向裂缝。尤其是油饰保存差,油皮普遍粉化失光,室内顶棚裱糊大面积撕裂下垂、脱落,暴露出白樘篦子等。

        据了解,百余年来养心殿区域内的建筑未进行过系统的修缮,只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进行过一次日常维护,更换了一些碎瓦和抱厦的雨水管,挖补了地面。本次大修范围占地面积约7707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40平方米。根据现状和保护计划,修缮内容包括遵义门内的养心殿、工字廊、后殿、梅坞等13座文物建筑及其附属的琉璃门、木照壁等。

    二问:为什么两年后才动工?

        对此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坦言:“一项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启动后,两年后才正式举行开工仪式,这种情况确实极为少见。”故宫用这两年时间,培养了一支过硬的队伍。

        他介绍,故宫博物院拥有23万平方米的古建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500年来,明清两朝对紫禁城的古建筑实施多次重修和扩建,形成了独特的营造技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它以“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八大作为代表,有一系列完整的材料和技术要求,由工匠代代相传,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故宫博物院曾是国内匠师传承领域的翘楚、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保护的中心,曾经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古建筑修缮队伍。

        然而,按照现行政策,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被视为一般性的土木工程,“一刀切”地采用“项目招投标”的方式实施管理,致使延续60年的故宫古建筑修缮队伍在2010年被迫解体。单霁翔说:“招投标规定自己单位不能投自己的标,这对我们是一个挺大的打击,因为我们正在进行百年大修,大量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进入了故宫施工现场。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后就把工程叫停了。”

        从2016年至2018年8月,故宫没有施工,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对官式古建筑营造工匠进行培训,八大作又细分为上百项传统工艺,从材料到做法,都要严格遵循营造则例。275名工匠们经过选拔、培训、考核,其中116人考试合格。8月27日,这些通过考试的工匠拿到上岗证;9月3日,养心殿大修正式开工。

    三问:大修为什么称“研究性保护项目”?

        养心殿维修保护工程,在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历史上,可能算不上大事,仅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就有午门-雁翅楼、太和殿、慈宁宫等大体量古建筑维修保护工程竣工。相比较来说,养心殿的规模和体量要小得多。然而,此次养心殿维修保护又可称得上是大事,不仅在于养心殿在历史上地位特殊,知名度高、影响深远,而且在于此次养心殿大修,被确定为“研究性保护项目”,这在故宫古建筑维修保护历史上是第一次。这是为什么?

        单霁翔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表示,养心殿大修不仅是古建筑维修保护,而且包括养心殿内外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的研究、保护、展示等各相关方面内容;这一项目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而是必须集中故宫博物院各有关部门职能,汇集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完成的一个综合项目和系统工程。因此,养心殿维修保护工程被确定为“研究性保护项目”。

        他举例说,在这次修缮中,会如同考古中记录地层一样,将建筑从兴建到历次修缮、添建、改建的遗迹都记录下来,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历史信息。而这种通过“在古建筑上考古”,记录“全生命历程”所获得的资料,对于判断、推测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而选择最适合的修缮方式极具参考价值。

        这种“在古建筑上考古”也果然如同考古发掘一般,不时有惊喜出现。开工仪式上,当单霁翔与前任院长郑欣淼在专家的指导下,从养心殿正脊中心的龙口取出宝匣时,大家都惊喜万分,因为这个宝匣居然是彩绘的!作为“镇宅”之物,目前已在故宫的太和殿、保和殿、武英殿、储秀宫、翊坤宫、大高玄殿等近30处宫殿建筑中发现了镇宅宝匣,但有彩绘的还是第一次发现。等级最高的太和殿,其宝匣是铜鎏金錾刻的龙纹,这次“出土”的养心殿宝匣是锡制彩绘的龙纹。

    四问:为什么要先研究?

        养心殿是一位历尽沧桑带病延年的老人。他究竟得了什么病?病因是什么?其中哪些病需要立刻治,哪些可以暂不处理?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开方抓药或是手术治疗。

        故宫的研究团队形成了33个研究课题,从建筑结构、排水系统到陈设布局、门窗花罩,从院落树木到屋内摆件,大到清宫中外文化交流,小到病虫害防治,几乎囊括了养心殿的方方面面。专家们如同医院各科室的大夫,给养心殿进行全方位的体检。他们借助了三维扫描等现代技术手段,但更多则是团队技术人员现场一点点去观察、记录和分析。

        霉变是养心殿的一个重要病症,为了查清潮湿的原因,技术人员选择一间最潮湿的屋子,挖开地面,发现底下竟然埋着一排排琉璃瓦制成的管道。这其实是皇宫的“地暖”。虽然故宫档案里有记载,但若非此次大修,谁都无缘亲见。宫里的“地暖”,叫“火地取暖”,是明清皇宫冬季最主要的取暖措施。宫人们在宫殿的地面下用砖石砌好循环的烟道,用烧火产生的热气来烘暖地面,热气由下向上徐徐上升,达到御寒的目的。除此之外,通过巧妙的设计,烟道还可以通到床铺的下边,就像我国北方的火炕一样,连床铺一起变暖了。工作人员说,养心殿的东暖阁山墙外,至今还能看到“火地取暖”的通道口和排烟口。

        原本用来取暖的管道,由于长期不用,部分破碎坍塌,堵塞管道,导致空气不流通,湿气散不出去,最终形成了养心殿难以治愈的“湿症”。病因找到了,对症下药,之后的修缮保护方案就有据可依了。

    五问:重新开放时会是什么样?

        单霁翔说,大修于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此后将重新对公众开放。届时不仅将忠实还原历史场景,而且观众可以进入原状陈列的室内,感受历史。

        养心殿是故宫博物院观众参观的热点,但是长期以来院落空间狭小,可供观众参观的区域面积仅1000平方米,适合瞬时观众承载量为215人,但是在旺季,养心殿区域中滞留观众数量经常超过800人。“由于常年人满为患,参观安全难以保证,参观体验严重降低。此外,养心殿室内展示空间光线昏暗,观众只能隔着玻璃窗向内观看,而且室内展示内容单一、展览展示不够完整生动,也影响观众体验。”单霁翔说。

        他介绍,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届时养心殿将开放超过80%的区域。修缮完成后,将对院落空间和文物建筑进行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恢复原状,在不能恢复原状的空间,特别是院落两侧的房屋,可以安排与养心殿历史文化相关的专题展览。御膳房采取原状陈列和专题展览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过去的炊具、餐具、食品等进行合理展示。养南库将来也可以创造条件,以仓储式陈列的形式,选择与养心殿契合的内容对观众开放,与养心殿、御膳房形成一个整体。

        资料显示,自清代雍正年间开始,养心殿就取代了内廷乾清宫的地位,成为皇帝寝宫和日常理政的中心,八位皇帝曾在此居住执政。本次大修前,殿内保留着雍正以后各时期的原状陈列。顺治、乾隆和同治三个皇帝逝于此处。这里有雍正批阅奏折的西暖阁,乾隆存放书法珍宝的“三希堂”,还有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东暖阁。

        养心殿保存有室内陈设1890件,其中书画类文物194件、纺织品类文物304件、金属类文物600余件、钟表类文物23件等。此外,殿外还有18件金属类文物、两件石质类文物、古树名木15棵,几乎囊括了所有故宫遗产要素的类别。养心殿主体是明代官式建筑的遗存,装修则引入了满族炕上文化,并利用西方传入的绘画,开创清廷独有的艺术形式——“通景画”。大修之后,2020年重新开放时,这些都将呈现在观众眼前。

        (本报记者 李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