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糖橘、荔枝、番茄、花生、柿子、西瓜……硕果累累,呈现着劳动之美。
樱花、桃花、杏花、油菜花、梨花、凤凰花……繁花似锦,映衬着村庄之美。
稻谷堆里游戏的小孩、乡村戏台后面正在上妆的演员、乡间小路上骑自行车迎亲的新人、水田里拔河的汉子、码头上挑运苦瓜的村民……人物形象具体而生动,彰显着当代农村的人文之美。
近日,走进位于北京中华世纪坛的中国摄影展览馆,就如同走进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乡村世界。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八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在此举办,150幅入选作品与观众见面。
在这些作品中,除了不加修饰的随手拍,也有刻意钻研摄影技术的作品,《葱》用微距拍摄表现了一朵大葱绽放的花苞,《水乡采菱乐》用航拍体现了劳动中的优美线条,让人印象深刻。除了记录四季变化和生产生活外,也有体现基层民主管理的内容,如《基层民主》拍摄了社区居民们在投票选举居民代表,《扶贫企业》拍摄农民在家门口企业打工挣钱,反映了精准扶贫的实际成果。
带泥土味儿的摄影作品越来越丰富,关于它们的思考也越来越多。
历时八年 摄影力量如何深挖
齐双,吉林省蛟河市的一位农民。从拥有第一台相机至今,他已经坚持拍照30多年。“扛起锄头就种地,放下锄头就拍照”,对摄影的迷恋,让他获得了一些奖项,在当地颇有名气。
齐双与同样爱好摄影的农民李志成、袁永贵一起,带动了更多蛟河市农民加入摄影的队伍。2012年初,蛟河市农民摄影家协会成立,为当地农民摄影爱好者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会员从最初的14人,发展到如今的65人。他们精力旺盛,日常劳作的同时,总不忘在背包里放一部照相机,随时拿出来按动快门。山水秀美,农耕忙碌,都是他们最好的题材。在历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上,他们屡获奖项,引起了摄影界的重视。
这是农民从“被拍摄对象”向“主动创作者”转变的绝佳例证。
齐双说,农民摄影家植根农村,一旦离开了农村这块土地,他们的摄影作品便失去了意义。在本次大展中,齐双有多幅作品入选初评,后期他受邀担任评委,这些作品全部放弃参赛。由此,他也成为这个国家级摄影展的首位农民评委。
从2011年至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已历时8年。对于如何推动积极健康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摄影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摄影具有天然的亲民属性和接地气的艺术本色,从2012年开始,主办方就创造性地面向全国招募新农村摄影志愿者,以结对子的方式帮扶,普及摄影基本知识,推出农民摄影师。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拍摄农村题材作品的摄影人得到了培养。
第八届农民摄影大展在延续往届特点的同时也有创新,设置了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题的主单元,同时延续了手机单元的征稿传统,倡导农民关注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等现象,用镜头记录新农村建设进程。在征稿过程中,担任过往届评审工作的专家,奔赴多地展开巡回讲座,各地摄影爱好者都有机会当面向专家咨询,并获得指导。这届大展,稿件数量和质量得到提升,影展总来稿31849张,其中主单元单幅类17095张,主单元组照类11218张,手机摄影单元3536张。
农村在变 摄影思维如何转变
纵观历届大展的作品,会产生这样一种印象:佳作不少,但很多题材从第一届拍到第八届,在表现方法、拍摄思路等方面变化不多。这让很多专业摄影人感到困惑,他们试图引导创作者解决这个问题。
摄影家朱宪民长期将镜头对准黄土地,他的《黄河人家》是记录农村生活变迁的经典之作。“我拍摄农村题材已经50多年了,是农村变化的一个见证者,我感觉中国农民的变化天翻地覆。”朱宪民与来到大展的摄影爱好者交流说:“摄影师的记录是带有感情、艺术表现和时代典型化的,一定要抓住时代的特征,你的影像才有价值。”怎样表现时代特征呢?他建议,要注意农村生活中的细节表现,宣传标语、劳动工具、人物衣着,都能反映时代特色。
农民摄影师是长期驻村的拍摄者,与拍摄对象在思想感情、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没有落差和隔膜。这种乡土化的特色,也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对此,历届农民摄影大展评委、农民日报社摄影部原主任乔仲林提醒,不要远离故土去拍别人的家乡,坚持拍自己的家乡,拍熟悉的人和事,拍好身边的事。此外,要善于打破束缚自己的东西,不过分追求技术上的完美,因为技术完美的图片,会给人似曾相识、缺乏个性之感。
作品要有厚度,离不开长期的、持续的拍摄。“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拍一堆碎片化的东西,放在一起没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容易劳而无功。”乔仲林说,做纪实摄影,需要有坚忍的意志和坚持的态度。农民摄影师不必跟风,要勇于突破框框,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审视周围的一切,用农民的视觉语言展现自己的家乡。
常拍常新 摄影内功如何修炼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居杨认为,目前拍摄农村题材作品有三种不太好的倾向:一是总跟贫苦艰难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专拍满脸皱纹的老人、没有黑板的乡村小学;二是总跟优美的田园风光联系在一起,景色虽好却看不到人,缺少了对人文精神的关注;三是偏爱远方风景,却忽略了身边的生活。这样的倾向说明,很多摄影师没有深入农村体验生活。
居杨向记者分享了自己最近在湘西某村的采访经历。村里的一户家庭有7口人,5口人常年在外打工,村里大力推广旅游后,家里的年轻人陆续回来,有人忙农家乐,有人当导游,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重返乡村后,年轻人考虑的就不只是温饱问题,而是在乡村找到人生价值和精神归属,姑娘琢磨着在村里找到自己的爱情,年轻的父母考虑的是孩子在村里接受教育。
“这些故事就值得我继续追踪,透过它们讲述农村的变化。”居杨说,正在进行的脱贫攻坚战,既是国家战略,也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我们用影像记录的时候,应该记录成绩,也要记录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动人故事。再比如,乡村振兴战略涉及乡村的文化发展、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乡村人才回归、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可以挖掘的题材特别多。
乔仲林也建议农民摄影师少按快门多思考,平时多读一些有关农村的书籍和三农工作的有关文件,培养对事物的辨识力和判断力,修炼内功,思想深度决定了作品高度。
全国农民摄影大展未来还将延续下去,在多方努力下,基层文化的内在生命力在这个舞台上将会拥有更多绽放的机会。
(本报记者 蒋新军)